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通信,特别是涉及一种低空覆盖方案的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技术介绍
1、
2、低空网络是低空经济的基石和必不可少的一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能够提供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更低的延迟和更广泛的设备连接,可满足低空网联终端(如无人机、飞行汽车等)实时控制、航空交通高效管理以及应急响应等复杂通信需求。同时,利用移动网络的无线信号回波可实现低空目标的感知。然而,由于通信和感知的对于信号覆盖的要求不同,目前的低空网络容易出现覆盖盲区,难以满足通信和感知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低空覆盖方案的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能够为低空网络设计提供数据支持,避免了低空网络中的覆盖盲区。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低空覆盖方案的生成方法,包括:
3、获取网络需求参数和基站设计参数;网络需求参数包括低空覆盖高度和低空覆盖距离;基站设计参数包括垂直张角阈值和小区半径;
4、基于小区半径确定相邻基站之间的站间距;
5、根据低空覆盖距离和站间距,构建初始网络拓扑模型;初始网络拓扑模型包括按照站间距排布的多个基站模型;
6、根据低空覆盖高度和站间距,确定满足预设覆盖条件的垂直张角范围;其中,由当前基站和相邻基站共同对当前基站在低空覆盖高度的塔顶范围进行覆盖,预设覆盖条件用于限制当前基站针对塔顶范围的覆盖比例
7、根据垂直张角阈值和垂直张角范围,确定目标垂直张角;
8、根据目标垂直张角和初始网络拓扑模型,生成低空覆盖的网络拓扑模型。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低空覆盖高度和站间距,确定满足预设覆盖条件的垂直张角范围,包括:
10、通过预设公式,基于低空覆盖高度、站间距和垂直张角变量,将当前基站针对塔顶范围的覆盖比例,转换为包含垂直张角变量的表达式;
11、基于表达式和预设覆盖条件,确定垂直张角变量对应的垂直张角范围。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小区半径确定相邻基站之间的站间距,包括:
13、将小区半径作为邻基站之间的站间距。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目标垂直张角和初始网络拓扑模型,生成低空覆盖的网络拓扑模型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15、针对任意一个基站模型,对基站模型的波束进行仿真,利用主瓣和旁瓣对基站模型的低空覆盖范围进行全覆盖,生成第一时隙下的通信波束方案;
16、对基站模型、以及基站模型的相邻基站模型的波束进行仿真,利用基站模型和相邻基站模型的主瓣,对基站模型的低空覆盖范围进行全覆盖,生成第二时隙下的感知波束方案;
17、将各基站模型的通信波束方案和感知波束方案,与低空覆盖的网络拓扑模型中的各基站模型进行关联。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目标垂直张角和初始网络拓扑模型,生成低空覆盖的网络拓扑模型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19、针对任意一个基站模型,对基站模型、以及基站模型的相邻基站模型的波束进行仿真,利用基站模型和相邻基站模型的主瓣,对基站模型的低空覆盖范围进行全覆盖,生成通信和感知复用波束方案;
20、将各基站模型的通信和感知复用波束方案,与低空覆盖的网络拓扑模型中的各基站模型进行关联。
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利用基站模型和相邻基站模型的主瓣,对基站模型的低空覆盖范围进行全覆盖,生成通信和感知复用波束方案,包括:
22、对基站模型的低空覆盖范围按照不同高度进行分层,生成多个子覆盖范围;
23、针对每个子覆盖范围,利用基站模型和相邻基站模型的主瓣,对子覆盖范围进行全覆盖,生成子波束方案;
24、根据多个子覆盖范围对应的子波束方案,确定通信和感知复用波束方案。
25、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低空覆盖方案的生成装置,包括:
26、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网络需求参数和基站设计参数;网络需求参数包括低空覆盖高度和低空覆盖距离;基站设计参数包括垂直张角阈值和小区半径;
27、确定模块,用于基于小区半径确定相邻基站之间的站间距;
28、构建模块,用于根据低空覆盖距离和站间距,构建初始网络拓扑模型;初始网络拓扑模型包括按照站间距排布的多个基站模型;
29、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低空覆盖高度和站间距,确定满足预设覆盖条件的垂直张角范围;其中,由当前基站和相邻基站共同对当前基站在低空覆盖高度的塔顶范围进行覆盖,预设覆盖条件用于限制当前基站针对塔顶范围的覆盖比例大于设定阈值;当前基站为多个基站模型中的任意一个;根据垂直张角阈值和垂直张角范围,确定目标垂直张角;
30、构建模块,还用于根据目标垂直张角和初始网络拓扑模型,生成低空覆盖的网络拓扑模型。
31、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32、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33、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34、上述低空覆盖方案的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获取网络需求参数和基站设计参数;网络需求参数包括低空覆盖高度和低空覆盖距离;基站设计参数包括垂直张角阈值和小区半径;基于小区半径确定相邻基站之间的站间距;根据低空覆盖距离和站间距,构建初始网络拓扑模型;初始网络拓扑模型包括按照站间距排布的多个基站模型;根据低空覆盖高度和站间距,确定满足预设覆盖条件的垂直张角范围;其中,由当前基站和相邻基站共同对当前基站在低空覆盖高度的塔顶范围进行覆盖,预设覆盖条件用于限制当前基站针对塔顶范围的覆盖比例大于设定阈值;当前基站为多个基站模型中的任意一个;根据垂直张角阈值和垂直张角范围,确定目标垂直张角;根据目标垂直张角和初始网络拓扑模型,生成低空覆盖的网络拓扑模型。通过上述方式,根据网络需求参数和基站设计参数,自动生成通信与感知的低空覆盖网络拓扑模型,为低空网络设计提供数据支持,通过相邻基站对当前基站的塔顶范围进行覆盖,实现了低空网络的立体覆盖,避免了低空网络中的覆盖盲区,能够满足通信和感知需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空覆盖方案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低空覆盖高度和所述站间距,确定满足预设覆盖条件的垂直张角范围,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小区半径确定相邻基站之间的站间距,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垂直张角和所述初始网络拓扑模型,生成低空覆盖的网络拓扑模型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垂直张角和所述初始网络拓扑模型,生成低空覆盖的网络拓扑模型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基站模型和所述相邻基站模型的主瓣,对所述基站模型的低空覆盖范围进行全覆盖,生成通信和感知复用波束方案,包括:
7.一种低空覆盖方案的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8.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空覆盖方案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低空覆盖高度和所述站间距,确定满足预设覆盖条件的垂直张角范围,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小区半径确定相邻基站之间的站间距,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垂直张角和所述初始网络拓扑模型,生成低空覆盖的网络拓扑模型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垂直张角和所述初始网络拓扑模型,生成低空覆盖的网络拓扑模型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雪,于金杨,许晓航,李皛,谢伟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创新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