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二尖瓣置换的含倒刺内架及人工心脏瓣膜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83254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1 19:33
本技术提供了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一种用于二尖瓣置换的含倒刺内架及人工心脏瓣膜支架,内架包括流入端层和流出端层。流入端层和流出端层依次设置在内架上,且流入端层设置在内架上一层,流出端层设置在内架上另一层。流入端层和流出端层上包括框架单元和连接区域,连接区域设置在框架单元两侧。流入端层的多个连接区域上设置倒刺,流出端层的多个框架单元内设置倒刺。本技术内架通过流入端层上多个倒刺与流出端层上多个倒刺刺入原生二尖瓣瓣膜的瓣叶上,使得采用本技术内架的二尖瓣人工心脏瓣膜与原生二尖瓣瓣膜锚定更加牢固,保持稳定不移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二尖瓣置换的含倒刺内架及人工心脏瓣膜支架


技术介绍

1、二尖瓣是附于左房室口周缘的二片瓣膜,借腱索连于乳头肌,有阻止左心室的血液流回左心房的作用,起到单向阀门功能,而二尖瓣反流是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严重的二尖瓣反流会引起左心室扩大,导致左心室收缩功能产生衰竭障碍进而造成心衰,以及引起左心房扩大造成房颤和肺动脉高压。

2、传统外科手术是目前二尖瓣反流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但具有创伤大、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等缺陷。因此近些年来,经导管瓣膜置换手术所用的置换器械由于创伤性小、安全性高成为目前心脏瓣膜介入治疗器械的研发热点。

3、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研发具有临床手术操作可行性,且安全有效的经导管二尖瓣人工心脏瓣膜,但是因为二尖瓣在心脏内的特殊位置及二尖瓣环的特殊结构使得二尖瓣相对于主动脉瓣工况复杂,为提高经导管瓣膜置换手术的成功率,二尖瓣人工心脏瓣膜植入后需要达到稳定不移位的要求,所以如何提高稳固瓣膜锚定机能且结构简单可靠是经导管二尖瓣人工心脏瓣膜的设计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二尖瓣置换的含倒刺内架及人工心脏瓣膜支架。

2、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二尖瓣置换的含倒刺内架,所述内架包括流入端层和流出端层;

3、所述流入端层和所述流出端层依次设置在所述内架上,且所述流入端层设置在所述内架上一层,所述流出端层设置在所述内架上另一层;

4、所述流入端层和所述流出端层上包括框架单元和连接区域,所述连接区域设置在所述框架单元两侧;

5、所述流入端层的多个所述连接区域上设置倒刺,所述流出端层的多个所述框架单元内设置所述倒刺;

6、所述内架通过所述流入端层上多个所述倒刺与所述流出端层上多个所述倒刺刺入原生瓣膜的瓣叶上,使得采用所述内架的人工心脏瓣膜与原生瓣膜锚定更加牢固。

7、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流入端层包括多个流入端层框架单元和多个流入端层连接区域,且多个所述流入端层框架单元相互连接设置;

8、多个所述流入端层框架单元包括中空陀螺形流入端层框架单元,且单个所述流入端层连接区域设置为相邻两个所述流入端层框架单元相互连接的区域;

9、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流出端层包括多个流出端层框架单元和多个流出端层连接区域,且多个所述流出端层框架单元相互连接设置;

10、且多个所述流出端层框架单元包括中空陀螺形流出端层框架单元,且单个所述流出端层连接区域设置为相邻两个所述流出端层框架单元相互连接的区域。

11、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流入端层框架单元包括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沿所述流入端层框架单元的竖轴方向朝一端凸出设置,所述第二凸起部沿所述流入端层框架单元的竖轴方向朝另一端凸出设置,所述第一凸起部凸出方向与所述第二凸起部凸出方向设置相反,且所述第二凸起部内侧居中设置连接臂;

12、所述流入端层框架单元还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流入端层连接区域之间,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凸起部和所述流入端层连接区域之间;

13、相邻两个所述流入端层框架单元之间所述流入端层连接区域上居中设置所述倒刺。

14、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臂上一端设置端头,所述端头上设置多个连接孔。

15、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流出端层框架单元包括第三凸起部和第四凸起部,所述第三凸起部沿所述流出端层框架单元的竖轴方向朝一端凸出设置,所述第四凸起部沿所述流出端层框架单元的竖轴方向朝另一端凸出设置,所述第三凸起部凸出方向与所述第四凸起部凸出方向设置相反,且所述第四凸起部内侧居中设置所述倒刺;

16、所述流出端层框架单元还包括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三凸起部和所述流出端层连接区域之间,所述第四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四凸起部和所述流出端层连接区域之间。

17、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凸起部外侧连接缝合部,所述缝合部上设置缝合孔,且所述第四凸起部与所述缝合部采用一体式连接结构。

18、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凸起部包括大几字形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包括大几字形第二凸起部;

19、所述第三凸起部包括小几字形第三凸起部,所述第四凸起部包括小几字形第四凸起部。

20、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臂与所述倒刺弯曲角度均设置在10°~45°。

21、一种心脏瓣膜支架,包括上述的用于二尖瓣置换的含倒刺内架。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23、1、本技术通过在流入端层的多个连接区域上设置倒刺,以及在流出端层的多个框架单元内设置倒刺,在手术植入过程中通过本技术的流入端层上多个倒刺与流出端层上多个倒刺刺入原生瓣膜的瓣叶中,使得采用本技术内架的二尖瓣人工心脏瓣膜与原生二尖瓣瓣膜锚定更加牢固,保持稳定不移位,利于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成功率,同时本技术结构简单,易于生产;

24、2、本技术通过内架采用径向过盈结构,将内架直径设计为大于原生二尖瓣上瓣环直径,便于将内架上倒刺扎进原生二尖瓣上瓣环起到锚定增强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二尖瓣置换的含倒刺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架(1)包括流入端层(11)和流出端层(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二尖瓣置换的含倒刺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入端层(11)包括多个流入端层框架单元(111)和多个流入端层连接区域(112),且多个所述流入端层框架单元(111)相互连接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二尖瓣置换的含倒刺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出端层(12)包括多个流出端层框架单元(121)和多个流出端层连接区域(122),且多个所述流出端层框架单元(121)相互连接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二尖瓣置换的含倒刺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入端层框架单元(111)包括第一凸起部(113)和第二凸起部(114),所述第一凸起部(113)沿所述流入端层框架单元(111)的竖轴方向朝一端凸出设置,所述第二凸起部(114)沿所述流入端层框架单元(111)的竖轴方向朝另一端凸出设置,所述第一凸起部(113)凸出方向与所述第二凸起部(114)凸出方向设置相反,且所述第二凸起部(114)内侧居中设置连接臂(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二尖瓣置换的含倒刺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13)上一端设置端头(131),所述端头(131)上设置多个连接孔(13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二尖瓣置换的含倒刺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出端层框架单元(121)包括第三凸起部(123)和第四凸起部(124),所述第三凸起部(123)沿所述流出端层框架单元(121)的竖轴方向朝一端凸出设置,所述第四凸起部(124)沿所述流出端层框架单元(121)的竖轴方向朝另一端凸出设置,所述第三凸起部(123)凸出方向与所述第四凸起部(124)凸出方向设置相反,且所述第四凸起部(124)内侧居中设置所述倒刺(1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二尖瓣置换的含倒刺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凸起部(124)外侧连接缝合部(125),所述缝合部(125)上设置缝合孔(1251),且所述第四凸起部(124)与所述缝合部(125)采用一体式连接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二尖瓣置换的含倒刺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113)包括大几字形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114)包括大几字形第二凸起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二尖瓣置换的含倒刺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13)与所述倒刺(14)弯曲角度均设置在10°~45°。

10.一种心脏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用于二尖瓣置换的含倒刺内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二尖瓣置换的含倒刺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架(1)包括流入端层(11)和流出端层(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二尖瓣置换的含倒刺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入端层(11)包括多个流入端层框架单元(111)和多个流入端层连接区域(112),且多个所述流入端层框架单元(111)相互连接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二尖瓣置换的含倒刺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出端层(12)包括多个流出端层框架单元(121)和多个流出端层连接区域(122),且多个所述流出端层框架单元(121)相互连接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二尖瓣置换的含倒刺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入端层框架单元(111)包括第一凸起部(113)和第二凸起部(114),所述第一凸起部(113)沿所述流入端层框架单元(111)的竖轴方向朝一端凸出设置,所述第二凸起部(114)沿所述流入端层框架单元(111)的竖轴方向朝另一端凸出设置,所述第一凸起部(113)凸出方向与所述第二凸起部(114)凸出方向设置相反,且所述第二凸起部(114)内侧居中设置连接臂(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二尖瓣置换的含倒刺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13)上一端设置端头(131),所述端头(131)上设置多个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应强王春光沈华阳陈大凯
申请(专利权)人:科凯南通生命科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