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适应的高炉槽下流入补正方法、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1、常见的高炉槽下称重系统对原料的重量控制,一般是依据钢厂以往的生产数据和基于原料的检测结果来人工介入。称量时针对每个斗设定重量的提前量,到达提前量后关闭称量斗闸门,实际重量w_act基本接近理论重量w_the。
2、上述方法广泛使用于国内各种类型的高炉槽下配料系统,但是在生产中经常会出现以下问题:1、槽下称量斗的防磨衬板在每次放料时都会发生磨损,随着生产周期变长,衬板的磨损程度也互不相同,最后会引起放料速度也发生改变。2、由于多种因素影响,炼铁厂的部分原料品种、质量波动较大,物理特性的不同从进而会导致不同生产批次时槽下配料仓放料速度不同。3、焦炭及部分粉料的含水量经常会导致振动筛或给料机中的原料板结膨料。在备料时,既有可能出现称量斗仓壁挂料导致称量斗积料过多,又有可能出现振动筛或给料机中积料突然崩落的情况。这些问题都会导致称量斗重量的突然波动,最后引起自动补正系统的失常。
3、综合上述问题,各个称量斗的提前量都不相同,操作工没办法将生产经验转化为较为理想的设定值,每一个称量斗都需要经过若干次较大的放料偏差,才能将误差保持在一个合理范围,得到合适的理论值。
4、而由于生产过程中各个称量斗中原料的水分,物理特性等因素都处于不同程度变化之中,从而导致各称量斗的放料速度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还是需要上料操作工实时观察各称量斗的备料情况,并及时对理论重量w_the做出修改。这种修改是不精确的,滞后的。现代高炉上料操作人员一般一个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适应的高炉槽下流入补正方法、设备及介质。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自适应的高炉槽下流入补正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3、设定料单信息;
4、槽下系统开始运行后,配料料单程序开始执行,启动称量斗对应的振动筛并记录称量斗中计量仪表的起始重量,计算出本次理论重量:w_the=w_set+w_delta-w_binexc+w_start;其中,w_the为本次理论重量,w_set初始设定重量,w_binexc为提前量,w_delta为上次的误差,w_start为起始重量;
5、启动对应的振动给料机,当称量斗中计量仪表的显示重量到达理论重量w_the时,发出临时料满信号和停止振动给料机命令,然后发出振动筛停止命令;
6、振动筛停止后,自动监测预定时间范围内计量仪表的数值变化,如果在预定时间范围范围内,变化大于预定阈值,说明振动筛上仍有余料流入称量斗;则继续监测,直到变化小于阈值,此时记录结束重量w_end;
7、计算实际备料量为w_act=w_end-w_start,计算备料偏差w_delta=w_set-w_act,如果误差大于阈值则发出报警,如果在范围内则进行自动补正,并发出该称量斗料满信号。
8、进一步地,还包括下述步骤:通过中子测水仪获取原料的含水量,将该影响量w_wat记录,同时考虑补正上限及误差值w_delta,计算出每次补正的数值,将其平均分配到n次调整中去,送入补正程序进行处理。
9、进一步地,还包括下述步骤:依据上一循环周期计算出下一循环周期理论重量w_the的步骤。
10、进一步地,所述的设定料单信息的步骤,具体包括以下部分:设定总批次,设定每一批次中的前半批、后半批及插入批,设定每个半批料组中所需要的称量斗编号,设定每个称量斗的初始设定重量、提前量、补正上限及料空重量。
11、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计算机程序时,采用了上述的自适应的高炉槽下流入补正方法。
1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时,采用了上述的自适应的高炉槽下流入补正方法。
13、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4、1、改变了传统高炉配料系统中称量斗理论值由人工根据生产经验录入并在生产过程中不断进行修正的状况,通过l1系统自动计算称量斗备料的理论值。
15、2、优化了振动筛延时停止时间,可以通过自适应的补正算法减少时间损耗,并针对矿石和焦炭做出不同的阈值设定,降低人工干预的不确定性。
16、3、在特殊情况下,出现较大扰动或料单部分设定值填写不正确导致的实际误差过大的情况,给出报警和提示。
17、4、在因其他因素导致的炉矿不顺需要配料种类重量频繁变化时,有更强的适应性,快速达到稳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适应的高炉槽下流入补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的高炉槽下流入补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述步骤:通过中子测水仪获取原料的含水量,将该影响量W_wat记录,同时考虑补正上限及误差值W_Delta,计算出每次补正的数值,将其平均分配到N次调整中去,送入补正程序进行处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的高炉槽下流入补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述步骤:依据上一循环周期计算出下一循环周期理论重量W_The的步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的高炉槽下流入补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设定料单信息的步骤,具体包括以下部分:设定总批次,设定每一批次中的前半批、后半批及插入批,设定每个半批料组中所需要的称量斗编号,设定每个称量斗的初始设定重量、提前量、补正上限及料空重量。
5.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计算机程序时,采用了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的高炉槽下流入补正方法。
6.一种计算机可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的高炉槽下流入补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的高炉槽下流入补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述步骤:通过中子测水仪获取原料的含水量,将该影响量w_wat记录,同时考虑补正上限及误差值w_delta,计算出每次补正的数值,将其平均分配到n次调整中去,送入补正程序进行处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的高炉槽下流入补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述步骤:依据上一循环周期计算出下一循环周期理论重量w_the的步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的高炉槽下流入补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昊,王星星,骆炜,刘荣,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华天南京电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