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玻璃搬运的,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玻璃搬运装置。
技术介绍
1、玻璃小范围搬运时,通常人工进行搬运,对于重量较重的玻璃使用玻璃搬运小车进行转移。人工搬运不仅效率低,且若玻璃不慎跌落很容易对搬运人员造成划伤。使用搬运小车时,玻璃搬至小车或从小车移走,通常还是需要人工进行搬运,导致搬运费时费力。
2、现有的玻璃搬运装置(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4526746u,名称为:一种用于搬运玻璃的可扩展吸盘)通过吸盘对玻璃进行吸取,设置电动伸缩杆进行移动,并设置配重箱进行配重,然而这种搬运装置受配重箱影响,使得玻璃的移动空间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玻璃搬运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玻璃搬运费时费力且移动空间受限的问题。
2、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玻璃搬运装置,包括:支撑组件、移动组件和助力组件。移动组件设置在支撑组件上,移动组件包括升降结构、移动结构和吸附结构,升降结构可移动地设置在移动结构上,吸附结构设置在升降结构上。助力组件包括平衡器,平衡器第一端与移动结构相挂接,平衡器具有其第二端与升降结构相挂接的助力状态,或其第二端与升降结构相脱离的非助力状态。
3、在一些实施例中,升降结构包括连接架、第一连接杆、抵顶板和配合部,第一连接杆的第一端和连接架相连接,第一连接杆的第二端与抵顶板相连接,第一连接杆可移动地设置在配合部上。
4、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架包括框架、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框架为矩形,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沿第
5、在一些实施例中,配合部包括第一连接板、支撑件和减磨滚轮,支撑件具有两组,两组支撑件均设置在第一连接板上,且相对设置,减磨滚轮具有两组,减磨滚轮与支撑件一一对应,减磨滚轮设置在支撑件上,第一连接杆可移动地设置在两组减磨滚轮之间。
6、在一些实施例中,抵顶板具有与支撑件相抵顶的限位状态,或抵顶板与支撑件相分离的移动状态。
7、在一些实施例中,升降结构还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操作把手,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杆相连接,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与第二支撑杆相连接,第二支撑杆与第一连接杆相连接,操作把手设置在第二支撑杆上。
8、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结构包括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设置在支撑组件上,第二连接杆具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第一凸起设置在第二连接杆的第一面,第二凸起设置在第二连接杆的第二面。
9、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结构还包括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杆,第一凹槽与第一连接板相连接,第一凹槽与第一凸起相配合,第二凹槽与第二连接板相连接,第二凹槽与第二凸起相配合,第三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板相连接。
10、在一些实施例中,吸附结构包括多个吸盘,多个吸盘均匀安装在框架、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上,连接架还包括第三连接板,第三连接板与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相连接。
1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连接杆具有第一吊环,第三连接板具有第二吊环,平衡器具有挂钩和吊钩,挂钩与第一吊环相配合,吊钩与第二吊环相配合。
12、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玻璃搬运装置包括支撑组件、移动组件和助力组件。移动组件设置在支撑组件上,由支撑组件进行支撑。移动组件包括升降结构、移动结构和吸附结构,升降结构可移动地设置在移动结构上,吸附结构设置在升降结构上,吸附结构可随着升降结构的移动而移动,且配合升降结构的升降实现对玻璃更大范围的搬运,使得搬运位置更加灵活,吸附结构通过连接外设的负压装置产生吸附力实现对玻璃的吸附。助力组件包括平衡器,平衡器第一端与移动结构相挂接,平衡器具有其第二端与升降结构相挂接的助力状态,此时升降结构在升降过程中,通过设置平衡器能够对操作人员进行助力,使得操作更加轻松省力,平衡器具有其第二端与升降结构相脱离的非助力状态,此时可根据不同玻璃重量更换合适的平衡器进行助力。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玻璃搬运费时费力且移动空间受限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结构(11)包括连接架(111)、第一连接杆(112)、抵顶板(113)和配合部(114),所述第一连接杆(112)的第一端和所述连接架(111)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112)的第二端与所述抵顶板(113)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112)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配合部(11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111)包括框架(1111)、第一连杆(1112)、第二连杆(1113)和第三连杆(1114),所述框架(1111)为矩形,所述第一连杆(1112)和所述第二连杆(1113)沿第一方向放置,且第一连杆(1112)和第二连杆(1113)的两端均与所述框架(1111)相连接,第一连杆(1112)和所述第二连杆(1113)具有间隔距离,所述第三连杆(1114)沿第二方向放置,且第三连杆(1114)的两端均与所述框架(1111)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114)包括第一连接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玻璃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顶板(113)具有与所述支撑件(1142)相抵顶的限位状态,或所述抵顶板(113)与所述支撑件(1142)相分离的移动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结构(11)还包括第一支撑杆(115)、第二支撑杆(116)和操作把手(117),所述第一支撑杆(115)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112)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115)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116)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116)与所述第一连接杆(112)相连接,所述操作把手(117)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杆(116)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玻璃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结构(12)包括第二连接杆(121),所述第二连接杆(121)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上,第二连接杆(121)具有第一凸起(1211)和第二凸起(1212),所述第一凸起(1211)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杆(121)的第一面,所述第二凸起(1212)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杆(121)的第二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玻璃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结构(12)还包括第一凹槽(122)、第二凹槽(123)、第二连接板(124)和第三连接杆(125),所述第一凹槽(122)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141)相连接,所述第一凹槽(122)与所述第一凸起(1211)相配合,所述第二凹槽(123)与所述第二连接板(124)相连接,所述第二凹槽(123)与所述第二凸起(1212)相配合,所述第三连接杆(125)与所述第二连接板(124)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玻璃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结构(13)包括多个吸盘(131),多个所述吸盘(131)均匀安装在所述框架(1111)、第一连杆(1112)和所述第二连杆(1113)上,所述连接架(111)还包括第三连接板(1115),所述第三连接板(1115)与所述第一连杆(1112)、第二连杆(1113)和第三连杆(1114)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玻璃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杆(125)具有第一吊环,所述第三连接板(1115)具有第二吊环,所述平衡器(21)具有挂钩和吊钩,所述挂钩与所述第一吊环相配合,所述吊钩与所述第二吊环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结构(11)包括连接架(111)、第一连接杆(112)、抵顶板(113)和配合部(114),所述第一连接杆(112)的第一端和所述连接架(111)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112)的第二端与所述抵顶板(113)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112)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配合部(11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111)包括框架(1111)、第一连杆(1112)、第二连杆(1113)和第三连杆(1114),所述框架(1111)为矩形,所述第一连杆(1112)和所述第二连杆(1113)沿第一方向放置,且第一连杆(1112)和第二连杆(1113)的两端均与所述框架(1111)相连接,第一连杆(1112)和所述第二连杆(1113)具有间隔距离,所述第三连杆(1114)沿第二方向放置,且第三连杆(1114)的两端均与所述框架(1111)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114)包括第一连接板(1141)、支撑件(1142)和减磨滚轮(1143),所述支撑件(1142)具有两组,两组所述支撑件(1142)均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1141)上,且相对设置,所述减磨滚轮(1143)具有两组,所述减磨滚轮(1143)与所述支撑件(1142)一一对应,所述减磨滚轮(1143)设置在所述支撑件(1142)上,所述第一连接杆(112)可移动地设置在两组所述减磨滚轮(1143)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玻璃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顶板(113)具有与所述支撑件(1142)相抵顶的限位状态,或所述抵顶板(113)与所述支撑件(1142)相分离的移动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结构(11)还包括第一支撑杆(115)、第二支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闯,任烨飞,王刘洋,周楠,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宏芯亿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