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电显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单向截流电流栅调控发光器件驱动方法。
技术介绍
1、由于工艺条件、材料特性,电子与空穴在迁移率上存在着天然的、难以消除的差异,导致在qled器件的发光层中,电荷载流子往往会出现严重的失衡现象。这种失衡不仅使得自由状态下的电荷载流子在复合时难以达到理想的效率,进而对整个器件的发光性能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而且还成为了制约qled技术进一步发展与性能提升的关键瓶颈。这一问题同样也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器件中普遍存在,成为了制约这两类显示技术性能进一步提升的共同难题。
2、在相关技术中可以通过栅极调控来调控电子或空穴的注入量,可以有效改善电荷载流子的复合过程,平衡电子与空穴的迁移率,从而显著提升qled和oled器件的发光效率与性能。栅极调控分为栅压调控和栅流调控,栅流调控可以避免出现载流子导流或电场屏蔽,而影响调控载流子的有效注入而造成未能高效调控的问题。但是栅流调控对应需要单向截流电流栅结构,而单向截流电流栅结构在高频信号(显示器帧率高的情况)下的性能可能会下降,导致栅流信号的失真或不稳定,从而影响调控结果,而且高频的频繁对栅流进行调整容易损坏单向截流电流栅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的一部分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单向截流电流栅调控发光器件驱动方法,旨在减少高频环境下栅流调控次数避免单向截流电流栅结构异常,同时保证发光效率的调控效果。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开
3、步骤s1、获取所述发光器件即将显示的第一预设帧数内的各个显示灰阶值;根据所述第一预设帧数内每一帧对应的所述显示灰阶值,获得所述第一灰阶均值;
4、步骤s2、根据各个所述显示灰阶值和所述第一灰阶均值,获得所述第一预设帧数对应的第一灰阶波动系数;其中,所述第一灰阶波动系数包括方差、标准差以及变异系数中的一个;
5、步骤s3、判断所述第一灰阶波动系数是否小于标准灰阶波动系数,若是,则获得所述第一灰阶均值对应的第一标准栅极调控电流,并在所述发光器件显示所述第一预设帧数过程中施加所述第一标准栅极调控电流;若否,则进行步骤s4;
6、步骤s4、将所述第一预设帧数划分为多个连续子帧数,以使各个所述连续子帧数对应的第二灰阶波动系数小于所述标准灰阶波动系数且所述连续子帧数的数量达到最少;其中,所述连续子帧数至少包括一帧;
7、步骤s5、获得各个所述连续子帧数的第二灰阶均值对应的第二标准栅极调控电流,并在所述发光器件显示某一所述连续子帧数过程中施加与该所述连续子帧数对应的所述第二标准栅极调控电流。
8、可选的,当所述单向截流电流栅结构设置于所述阴极与所述第一电子传输层之间时,所述单向截流电流栅结构包括薄状空穴传输层、第二电子传输层以及所述第一调控电极;当所述单向截流电流栅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空穴传输层与所述阳极之间时,所述单向截流电流栅结构包括薄状电子传输层、第二空穴传输层以及所述第一调控电极。
9、可选的,所述步骤s2包括:
10、根据各个所述显示灰阶值和所述第一灰阶均值,获得所述第一预设帧数对应的第一方差,将所述第一方差作为所述第一灰阶波动系数;其中,所述标准灰阶波动系数为方差。
11、可选的,所述步骤s2包括:
12、根据各个所述显示灰阶值和所述第一灰阶均值,获得所述第一预设帧数对应的第一标准差,将所述第一标准差作为所述第一灰阶波动系数;其中,所述标准灰阶波动系数为标准差。
13、可选的,所述步骤s2包括:
14、根据各个所述显示灰阶值和所述第一灰阶均值,获得所述第一预设帧数对应的第二方差和第二标准差;
15、根据所述第二方差和所述第二标准差的比值,获得第一变异系数,将所述第一变异系数作为所述第一灰阶波动系数;其中,所述标准灰阶波动系数为变异系数。
16、可选的,所述步骤s3中获得所述第一灰阶均值对应的第一标准栅极调控电流,包括:
17、判断所述第一灰阶均值是否为整数,若是,则直接获得对应的所述第一标准栅极调控电流;若否,则进行四舍五入,获得四舍五入后所述第一灰阶均值对应的所述第一标准栅极调控电流。
18、可选的,所述步骤s4还包括:
19、获得每个所述连续子帧数对应的第二灰阶均值;根据每个所述连续子帧数内的各个所述显示灰阶值及其对应的所述第二灰阶均值,获得每个所述连续子帧数对应的所述第二灰阶波动系数。
20、可选的,每个灰阶值对应的所述标准栅极调控电流使所述发光器件在该灰阶值时的发光效率满足标准发光效率。
21、可选的,所述发光复合层为led、oled或qled。
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根据第一预设帧数的显示灰阶值变化波动,去确定标准栅极调控电流,当显示灰阶值变化波动小于标准灰阶波动系数时,说明第一预设帧数内的显示灰阶值变化较为平稳,可以采用统一不变的标准栅极调控电流,这样可以避免每一帧都需要改变栅极调控电流,同时因为第一预设帧数内的显示灰阶值相差不大即使采用同一栅极调控电流其对应的发光效率也不会有过大的变化。本专利技术在显示灰阶值变化波动小于标准灰阶波动系数时,在保证发光效率的前提下,有效减少栅极调控电流改变次数。2、当显示灰阶值变化波动大于或等于标准灰阶波动系数时,本专利技术将第一预设帧数划分为多个连续子帧数,以使各个连续子帧数对应的第二灰阶波动系数小于标准灰阶波动系数且连续子帧数的数量达到最少。当显示灰阶值变化波动大于或等于标准灰阶波动系数时,说明第一预设帧数的显示灰阶值变化波动较大,本专利技术可以将第一预设帧数划分为多段较为平稳(变化波动较小)的连续子帧数,再在各个连续子帧数内采用统一不变的标准栅极调控电流。这样也可以在保证发光效率的前提下,有效减少栅极调控电流改变次数。
23、综上,本专利技术可以减少高频环境下栅流调控次数避免单向截流电流栅结构异常,同时保证发光效率的调控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单向截流电流栅调控发光器件驱动方法,应用于单向截流电流栅调控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截流电流栅调控发光器件依次包括阳极、第一空穴传输层、发光复合层、第一电子传输层、阴极,所述单向截流电流栅调控发光器件还包括单向截流电流栅结构,所述单向截流电流栅结构设置于所述阴极与所述第一电子传输层之间或设置于所述第一空穴传输层与所述阳极之间,所述单向截流电流栅结构调节载流子单向流动量以改变所述发光复合层内载流子复合量,进而调控所述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单向截流电流栅调控发光器件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单向截流电流栅结构设置于所述阴极与所述第一电子传输层之间时,所述单向截流电流栅结构包括薄状空穴传输层、第二电子传输层以及所述第一调控电极;当所述单向截流电流栅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空穴传输层与所述阳极之间时,所述单向截流电流栅结构包括薄状电子传输层、第二空穴传输层以及所述第一调控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单向截流电流栅调控发光器件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单向截流电流栅调控发光器件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单向截流电流栅调控发光器件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获得所述第一灰阶均值对应的第一标准栅极调控电流,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单向截流电流栅调控发光器件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单向截流电流栅调控发光器件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灰阶值对应的所述标准栅极调控电流使所述发光器件在该灰阶值时的发光效率满足标准发光效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单向截流电流栅调控发光器件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复合层为LED、OLED或QLED。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单向截流电流栅调控发光器件驱动方法,应用于单向截流电流栅调控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截流电流栅调控发光器件依次包括阳极、第一空穴传输层、发光复合层、第一电子传输层、阴极,所述单向截流电流栅调控发光器件还包括单向截流电流栅结构,所述单向截流电流栅结构设置于所述阴极与所述第一电子传输层之间或设置于所述第一空穴传输层与所述阳极之间,所述单向截流电流栅结构调节载流子单向流动量以改变所述发光复合层内载流子复合量,进而调控所述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单向截流电流栅调控发光器件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单向截流电流栅结构设置于所述阴极与所述第一电子传输层之间时,所述单向截流电流栅结构包括薄状空穴传输层、第二电子传输层以及所述第一调控电极;当所述单向截流电流栅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空穴传输层与所述阳极之间时,所述单向截流电流栅结构包括薄状电子传输层、第二空穴传输层以及所述第一调控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爱,翁书臣,邹振游,林怡彬,周雄图,吴朝兴,郭太良,
申请(专利权)人:闽都创新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