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石油化工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劣质原油生产低碳烯烃和芳烃的催化裂解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1、乙烯、丙烯和btx(苯-甲苯-二甲苯)是需求量巨大的关键基本有机合成原料,可用于生产多种有机化工产品,包括很多重要的高端有机化工产品,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是国家高质量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现有由石油生产丙烯和btx的技术路线是在传统的以生产油品为主的石油炼制流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存在生产流程长、化学品收率低和经济效益不显著等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措施就是要开发以生产化学品为主、原油烃分子能够定向转化为化学品的关键核心技术。因此,近年来国内外石化公司都在积极探索原油直接生产化学品的技术路线,从而使从原油到低碳烯烃和btx等化学品的加工路径更短、能耗更低,投资更小。
2、wo2005113722a3和cn200780047937.2公开了一种原油直接化学品的工艺方法,原油直接进入蒸汽裂解炉,经过闪蒸进行轻组分和重组分离,轻组分(气态组分)进入蒸汽裂解炉进行裂解,重组分(液态组分)则作为炼厂原料。
3、cn 201380015214.x公开了一种集成加氢处理、蒸汽裂解和催化裂化工艺的原油生产烯烃和芳烃的工艺。原油要加氢处理后,脱除硫等杂质以及高沸点物质,加氢产物以蒸馏分离后,轻组分进入蒸汽裂解装置,重质组分进行催化裂化装置,最大化生产烯烃。
4、cn201780078199.1公开一种集成蒸汽裂解和流体催化裂解的将原油转化为石油化学品和燃料产品的方法和系统。将原油分离为直馏石脑油和较轻组分的
5、上述原油加工路线均以蒸汽裂解为主要技术手段生产低碳烯烃,由于蒸汽裂解技术能耗高,产品方案灵活性差。研究人员也在积极开发以催化裂解方式生产低碳烯烃的技术方案。
6、cn20181189551.1和cn201811190135.3公开的原油催化裂解制低碳烯烃和芳烃的方法,包括原油经脱盐、脱水后,将原油分成轻重组分,所述轻组分即轻质进料与所述重组分即重质进料分别在两个催化裂解反应器内,在水蒸汽气氛下与高温催化剂接触反应生产低碳烯烃和芳烃。或者轻组分与重组在在同一个反应器的不同反应区进行反应。
7、cn 201810523356.1公开了一种原油全馏分的加工方法,该方法将原油全馏分进行分离,得到轻质馏分油、中质馏分油和重质馏分油,将中质和重质馏分油在第一提升管反应,轻质馏分油在提升管串联流化床反应器内反应,反应器内反应条件根据原料性质不同而不同。
8、现有原油催化裂解技术均采用原油先蒸馏进行馏分分离,再进行催化裂解反应,即轻馏分和重馏分进入各自反应区或各自反应器进行催化裂解反应,根据不同馏分油性能差异选择不同催化裂解反应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原油分子裂解反应转化率,但由于原油中原油轻馏分与原油重馏分的分子大小和结构差异性较大,反应体系统共用一种催化剂时,催化剂的性质很难兼顾原油轻馏分和原油重馏分的催化裂解反应性能,导致目的产物选择性相对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在现在催化裂解技术基础上,提供一种劣质原油催化裂解方法和系统,有助于提高低碳烯烃和芳烃产率和选择性,实现原油资源的高效利用。
2、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劣质原油催化裂解生产低碳烯烃和芳烃的方法,其包括:
3、(1)将原油进行蒸馏切割为原油轻馏分和原油重馏分,所述原油轻馏分和原油重馏分的切割点在280-360℃范围内;
4、(2)所述原油重馏分和来自再生器的第一再生催化剂进入第一反应器进行催化裂解反应,任选地,反应产物与引入的补充催化剂接触并继续发生反应;
5、(3)第二再生催化剂和新鲜催化剂在第二反应器下部的催化剂混合区中混合得到催化剂混合物,所述催化剂混合物在流化介质作用下向所述第二反应器的下游流动,且依次与进料到所述第二反应器的所述原油轻馏分和难转化组分接触发生裂解反应;
6、(4)第一反应器和第二反应器反应产物和待生催化剂的混合物进入油剂分离设备进行气固分离,分离出的反应油气引出装置,进一步分离得到乙烯、丙烯、难转化组分和其他产物;
7、(5)分离出的带有焦炭的待生催化剂经汽提后进入再生器进行含氧再生,得到的再生催化剂返回第一反应器和第二反应器供反应循环使用。
8、其中,所述原油选自中间基原油、中间-环烷基原油、环烷基-中间基原油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难转化组分为c4组分和/或终馏点小于280-360℃的轻质馏分油。
9、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原油的性质满足以下指标中的至少一种:特性因数k值不大于12.2,密度为800-935千克/米3,残炭为2-10重量%,镍和钒总含量为5-50ppm。
10、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c4组分包括装置自产和/或其他装置生产的富含c4馏分的气态烃,其中,所述富含c4馏分的气态烃中c4烯烃的含量大于50重量%;
11、优选地,所述难转化原料为装置自产富含c4馏分的气态烃。
12、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难转化组分包括装置自产的终馏点小于280-360℃的轻质馏分油和任选的以下一种或多种馏分:
13、其他一次加工装置生产的直馏石脑油、直馏煤油、直馏柴油;
14、其他二次加工装置生产的拔头油、抽余油、加氢裂化轻石脑油、戊烷油、焦化汽油、费托合成油、催化裂化轻汽油、加氢汽油、加氢柴油。
15、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反应器的反应条件包括:反应温度为510-650℃,重时空速为1-20小时-1,剂油重量比为(3-50):1,催化剂密度为120-290千克/米3,和/或反应压力为130-450千帕;
16、优选地,所述原油重馏分经蒸汽雾化后进入第一反应器,水油重量比为(0.03-0.8):1。
17、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反应器的反应条件包括:反应温度为580-750℃,反应时间为0.05-5秒,剂油重量比为(1-50):1,催化剂密度为20-100千克/米3,和/或反应压力为130-450千帕;
18、优选地,所述原油轻馏分经蒸汽雾化后进入第二反应器,水油重量比为(0.03-0.5):1。
19、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二反应器中,新鲜催化剂与再生催化剂的重量比为0.01-0.3:1;和/或
20、所述难转化组分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560-720℃,和/或反应时间为0.1-3秒。
21、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其中,其中所述再生器的再生条件包括:
22、温度550-700℃,优选为600-650℃;
23、气体表观线速为0.2-1.2米/秒,优选为0.4-0.8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劣质原油催化裂解生产低碳烯烃和芳烃的方法,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油的性质满足以下指标中的至少一种:特性因数K值不大于12.2,密度为800-935千克/米3,残炭为2-10重量%,镍和钒总含量为5-50pp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4组分包括装置自产和/或其他装置生产的富含C4馏分的气态烃,其中,所述富含C4馏分的气态烃中C4烯烃的含量大于50重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难转化组分包括装置自产的终馏点小于280-360℃的轻质馏分油和任选的以下一种或多种馏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器的反应条件包括:反应温度为510-650℃,重时空速为1-20小时-1,剂油重量比为(3-50):1,催化剂密度为120-290千克/米3,和/或反应压力为130-450千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应器的反应条件包括:反应温度为580-750℃,反应时间为0.05-5秒,剂油重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反应器中,新鲜催化剂与再生催化剂的重量比为0.01-0.3:1;和/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再生器的再生条件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再生器的再生烟气中CO浓度为0.5-6体积%。
10.一种催化裂解系统,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器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补充催化剂入口,所述一个或多个补充催化剂入口的位置各自独立地位于所述第一反应器总高度的大于0%至90%高度处,优选位于所述第一反应器总高度的20%到80%高度处,更优选30%到75%高度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劣质原油催化裂解生产低碳烯烃和芳烃的方法,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油的性质满足以下指标中的至少一种:特性因数k值不大于12.2,密度为800-935千克/米3,残炭为2-10重量%,镍和钒总含量为5-50pp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4组分包括装置自产和/或其他装置生产的富含c4馏分的气态烃,其中,所述富含c4馏分的气态烃中c4烯烃的含量大于50重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难转化组分包括装置自产的终馏点小于280-360℃的轻质馏分油和任选的以下一种或多种馏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器的反应条件包括:反应温度为510-650℃,重时空速为1-20小时-1,剂油重量比为(3-50):1,催化剂密度为120-290千克/米3,和/或反应压力为130-450千帕;
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晓丽,李泽坤,刘宪龙,李福超,王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