中轮驱动电动轮椅的底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83642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中轮驱动电动轮椅的底架结构,包括有一轮架、一横管、二前轮杆、二驱动单元、二枢接架、二限位架、二后轮杆,其中该限位架设有二限位片,而二限位片各于中央位置设有长槽,并分别以一固定件穿过二限位片的一端与另一限位片的长槽,以迭合二限位片,并使二限位片间得以相互拉伸及限位,藉以可吸收前轮杆、驱动单元及后轮杆的微幅落差,使轮架不致产生微幅震动,并令其六轮可贴地以使电动轮椅的轮架保持水平状态,行进更为稳定。(*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轮驱动电动轮椅的底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轮架,包括前部、相邻于前部的二侧部及三枢接杆,该三枢接杆分别枢接于前部及二侧部; 一横管,具有相对的二端与二端间的中段,该中段和轮架前部的枢接杆枢接; 二前轮杆,每一 前轮杆各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端设有一前轮,近中段处设有第一枢接点; 二驱动单元,每一驱动单元分别固设于前轮杆的第二端,其各包括一驱动轮及一第二枢接点; 二枢接架,每一枢接架各设有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端枢设于一前轮杆的第一枢接 点,第二端枢设一压缸座,该压缸座设有第三枢接点,且二枢接架分别固定于横管的两端; 二限位架,每一限位架各设有一第一限位片及一第二限位片,而第一限位片及第二限位片各设有第一端、第二端及中央位置设有长槽,分别以一固定件穿过第一限位片的第二 端与第二限位片的长槽,及穿过第二限位片的第二端与第一限位片的长槽,以迭合第一限位片与第二限位片,并使第一限位片与第二限位片间得以相互拉伸及限位,另,第一限位片的第一端枢设于驱动单元的第二枢接点; 二后轮杆,每一后轮杆各设有第一端、第二 端,且第一端设有一后轮,第二端设有第四、第五枢接点及一作动杆,作动杆设有第一端及第二端,作动杆的第一端以轮架侧部的枢接杆枢接于后轮杆第二端的第四枢接点,作动杆的第二端固定于枢接架,并作动杆设有一第六枢接点,该第六枢接点枢接限位架第二限位片的第一端,另后轮杆第二端的第五枢接点连接压缸座的第三枢接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威黑尔茂斯汉迪克斯乔汉尼斯安迪尼娜劳伦斯威廉安东尼罗伊克罗夫
申请(专利权)人:康扬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