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835464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1 19:3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源连接器,包括绝缘件、两个连接件、两个铜排和外壳,绝缘件设有隔板;两个连接件对应的两个第一连接部呈中心对称分布于绝缘件的两侧;两个铜排分别位于隔板的两侧,铜排设有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对应连接;外壳套设于绝缘件和铜排,外壳设有两个第一通孔。将连接件设置于绝缘件内并中心对称设置第一连接部,可以有效减小电源连接器的长度尺寸和高度尺寸,实现连接器的矮短化,方便用户取放、移动运输连接器、提高连接器的便携性,同时使连接器能够适用于狭小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源连接器


技术介绍

1、传统的电源连接器,为了避免线缆接触,保证绝缘安全,其通常在绝缘板的两侧设置连接线缆的铜排。由于连接器的两个连接件需要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无论横向还是纵向)以方便后续连接端子使用,绝缘板两侧的铜排中至少有一个需要延伸弯折,以使两个铜排能够和两个连接件接触导电,这就会增加连接器的长度尺寸。此外,由于铜牌的弯折部分以及连接件本身都需要占据一定空间,这就会增加连接器的高度尺寸。因此,传统的电源连接器,其长度尺寸和高度尺寸均有所限制,难以适用于狭小空间,还不方便用户移动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电源连接器,能够有效减小电源连接器的长度尺寸和高度尺寸,便携性高,能够适用于狭小空间。

2、根据本技术施例的一种电源连接器,包括绝缘件、两个连接件、两个铜排和外壳,绝缘件设有隔板;两个连接件分别安装于所述绝缘件内,所述连接件的一端沿所述绝缘件的高度方向凸出于所述绝缘件的端面并形成第一连接部,两个所述连接件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呈中心对称分布于所述绝缘件的两侧,两个所述连接件分别设有插孔;两个铜排分别位于所述隔板的两侧,所述铜排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对应连接,所述铜排连接有线缆,所述线缆位于所述铜排和所述隔板之间;外壳套设于所述绝缘件和所述铜排,所述外壳设有两个第一通孔,两个所述第一通孔分别与两个所述插孔对应连通。

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电源连接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将两个连接件的第一连接部中心对称设置于绝缘件的两侧,用户可以使用同一规格的铜排分别与两个连接件连接,并且无需延长弯折铜排,有效减小连接器整体的长度尺寸;同时连接件直接安装于绝缘件内部,连接件凸出到绝缘件外部的第一连接部也与铜排的第二连接部连接,从而无需在绝缘件外部或外壳上设置额外的安装空间容置连接件,有效减小连接器整体的高度尺寸。将连接件设置于绝缘件内并中心对称设置第一连接部,可以有效减小电源连接器的长度尺寸和高度尺寸,实现连接器的矮短化,方便用户取放、移动运输连接器、提高连接器的便携性,同时使连接器能够适用于狭小空间。

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绝缘件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连接件安装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绝缘件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连接件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限位环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二通孔的一侧以沿所述绝缘件的高度方向限位所述连接件,两个所述连接件对应的两个所述限位环呈中心对称分布于所述绝缘件的两侧。

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源连接器还包括两个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连接件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导电端子穿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一通孔并与对应的连接件的所述插孔插接配合。

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壳连接有可拆卸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设有两个与所述导电端子一一对应的卡孔,所述导电端子设有定位台,所述定位台的外侧壁与所述卡孔的内侧壁抵接。

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壳的一侧设有弹性臂,所述弹性臂的一端设有第一卡扣,所述固定架的一侧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一卡槽卡接配合。

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绝缘件设有两个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对称设置于所述隔板的两侧,所述限位板、所述隔板与所述铜排之间形成限位槽,所述线缆与所述铜排连接的部分容置于所述限位槽。

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两个所述限位板相背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卡扣,所述外壳的两侧对称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槽一一对应并卡接配合。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部为环形的卡块,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卡圈,所述卡块与所述卡圈插接配合。

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件包括外筒与筒状的导电格栅,所述导电格栅的外侧壁与所述外筒的内侧壁抵接,所述插孔设置于所述导电格栅,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外筒一体成型设置。

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筒状的所述导电格栅在径向方向上的高度中间面为对称面,两个所述导电格栅的对称面共面。

13、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连接件安装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绝缘件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连接件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限位环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二通孔的一侧以沿所述绝缘件的高度方向限位所述连接件,两个所述连接件对应的两个所述限位环呈中心对称分布于所述绝缘件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连接器还包括两个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连接件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导电端子穿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一通孔并与对应的连接件的所述插孔插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连接有可拆卸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设有两个与所述导电端子一一对应的卡孔,所述导电端子设有定位台,所述定位台的外侧壁与所述卡孔的内侧壁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一侧设有弹性臂,所述弹性臂的一端设有第一卡扣,所述固定架的一侧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一卡槽卡接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设有两个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对称设置于所述隔板的两侧,所述限位板、所述隔板与所述铜排之间形成限位槽,所述线缆与所述铜排连接的部分容置于所述限位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限位板相背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卡扣,所述外壳的两侧对称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槽一一对应并卡接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为环形的卡块,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卡圈,所述卡块与所述卡圈插接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一种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外筒与筒状的导电格栅,所述导电格栅的外侧壁与所述外筒的内侧壁抵接,所述插孔设置于所述导电格栅,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外筒一体成型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筒状的所述导电格栅在径向方向上的高度中间面为对称面,两个所述导电格栅的对称面共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连接件安装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绝缘件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连接件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限位环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二通孔的一侧以沿所述绝缘件的高度方向限位所述连接件,两个所述连接件对应的两个所述限位环呈中心对称分布于所述绝缘件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连接器还包括两个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连接件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导电端子穿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一通孔并与对应的连接件的所述插孔插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连接有可拆卸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设有两个与所述导电端子一一对应的卡孔,所述导电端子设有定位台,所述定位台的外侧壁与所述卡孔的内侧壁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一侧设有弹性臂,所述弹性臂的一端设有第一卡扣,所述固定架的一侧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朋翁明吴家鹏
申请(专利权)人:安费诺科技珠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