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带锯条裁剪,具体为一种全自动带锯条裁剪系统。
技术介绍
1、带锯是以环状无端的带锯条围绕两个锯轮,在同一方向作连续回转运动以进行锯切的机械,带锯机效率高而锯路小,是我国制材设备中使用最广泛的主锯机。带锯条是带锯的重要组分部分,带锯条在加工过程中,需要经过裁剪操作,将成盘的金属带锯条裁剪成一定长度,然后将锯条的两侧焊接在一起,并将焊口退火、喷砂,最后形成一圈锯条。
2、在现有技术中,锯条的裁剪主要依靠人工判断裁剪位,不同齿形的情况下人工裁剪的精度较差,位置选取不准确。而同类型设备只能做到固定齿形的裁剪,无法根据不同齿形进行自适应裁剪点位的调节和选取。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带锯条裁剪系统,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带锯条裁剪精度低,裁剪效率低,适应性差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带锯条裁剪系统,包括检测单元、输送单元、裁剪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包括一组激光传感器,所述激光传感器用于对第一次裁剪的带锯条进行齿形数据采集,并把采集数据发送给控制单元;一组激光传感器分为激光传感器s1和激光传感器s2,激光传感器s2位于激光传感器s1的上方;
3、所述输送单元包括两组进给轮组,每个进给轮组包括两个进给轮,所述输送单元位于检测单元的下方;
4、所述裁剪单元包括动切刀和定切刀;动切刀由驱动结构进行驱动,动切刀位于定切刀的上方;定切刀位置固定,定切刀与动切刀处于错开的状态,并且定切刀远
5、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检测单元、输送单元和裁剪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采用自适应算法计算出最佳的裁剪点和长度,让锯条长度接近齿组数长度的整数倍,并在基础参数的支持下,根据重量折算的长度数据自动提示是否当前料足以完成订单裁剪,同时对锯条齿尖进行检测,及时反馈出锯条的刀弯、掉齿、伤齿等材料问题;
6、所述自适应算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施:
7、步骤一、齿形学习(录入)
8、录入激光传感器记录的齿槽位s1、齿间距ti;
9、步骤二、首刀定位(第一次寻齿)
10、a、激光传感器识别最小搜索齿距数sts个齿间距ti,通过对比齿间距确认当下激光传感器s1处的齿尖点pi;
11、b、从pi处向后查找首刀sk的位置,并计算pi距离设置的首刀sk的pk+1的距离,设为fcl;
12、c、最近首刀距离d2=d1-[(fcl+d1)/tsl]*tsl,其中tsl为齿组长度,d1为锯条长度,d1>>tsl;
13、如果d2≥kl,寻齿裁剪进给长度-1:fcl_1=d2-kl,其中kl为预留长度,指裁剪过程中从pi点向前或者向后预留的长度;
14、如果d2<kl,寻齿裁剪进给长度-1:fcl_1=d2+tsl-kl;
15、进给fcl_1长度,下刀裁剪,即得到sk处首刀,预留切口至pk+1处kl长度的前端;
16、步骤三、输出中间长度
17、d、整进给齿组数k,k=[(ol-atl)/tsl],其中:ol为订单要求长度,atl为平均齿间距,一组齿组数内的齿间距的平均值;
18、e、首刀下刀裁剪后进给长度fl首计算公式为:fl首=(k-1)*tsl+kl;
19、f、进给轮在按fl进给完成后在最近的pi点停下,记录当前fli;
20、步骤四、尾刀定位(第二次寻齿)
21、g、激光传感器识别整进给齿组数sks个齿间距ti,通过对比齿间距ti确认当下s1处的pi,记录识别过程进给的sks个齿间距ti,此时的尾刀进给长度fl尾=fli+σ(ti),令将当下总进给量赋值给fcl_2,fcl_2=fl尾;
22、d3为尾刀pi点距离cp点的距离;d3=d1-[d1/tsl]*tsl,d3大于tsl且大于0;其中:cp点为切刀靠近输送单元一侧所在点;
23、最终进给长度fl终=fl尾+d3+kl;
24、进入循环判断:
25、fl终≥cl-tn,tn为负公差;
26、——是,结束循环,输出fl终,输出再进给量lfl=fl终-fcl_2;
27、——否,fl终=fl尾+ti;
28、进入嵌套循环判断:
29、fl终≤cl+tp,tp为正公差
30、——是,继续循环;
31、——否,报错,超出误差调整配方或者误差上限。
32、优选的,所述激光传感器配备有高精度编码器,所述激光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包括带锯宽度b、带锯厚度s、齿沟深度h、齿距t、前角α、后角γ和总分齿量w。
33、优选的,所述驱动结构为液压驱动结构;所述d1为185mm。
34、优选的,所述激光传感器移动至齿槽垂直深度40%左右的位置,从第一个信号关闭点开始对齿槽的齿间距ti进行记录。
35、优选的,所述kl的计算公式为:kl=(atl+bl)/2,kl长度限定为[0,2atl];
36、其中:atl=tsl/ts;ts为齿组数,是指锯条分齿循环齿的数量,和齿形无关;
37、bl为烧蚀量,指在焊接过程中熔化被损耗的量。
38、优选的,单一首刀模式,首刀有且仅设置在一个齿槽si处;
39、多首刀模式:ti>=atl的齿槽都能作为首刀下刀点;首刀寻齿的时候,s1点向后寻最近的首刀点;所有的首刀处均可以作为第二刀处。
40、优选的,连续裁剪的情况下,系统记录上一次裁剪结束后传感器所在si位,并快速进行计算和进给不再做寻齿判定;若有的位置被选为不可下刀处,需要在寻齿过程中多一道判断。
41、优选的,所述最终裁剪长度fl终的范围为[(cl-tn),(cl+tp)],实际要求裁剪长度cl大于订单要求长度ol。
42、与现有技术对比,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43、1、该全自动带锯条裁剪系统,通过一组激光传感器、高精度进给轮和自适应算法,形成完整的送料、寻齿和裁剪系统,系统解决了人工寻齿难且不准的问题,提高了带锯条裁剪的效率和裁剪精度;接入mes和erp系统后实现了全自动裁剪,能自动判别锯条上料情况,实现了上料后的全流程自动操作,大大提升了裁剪工位的效率。同时还能对锯条齿尖进行检测,及时反馈出锯条的刀弯、掉齿、伤齿等材料问题。
44、2、该全自动带锯条裁剪系统,通过优化操作流程和设置过程,添加了网络接口,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裁剪的次品率,提高了订单的实时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带锯条裁剪系统,包括检测单元、输送单元、裁剪单元和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带锯条裁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传感器配备有高精度编码器,所述激光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包括带锯宽度b、带锯厚度s、齿沟深度h、齿距t、前角α、后角γ和总分齿量w。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带锯条裁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为液压驱动结构;所述D1为185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带锯条裁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传感器移动至齿槽垂直深度40%左右的位置,从第一个信号关闭点开始对齿槽的齿间距Ti进行记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带锯条裁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KL的计算公式为:KL=(ATL+BL)/2,KL长度限定为[0,2AT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带锯条裁剪系统,其特征在于:单一首刀模式,首刀有且仅设置在一个齿槽Si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带锯条裁剪系统,其特征在于:连续裁剪的情况下,系统记录上一次裁剪结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带锯条裁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最终裁剪长度FL终的范围为[(CL-TN),(CL+TP)],实际要求裁剪长度CL大于订单要求长度OL。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带锯条裁剪系统,包括检测单元、输送单元、裁剪单元和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带锯条裁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传感器配备有高精度编码器,所述激光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包括带锯宽度b、带锯厚度s、齿沟深度h、齿距t、前角α、后角γ和总分齿量w。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带锯条裁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为液压驱动结构;所述d1为185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带锯条裁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传感器移动至齿槽垂直深度40%左右的位置,从第一个信号关闭点开始对齿槽的齿间距ti进行记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俊辰,魏暄,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思普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