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能变流器的控制方法和配电系统。
技术介绍
1、在科技快速进步以及社会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市民对于电力的需求呈持续增长态势,由此导致电网中原有的变压器容量已难以充分满足广大用户的用电需求。
2、值得注意的是,用户的负载大部分属于单相负载,其特性表现出高度的不确定性。当大量单相负载接入电网时,极易引发单相过载现象,这不仅会显著降低变压器对额定容量的利用效率,而且会进一步加剧市电变压器容量不足的严峻问题,对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构成了重大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储能变流器的控制方法和配电系统,以最大程度分担配电变压器的负担,提高对应电网台区的供电稳定性和可靠性。
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储能变流器的控制方法,所述储能变流器设置于配电变压器所对应的电网台区,用于分担所述配电变压器的供电功率;
3、所述储能变流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4、遵循最大功率分配策略,根据所述电网台区的负载功率和所述储能变流器的额定功率,确定出所述储能变流器需要承担的预设功率;
5、对所述预设功率、电网电压和所述储能变流器的输出电流进行数据预处理;
6、根据所述预设功率、所述电网电压和所述输出电流的预处理结果,进行电流环控制,确定出对所述储能变流器的控制信号,以调整所述储能变流器的输出电流。
7、可选地,所述最大功率分配策略包括:
8、按照平衡功
9、可选地,所述电网台区的负载功率包括各相负载有功功率和各相负载无功功率;所述储能变流器的额定功率包括单相额定功率;所述预设功率包括各相有功复合功率和各相无功复合功率;
10、所述遵循最大功率分配策略,根据所述电网台区的负载功率和所述储能变流器的额定功率,确定出所述储能变流器需要承担的预设功率,包括:
11、判断各相负载有功功率分别与所述单相额定功率之间的相对关系;
12、在所述负载有功功率大于或等于所述单相额定功率的情况下,确定对应相的所述有功复合功率等于所述单相额定功率,对应相的所述无功复合功率等于0;
13、在所述负载有功功率小于所述单相额定功率的情况下,确定对应相的所述有功复合功率等于对应相的所述负载有功功率,对应相的所述无功复合功率等于对应相的第一最小功率值,其中,所述第一最小功率值为所述储能变流器在对应相的无功功率余量与对应相的所述负载无功功率两者中的最小值。
14、可选地,所述对所述预设功率、电网电压和所述储能变流器的输出电流进行数据预处理,包括:
15、对所述电网电压进行锁相环控制,确定出锁相角;
16、基于所述储能变流器需要承担的各相所述有功复合功率和各相所述无功复合功率,结合所述锁相角,确定出复合负载电流的dq正负序分量;
17、基于所述电网电压和所述输出电流,结合所述锁相角,确定出所述电网电压的dq正负序分量和所述输出电流的dq正负序分量。
18、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预设功率、所述电网电压和所述输出电流的预处理结果,进行电流环控制,确定出对所述储能变流器的控制信号,以调整所述储能变流器的输出电流,包括:
19、以所述复合负载电流的dq正负序分量作为设定值、所述输出电流的dq正负序分量作为反馈且所述电网电压的dq正负序分量作为前馈,进行dq正负序电流环控制;
20、根据所述dq正负序电流环控制的输出结果,确定对所述储能变流器中逆变器的脉宽调制信号,其中,所述脉宽调制信号包括正弦脉宽调制信号或空间矢量脉宽调制信号。
21、可选地,所述电网台区的负载功率包括各相负载有功功率和各相负载无功功率;所述储能变流器的额定功率包括总额定功率和单相额定功率;所述预设功率包括总平衡有功功率、总平衡无功功率、三相分别对应的不平衡有功功率和不平衡无功功率;
22、所述遵循最大功率分配策略,根据所述电网台区的负载功率和所述储能变流器的额定功率,确定出所述储能变流器需要承担的预设功率,包括:
23、判断所述电网台区的三相负载功率是否平衡;
24、在三相负载功率平衡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总平衡有功功率等于第二最小功率值,所述总平衡无功功率等于第三最小功率值,三相分别对应的所述不平衡有功功率和所述不平衡无功功率均等于0,其中,所述第二最小功率值等于三相所述负载有功功率之和与所述总额定功率两者中的最小值,所述第三最小功率值等于三相所述负载无功功率之和与所述储能变流器的三相无功功率余量之和两者中的最小值;
25、在三相负载功率不平衡的情况下,根据三相所述负载有功功率分别与所述单相额定功率的相对关系,确定所述总平衡有功功率、所述总平衡无功功率、三相分别对应的所述不平衡有功功率和所述不平衡无功功率。
26、可选地,所述在三相负载功率不平衡的情况下,根据三相所述负载有功功率分别与所述单相额定功率的相对关系,确定所述总平衡有功功率、所述总平衡无功功率、三相分别对应的所述不平衡有功功率和所述不平衡无功功率,包括:
27、判断三相所述负载有功功率中的最小负载有功功率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单相额定功率;
28、在三相所述负载有功功率中的最小负载有功功率大于或等于所述单相额定功率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总平衡有功功率等于所述总额定功率,所述总平衡无功功率、三相分别对应的所述不平衡有功功率和所述不平衡无功功率均等于0;
29、在所述最小负载有功功率小于所述单相额定功率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总平衡有功功率等于所述最小负载有功功率与相数的乘积;
30、根据各相所述负载有功功率的余量与所述储能变流器在对应相的有功功率余量两者中的最小值,分别确定各相的所述不平衡有功功率;
31、根据三相所述负载无功功率中的最小值与所述储能变流器的三相无功功率余量中的最小值,确定所述总平衡无功功率;
32、根据各相所述负载无功功率的余量与所述储能变流器在对应相的无功功率余量中的最小值,分别确定各相的所述不平衡无功功率。
33、可选地,所述对所述预设功率、电网电压和所述储能变流器的输出电流进行数据预处理,包括:
34、对所述电网电压进行锁相环控制,确定出锁相角;
35、基于所述储能变流器需要承担的各相所述不平衡有功功率和各相所述不平衡无功功率,结合所述锁相角,确定出不平衡负载电流的dq正负序分量;
36、基于所述总平衡有功功率、所述总平衡无功功率、所述电网电压、所述输出电流,结合所述锁相角,分别确定出平衡负载电流的dq正负序分量、所述电网电压的dq正负序分量和所述输出电流的dq正负序分量。
37、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预设功率、所述电网电压和所述输出电流的预处理结果,进行电流环控制,确定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能变流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变流器设置于配电变压器所对应的电网台区,用于分担所述配电变压器的供电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变流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大功率分配策略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变流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网台区的负载功率包括各相负载有功功率和各相负载无功功率;所述储能变流器的额定功率包括单相额定功率;所述预设功率包括各相有功复合功率和各相无功复合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变流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预设功率、电网电压和所述储能变流器的输出电流进行数据预处理,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变流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预设功率、所述电网电压和所述输出电流的预处理结果,进行电流环控制,确定出对所述储能变流器的控制信号,以调整所述储能变流器的输出电流,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变流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网台区的负载功率包括各相负载有功功率和各相负载无功功率;所述储能变流器的额定功率包括总额定功率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能变流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三相负载功率不平衡的情况下,根据三相所述负载有功功率分别与所述单相额定功率的相对关系,确定所述总平衡有功功率、所述总平衡无功功率、三相分别对应的所述不平衡有功功率和所述不平衡无功功率,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储能变流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预设功率、电网电压和所述储能变流器的输出电流进行数据预处理,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能变流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预设功率、所述电网电压和所述输出电流的预处理结果,进行电流环控制,确定出对所述储能变流器的控制信号,以调整所述储能变流器的输出电流,包括:
10.一种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电变压器、储能变流器、数据采样模块和控制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变流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变流器设置于配电变压器所对应的电网台区,用于分担所述配电变压器的供电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变流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大功率分配策略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变流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网台区的负载功率包括各相负载有功功率和各相负载无功功率;所述储能变流器的额定功率包括单相额定功率;所述预设功率包括各相有功复合功率和各相无功复合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变流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预设功率、电网电压和所述储能变流器的输出电流进行数据预处理,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变流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预设功率、所述电网电压和所述输出电流的预处理结果,进行电流环控制,确定出对所述储能变流器的控制信号,以调整所述储能变流器的输出电流,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变流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网台区的负载功率包括各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文程,廖琛琛,张槟鑫,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科士达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