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婴儿车制造技术_技高网

婴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827547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8 2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婴儿车(10),其具有婴儿车主体(11)。婴儿车主体(11)包括主体框架(12)、把手(30)以及座席支承单元(40)。把手(30)以能够在前后方向上摆动的方式安装于主体框架(12)。座席支承单元(40)包括被把手(30)支承的座部支承体(41)。主体框架(12)中的座部支承体(41)的前后方向上的位置根据把手(30)的摆动而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婴儿车


技术介绍

1、正在广泛普及在将婴幼儿带出时所使用的婴儿车。婴儿车具有对供婴幼儿就座的座席进行支承的座席支承单元、支承座席支承单元的主体框架、以及安装于主体框架的把手。婴儿车的操作者(监护人等)通过操作把手,从而能够调整婴儿车的行进方向,另外,能够为了越过台阶而改变婴儿车的倾斜度。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婴儿车,其能够在背面推动位置与面对面推动位置之间切换把手的位置。

2、现有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20298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问题

2、在能够在背面推动位置与面对面推动位置之间切换把手的位置的婴儿车中,通常,在将把手配置于背面推动位置的情况下以及将把手配置于面对面推动位置的情况下,把手的握持部与婴儿车上的婴幼儿的重心之间的距离不同。因此,在将把手配置于背面推动位置的情况下以及将把手配置于面对面推动位置的情况下,婴儿车的操作性并不相同,有时在另一方的情况下难以操作婴儿车。

3、技术方案

4、本专利技术是考虑到以上方面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抑制切换把手的位置时婴儿车的操作性的变化。

5、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以下的[1]~[17]。

6、[1]

7、一种婴儿车,其具备婴儿车主体,

8、所述婴儿车主体包括:

9、主体框架;

10、把手,其以能够在前后方向上摆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主体框架;以及

11、座席支承单元,

12、所述座席支承单元包括被所述把手支承的座部支承体,

13、所述主体框架中的所述座部支承体的前后方向上的位置根据所述把手的摆动而变化。

14、[2]

15、根据[1]所述的婴儿车,其中,所述婴儿车具有限制单元,所述限制单元限制所述座部支承体相对于所述主体框架的前后方向上的移动。

16、[3]

17、根据[1]或[2]所述的婴儿车,其中,所述座部支承体能够相对于所述把手转动。

18、[4]

19、根据[3]所述的婴儿车,其中,所述婴儿车具有限制单元,所述限制单元限制所述座部支承体相对于所述把手的转动。

20、[5]

21、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婴儿车,其中,所述座部支承体与所述把手通过支承连杆部件而连接。

22、[6]

23、根据[5]所述的婴儿车,其中,所述婴儿车具有限制单元,所述限制单元限制所述支承连杆部件相对于所述座部支承体和/或所述把手的转动。

24、[7]

25、根据[5]或[6]所述的婴儿车,其中,所述支承连杆部件包括能够相对于彼此转动的多个连杆构件。

26、[8]

27、根据[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婴儿车,其中,

28、所述座席支承单元包括背部支承体,

29、所述背部支承体能够与所述座部支承体一起移动。

30、[9]

31、根据[8]所述的婴儿车,其中,所述背部支承体被所述把手支承。

32、[10]

33、根据[8]或[9]所述的婴儿车,其中,所述背部支承体能够相对于所述把手转动。

34、[11]

35、根据[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婴儿车,其中,所述座部支承体与所述把手以及所述背部支承体与所述把手通过支承连杆部件而连接。

36、[12]

37、根据[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婴儿车,其中,

38、所述座席支承单元包括篷支承体,

39、所述篷支承体能够与所述座部支承体一起移动。

40、[13]

41、根据[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婴儿车,其中,

42、所述座席支承单元包括防护件,

43、所述防护件能够与所述座部支承体一起移动。

44、[14]

45、根据[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婴儿车,其中,

46、所述把手能够在背面推动位置与面对面推动位置之间沿前后方向摆动,

47、在所述把手位于所述背面推动位置时,所述座部支承体位于第一位置,在所述把手位于所述面对面推动位置时,所述座部支承体位于比所述第一位置更靠前方的第二位置。

48、[15]

49、根据[14]所述的婴儿车,其中,

50、所述主体框架包括前腿和后腿,

51、所述座席支承单元包括与所述座部支承体连接的背部支承体,

52、在侧视时,在所述座部支承体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座部支承体与所述背部支承体的连接部位于所述后腿的后方,在所述座部支承体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座部支承体与所述背部支承体的连接部位于所述后腿的前方。

53、[16]

54、根据[15]所述的婴儿车,其中,

55、所述主体框架包括:

56、前轮保持部件,其与所述前腿连接;

57、前轮,其以能够绕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前轮旋转轴旋转的方式被所述前轮保持部件保持;

58、后轮保持部件,其与所述后腿连接;以及

59、后轮,其以能够绕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后轮旋转轴旋转的方式被所述后轮保持部件保持,

60、在侧视时,所述座部支承体被配置到所述第二位置时的所述座部支承体与所述背部支承体的连接部的前后方向上的位置位于比所述后腿与所述后轮保持部件的连接部更靠前了所述前腿与所述前轮保持部件的连接部跟所述后腿与所述后轮保持部件的连接部之间的前后方向上的距离的四分之一以上的位置。

61、[17]

62、根据[15]或[16]所述的婴儿车,其中,

63、所述主体框架包括:

64、前轮保持部件,其与所述前腿连接;以及

65、前轮,其以能够绕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前轮旋转轴旋转的方式被所述前轮保持部件保持,

66、所述前轮保持部件能够以沿铅垂方向延伸的前轮回转轴为中心进行回转,

67、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前后方向上的距离为与所述前轮旋转轴垂直的面内的所述前轮回转轴与所述前轮旋转轴之间的水平方向上的距离的2倍以上。

68、技术效果

69、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抑制切换把手的位置时婴儿车的操作性的变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具备婴儿车主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具备婴儿车主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婴儿车,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清水直伊藤桃子
申请(专利权)人:康贝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