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电池模块制造技术_技高网

电池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83143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1 19:32
本公开提供电池模块。电池模块在模块壳体内收容相互层叠的多个电池单元,多个电池单元彼此经由母线排电连接,其中,在所述电池单元中,形成所述电池单元的内部的收容空间的压花面即第1侧面部和平面状的第2侧面部面向层叠方向而配置,电极引线沿着该第2侧面部从所述电池单元的宽度方向的端部突出地设置,该电池模块具有至少一个第1连接部,该第1连接部使邻接的两个所述电池单元的所述第2侧面部彼此面对地配置,使相互的所述电极引线接近地与所述母线排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电池模块


技术介绍

1、在日本特开2022-109732号公报记载的电池模块中,在框体内收容有层叠的多个电池单元和将多个电池单元彼此电连接的多个母线排。

2、在该电池模块中,以重叠到连接的母线排的单面的方式连接从多个蓄电池单元抽出的电极极耳的顶端。

3、在日本特开2022-109732号公报记载的电池模块中,以相同的姿势层叠了多个电池单元。因此,将多个电极极耳在层叠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引出,并且朝向连接的母线排折弯。

4、在为了提高框体内的空间效率而在层叠方向上缩短母线排的长度时,存在在远离母线排的电池单元中电极极耳的弯曲角度变大,由于在电池模块肿胀时产生的电池单元的膨胀等而在电极极耳和母线排的连接部中电极极耳的应力负担变大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考虑上述事实,其目的在于得到能够在提高模块壳体内的空间效率的同时,在电极引线和母线排的连接部减轻电极引线的应力负担的电池模块。

2、第1方式的电池模块在模块壳体内收容相互层叠的多个电池单元,多个电池单元彼此经由母线排电连接,其中,在所述电池单元中,形成所述电池单元的内部的收容空间的压花面的即第1侧面部和平面状的第2侧面部面向层叠方向而配置,电极引线沿着该第2侧面部从所述电池单元的宽度方向的端部突出地设置,所述电池模块具有至少一个第1连接部,该第1连接部使邻接的两个所述电池单元的所述第2侧面部彼此面对地配置,使相互的所述电极引线接近地与所述母线排连接。

3、在第1方式的电池模块中,在模块壳体内收容有相互层叠的多个电池单元。另外,多个电池单元彼此经由母线排电连接。在电池单元中,形成电池单元的内部的收容空间的压花面即第1侧面部和平面状的第2侧面部面向层叠方向而配置,形成所谓单杯压花构造。而且,电池单元具有沿着第2侧面部从电池单元的宽度方向的端部突出地设置的电极引线。

4、在此,电池模块具有通过使邻接的两个电池单元的第2侧面部彼此面对地配置,使相互的电极引线成为接近的状态而与母线排连接的第1连接部。通过该第1连接部,在邻接的电池单元的电极引线成为接近的状态,沿着多个电池单元的层叠方向缩短了母线排的长度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小朝向连接的母线排侧的电极引线的弯曲角度,电极极耳的应力负担被减轻。其结果,能够缩短母线排,能够在提高模块壳体内的空间效率的同时,在电极极耳和母线排的连接部减轻电极引线的应力负担。

5、第2方式的电池模块在第1方式中,所述第1连接部使电极性相同的所述电极引线接近,使邻接的所述电池单元并联地电连接。

6、在第2方式的电池模块中,第1连接部将电极性相同的电极引线彼此电连接。即,邻接的电池单元彼此经由第1连接部并联地电连接。因此,在将邻接的多个电池单元彼此并联地电连接的部位,能够缩短母线排,能够在提高模块壳体内的空间效率的同时,在电极引线和母线排的连接部减轻电极引线的应力负担。

7、第3方式的电池模块在第2方式记载的结构中,具有至少一个第2连接部,该第2连接部将两个所述第1连接部之间经由所述母线排串联地电连接,在与两个所述第1连接部的一方连接的所述电池单元和与两个所述第1连接部的另一方连接的所述电池单元之间,邻接的两个所述电池单元使所述第1侧面部彼此面对地配置。

8、在第3方式的电池模块中,具有两个第1连接部之间经由母线排串联地电连接的第2连接部。另外,在与两个第1连接部的一方连接的电池单元和与两个第1连接部的另一方连接的电池单元之间,邻接的两个电池单元使作为压花面的第1侧面部彼此面对地配置。因此,在两个第1连接部之间,设置有与邻接的两个电池单元的压花面的厚度对应的间隔。因此,能够根据邻接的两个电池单元的压花面的厚度设计构成第2连接部的母线排的长度,能够易于设计。

9、第4方式的电池模块在第1方式或者第2方式中,所述电极引线从所述电池单元的高度方向的中央位置突出。

10、在第4方式的电池模块中,各电池单元的电极引线从电池单元的宽度方向的端部并且高度方向的中央位置突出。因此,在电池单元中,在设为使宽度方向的左右反转的姿势的情况和设为使高度方向的上下反转的姿势的情况下,模块壳体内的电极引线的位置都不变化。由此,例如,在使电极性不同的两个电极引线接近地与母线排连接的情况下,使邻接的两个电池单元的一方的朝向在宽度方向上左右反转,使相互的第2侧面部彼此面对即可。另外,例如,在使电极性相同的两个电极引线接近地与母线排连接的情况下,使邻接的两个电池单元的一方的朝向在高度方向上上下反转,使相互的第2侧面部彼此面对即可。即,在第4方式中,能够在模块壳体内自如地变更电池单元的朝向,以空间效率高的方式连接多个电池单元彼此。因此,电池模块形成通用性高的构造,易于考虑模块壳体内的空间效率来变更设计。

11、如以上说明,在本公开所涉及的电池模块中,能够在提高模块壳体内的空间效率的同时,在电极引线和母线排的连接部减轻电极引线的应力负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模块,在模块壳体内收容相互层叠的多个电池单元,多个电池单元彼此经由母线排电连接,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块,在模块壳体内收容相互层叠的多个电池单元,多个电池单元彼此经由母线排电连接,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川真也三浦崇资三村哲矢霜中俊宏平田悠贵芳贺正宜熊泽良哉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