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工工艺,具体涉及一种混合轻烃烷烯分离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油转化政策的不断深入,碳四烃的综合利用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大量的碳四烃类急需寻找新的化工利用途径。碳四分离已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新兴方式,将碳四烃中的烷烃与烯烃分开,进行再利用,以提高碳四烃的综合利用率。
2、混合碳四烃中主要含有c3、异丁烷、正丁烷、正丁烯(包括丁烯-1,顺-2-丁烯,反-2-丁烯)、异丁烯等组分。裂解c4中烯烃含量较高,炼厂c4中烷烃含量较高。混合碳四烃中组分丁烷、丁烯的沸点接近,且挥发度非常接近,用普通精馏难以分离,因此常用特殊精馏的方法进行分离。
3、国内主要采用萃取精馏工艺,其工艺过程是在丁烷和丁烯混合烃中加入合适的溶剂,其可改变丁烷、丁烯之间的相对挥发度,使得烷烃与烯烃分离开。该溶剂可以是一种或多种溶剂的混合物,如乙腈(acn)、环丁砜、氮-甲基吡咯烷酮(nmp)、甲乙酮(mek)与n-甲酰吗啉(nfm)的混合物、吗啉(mor)与n-甲酰吗啉(nfm)的混合物等。根据萃取精馏分离混合碳四烃中烷烃和烯烃所用的溶剂不同,较为典型的萃取精馏分离工艺有乙腈法(acn)工艺,吗啉(mor)和n-甲酰吗啉(nfm)工艺,甲乙酮(mek)工艺等。
4、专利cn107879882a公布了一种混合碳四生产正丁烷、异丁烷和2-丁烯的生产方法和装置,其在引发剂和有机溶剂存在下,将混合碳四与马来酸酐相接触,进行共聚反应达到分离的目的;cn102344330a提供了一种可提高碳四各组分间相对挥发度、提高溶剂选择性的混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nmp法轻烃烷烯分离技术在分离过程,系统能耗高的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轻烃烷烯分离方法。
2、本专利技术的混合轻烃烷烯分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步骤s1,混合轻烃进入萃取精馏塔与来自解析塔的贫溶剂逆流接触,含烯烃的重组分溶解溶剂中形成富溶剂并进入解析塔;
4、步骤s2,富溶剂在解析塔中解析,含烯烃的气相从解析塔的塔顶采出,解析后的贫溶剂从解析塔的塔釜出来再从萃取精馏塔的上部循环进入萃取精馏塔内作为萃取溶剂;
5、其中,步骤s2中,从解析塔的塔顶采出的含混合烯烃的气相先经过气相压缩机加压而升温,然后经过常温循环水解析塔冷凝器冷凝后采出。
6、较佳地是,
7、步骤s2中,解析塔塔顶的操作压力为为0.01mpag至0.4mpag,优选0.1mpag至0.4mpag间操作,更优选0.12mpag。
8、较佳地是,步骤s2中,从解析塔的塔顶采出的含烯烃的气相先经过气相压缩机加压而升温,升温后的气相直接进入常温循环水解析塔冷凝器中冷凝,优选地,经过压缩机加压后的气相压力范围为0.42mpag-2.6mpag,更优选地,经过压缩机加压后的气相压力范围为0.42mpag-1.8mpag。
9、较佳地是,步骤s2中,从解析塔的塔顶采出的含烯烃的气相先经过气相压缩机加压而升温,升温后的气相先与再沸器换热,之后再进入常温循环水解析塔冷凝器中冷凝。
10、较佳地是,所述再沸器为萃取精馏塔中间再沸器、解析塔中间再沸器或进料蒸发塔塔釜再沸器。
11、较佳地是,在步骤s1之前,还包括:
12、预处理步骤s0,混合轻烃先进入进料蒸发塔中进行汽化脱除原料中的重组分。
13、较佳地是,所述萃取精馏塔包括上塔和下塔;
14、步骤s1具体包括:
15、汽化脱重后的混合轻烃进入上塔,与来自解析塔的贫溶剂逆流接触,混合轻烃在上塔和下塔中进行萃取精馏,轻组分从上塔的塔顶采出,重组分溶解于溶剂中,从下塔的塔釜采出进入解析塔;
16、优选地,混合轻烃为混合碳四,轻组分包含正丁烷、异丁烷、碳三以及少量的丁烯-1,重组分包含丁烯-1、顺-2丁烯和反-2丁烯。
17、较佳地是,
18、解析塔的塔釜用解析塔再沸器,优选地,所述解析塔再沸器采用蒸汽进行加热;
19、萃取精馏塔的下塔用萃取精馏塔塔釜再沸器和萃取精馏塔中间再沸器进行加热;
20、进料蒸发塔的塔釜用蒸发塔再沸器加热;
21、优选地,解析后的贫溶剂从解析塔的塔釜出来先后经过萃取精馏塔中间再沸器、蒸发塔再沸器以及控温换热器换热后,再从萃取精馏塔上塔的上部循环进入萃取精馏塔内作为萃取溶剂。
22、较佳地是,
23、步骤s1中,轻组分从萃取精馏塔上塔的塔顶采出,经过萃取精馏塔冷凝器冷凝后,一部分回流至萃取精馏塔上塔,另一部分经过烷烃采出口采出;
24、步骤s2中,气相的混合烯烃从解析塔的塔顶采出,先经过气相压缩机加压而升温,然后经过常温循环水解析塔冷凝器冷凝后,一部分回流至解析塔,另一部分经过烯烃采出口采出。
25、较佳地是,
26、所述溶剂为乙腈(acn)、环丁砜、n-甲基吡咯烷酮(nmp)、甲乙酮(mek)与n-甲酰吗啉(nfm)的混合物、吗啉(mor)与n-甲酰吗啉(nfm)的混合物,优选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的含水量为1wt%~12wt%,优选含水量为3wt%~10wt%;
27、所述混合碳四中丁烯浓度为10wt%~90wt%,优选20wt%~80wt%。
28、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轻烃烷烯分离系统,所述混合轻烃烷烯分离系统包括:
29、萃取精馏塔;
30、解析塔,所述解析塔的中部与所述萃取精馏塔的塔釜连通,所述解析塔的塔釜与所述萃取精馏塔的上部连通;
31、解析塔冷凝器,设在所述解析塔的塔顶;
32、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轻烃烷系统还包括:
33、用于对解析后的气相烯烃进行加压的气相压缩机,设在所述解吸塔的塔顶与所述解析塔冷凝器之间。
34、较佳地是,所述气相压缩机的出口直接与所述解析塔冷凝器的进口连通连接。
35、较佳地是,所述气相压缩机的出口先与再沸器换热连接后,再与所述解析塔冷凝器的进口连通连接。
36、较佳地是,所述解析塔冷凝器采用冷冻水冷凝器或常温循环水冷凝器,优选使用常温循环水冷凝器。
37、较佳地是,所述再沸器为萃取精馏塔中间再沸器、解析塔中间再沸器或进料蒸发塔塔釜再沸器。
38、较佳地是,所述混合轻烃烷系统还包括:
39、进料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合轻烃烷烯分离方法,所述混合轻烃烷烯分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轻烃烷烯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合轻烃烷烯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从解析塔的塔顶采出的含烯烃的气相先经过气相压缩机加压而升温,升温后的气相直接进入常温循环水解析塔冷凝器中冷凝,优选地,经过压缩机加压后的气相压力范围为0.42MPaG-2.6MpaG,更优选地,经过压缩机加压后的气相压力范围为0.42MPaG-1.8MpaG。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合轻烃烷烯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从解析塔的塔顶采出的含烯烃的气相先经过气相压缩机加压而升温,升温后的气相先与再沸器换热,之后再进入常温循环水解析塔冷凝器中冷凝。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轻烃烷烯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再沸器为萃取精馏塔中间再沸器、解析塔中间再沸器或进料蒸发塔塔釜再沸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轻烃烷烯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之前,还包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合轻烃烷烯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合轻烃烷烯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合轻烃烷烯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合轻烃烷烯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轻烃烷烯分离方法,所述混合轻烃烷烯分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轻烃烷烯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合轻烃烷烯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从解析塔的塔顶采出的含烯烃的气相先经过气相压缩机加压而升温,升温后的气相直接进入常温循环水解析塔冷凝器中冷凝,优选地,经过压缩机加压后的气相压力范围为0.42mpag-2.6mpag,更优选地,经过压缩机加压后的气相压力范围为0.42mpag-1.8mpag。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合轻烃烷烯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从解析塔的塔顶采出的含烯烃的气相先经过气相压缩机加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建涛,杨文书,李延生,
申请(专利权)人:惠生工程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