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用于消化道的分层诱导组织再生的生物粘合贴片制造技术_技高网

用于消化道的分层诱导组织再生的生物粘合贴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83035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8 2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消化道的分层诱导组织再生的生物粘合贴片,其包括底层和顶层,其中,该底层包含直接与创面接触的核心部分和包围该核心部分的外围部分,使创口封闭;所述底层的核心部分的尺寸和形状与创口的尺寸和形状对应,底层的核心部分诱导组织再生,其由手性水凝胶组合物制备得到,并且底层的核心部分包括在顶层上形成的第一层和在第一层上形成的第二层,所述第一层包含胃原代平滑肌细胞,所述第二层包含胃上皮类器官。所述贴片具有双重诱导组织再生的作用,能够实现张力性创面缺损处的炎症反应抑制、组织填补生长、血管诱导生长,完成消化道张力性创面的立体多层次修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一种生物贴片,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消化道的分层诱导组织再生的生物粘合贴片,并且其能够在生物体内降解。


技术介绍

1、消化道的张力性创面临床发生率较高,多由消化道全层缺损等原因造成,张力性创面受到向两侧张开的高应力,创面愈合困难且容易感染,尤其食管区域,考虑到周边胸腔、气管、纵隔等解剖结构复杂,因此传统外科治疗难度大且并发症多。

2、张力性创面的形成原因有外伤性、医源性、病理性等。外伤性的创面形态不规则,多有污染;医源性创面主要是手术切口和手术穿孔,如局部病灶切除,瘢痕松解等;病理性的创口面多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溃疡逐渐加重形成,其发生时间相对缓慢。

3、临床上处理消化道张力性创口的方法局限性较大,缺损较大的创面一般采用减张缝合,但该方法创伤大,也因此改变了消化道的几何形态结构,而消化道的几何形态与消化道动力、神经传导等功能息息相关;缺损较小的创面一般应用内镜下支架置入术或内镜下高张力otsc(over the scope clipping)封闭术,但内镜下支架置入术高度依赖消化道组织自身的蔓延愈合能力,而且容易发生移位;内镜下otsc可用于治疗张力特征的消化道瘘,释放后可夹闭消化道全层,可用于7天以内的1-2cm的瘘口封闭,但otsc的价格昂贵、操作繁琐、治疗窗口期短。

4、张力性创面的愈合特点决定了临床上高标准要求,一是感染因素贯穿于创面愈合的整个过程;二是张力性创面的真正立体修复不仅要包括缺损结构层次的修复,而且要包括微血管再生、分层诱导组织再生等功能层次的修复。

5、创面愈合是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需要多种类型细胞协同作用,维持组织的完整性及稳态。创伤所导致的细胞行为紊乱,可导致愈合损伤和慢性不愈合伤口形成,创伤后发生的主要病理变化是炎症,通过对创面的持续破坏导致创面持续存在。创面内有大量的朗格汉斯细胞、中性粒细胞、促炎巨噬细胞和蛋白酶,并与临床溃疡严重程度有关。随着特异性免疫细胞亚群浸润的增加,病理性免疫细胞功能受到干扰,这些因素协同作用导致愈合不良。中性粒细胞过度启动产生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进而导致细胞毒性和伤口延迟愈合。

6、伤口的愈合过程可分为凝血期、炎症期、修复期、成熟期,在增殖阶段的一个关键活动是新生血管形成。在一个完整的组织中,微血管系统保持稳态,使得充足的营养和氧气被输送到组织中,而创伤导致微血管系统被破坏,组织发生液体积聚、炎症、缺氧,缺氧和炎症细胞因子激活内皮细胞,导致免疫细胞毒性,中性粒细胞被招募,随后是巨噬细胞,巨噬细胞对协调伤口愈合过程中的血管生成反应至关重要,并能够产生多种调节心血管生长的因子。内源性生长因子能够诱导血管生成,在创伤愈合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此外还有基于基因、干细胞以及药物的疗法用于创面的血管生成。

7、目前国内外的创面修复研究存在的问题: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表面的皮肤,对于消化道尤其食道的创面修复研究较少,主要原因是消化道处于人体深处难以观察,而且实验动物的消化道相较其他消化道结构更加难以观察,其中专门针对张力性的消化道创面修复研究更是少中之少。

8、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一种能保持消化道几何形态、低张力性控制诱导组织再生,实现消化道张力性病变结构和功能重建。

9、本专利技术将从生物力学的角度,通过对消化道张力性创面的力学特性研究,在抗炎的前提下,从基本结构修复、营养功能修复、运动功能修复3个角度分别开展生物力学研究,复合多种修复重建,实现张力性创面缺损处的炎症反应抑制、组织填补生长、血管诱导生长、分层诱导组织再生,完成消化道张力性创面的立体多层次修复。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消化道的分层诱导组织再生的生物粘合贴片,其能够整合抗炎修复、组织修复、血管修复、分层诱导组织再生等方面进行多维修复重建。

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消化道的分层诱导组织再生的生物粘合贴片,其包括底层和顶层,其中,底层为创面接触面,该底层包含直接与创面接触的核心部分和包围该核心部分的外围部分,其中,底层的外围部分提供粘附性,使所述分层诱导组织再生的生物粘合贴片能够贴附于消化道的外壁上,使创口封闭;所述底层的核心部分的尺寸和形状与创口的尺寸和形状对应,底层的核心部分诱导组织再生,其由手性水凝胶组合物制备得到,并且底层的核心部分包括在顶层上形成的第一层和在第一层上形成的第二层,所述第一层包含胃原代平滑肌细胞,所述第二层包含胃上皮类器官。

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消化道的分层诱导组织再生的生物粘合贴片用于贴附于消化道的外壁上,能够形成双重诱导组织再生。相较于非手性水凝胶,底层的核心部分的手性水凝胶能够诱导组织快速生长。另外,在底层的核心部分的两层中分别含有对应于消化道的组成结构的细胞,其能够进一步诱导组织再生,形成分层诱导组织再生,使得创口更快愈合。

4、优选地,顶层为亲水性聚氨酯材料。

5、顶层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能够为生物粘合贴片提供力学强度,并且经过一段时间后,顶层能够被降解吸收。

6、优选地,顶层的厚度为100~300μm。

7、优选地,底层的外围部分的厚度为100~300μm。

8、优选地,底层的核心部分的总厚度为100~400μm,所述第一层与所述第二层的厚度比为1∶0.6~1.3,更优选为1∶1。

9、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层中,胃原代平滑肌细胞的含量为1*105~3*106个/ml。

10、优选地,在所述第二层中,胃上皮类器官的含量为01*105~3*106个/ml。

11、优选地,所述手性水凝胶组合物包含手性水凝胶、封装有vegf和bfgf封装的plga微球和抗菌药物。

12、vegf是血管形成过程中最为关键的血管刺激因子,而bfgf是一种多功能生长因子和血管生长因子。将vegf和bfgf封装在plga微球中,然后与游离的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共同加载到生物粘合贴片上。在贴合后,手性水凝胶组合物的抗菌药物迅速释放抗炎抑制感染,而plga微球留在创面缓慢降解,vegf和bfgf缓慢释放促进创面的组织生长和血管重建。

13、优选地,基于所述手性水凝胶组合物的总重量,vegf的含量为1~100ppm,bfgf的含量为1~100ppm。

14、优选地,所述抗菌药物为喹诺酮类,例如选自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和/或莫西沙星。

15、优选地,基于所述手性水凝胶组合物的总重量,抗菌药物的含量为0.5%~1%。

16、优选地,手性水凝胶为包含手性分子结构的水凝胶,例如,海藻酸钠与l-赖氨酸通过交联反应形成的水凝胶。

17、优选地,所述手性水凝胶通过如下如下方法制备:

18、1)制备浓度为1.5wt%~3wt%的海藻酸钠水溶液,向其中加入1-(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和n-羟基丁二酰亚胺,相对于海藻酸钠水溶液的总重量,1-(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的用量为0.8w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消化道的分层诱导组织再生的生物粘合贴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层和顶层,其中,底层为创面接触面,该底层包含直接与创面接触的核心部分和包围该核心部分的外围部分,其中,底层的外围部分提供粘附性,使所述诱导组织再生的生物粘合贴片能够贴附于消化道的外壁上,使创口封闭;所述底层的核心部分的尺寸和形状与创口的尺寸和形状对应,底层的核心部分诱导组织再生,其由手性水凝胶组合物制备得到,并且底层的核心部分包括在顶层上形成的第一层和在该第一层上形成的第二层,所述第一层包含胃原代平滑肌细胞,所述第二层包含胃上皮类器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消化道的分层诱导组织再生的生物粘合贴片,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消化道的分层诱导组织再生的生物粘合贴片,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消化道的分层诱导组织再生的生物粘合贴片,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消化道的分层诱导组织再生的生物粘合贴片,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消化道的分层诱导组织再生的生物粘合贴片,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消化道的分层诱导组织再生的生物粘合贴片,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消化道的分层诱导组织再生的生物粘合贴片,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消化道的分层诱导组织再生的生物粘合贴片,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消化道的分层诱导组织再生的生物粘合贴片,其特征在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消化道的分层诱导组织再生的生物粘合贴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层和顶层,其中,底层为创面接触面,该底层包含直接与创面接触的核心部分和包围该核心部分的外围部分,其中,底层的外围部分提供粘附性,使所述诱导组织再生的生物粘合贴片能够贴附于消化道的外壁上,使创口封闭;所述底层的核心部分的尺寸和形状与创口的尺寸和形状对应,底层的核心部分诱导组织再生,其由手性水凝胶组合物制备得到,并且底层的核心部分包括在顶层上形成的第一层和在该第一层上形成的第二层,所述第一层包含胃原代平滑肌细胞,所述第二层包含胃上皮类器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消化道的分层诱导组织再生的生物粘合贴片,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消化道的分层诱导组织再生的生物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波吴庆珍令狐恩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