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滤波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多模介质谐振器及滤波器。
技术介绍
1、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降低环境污染的绿色基站概念的提出,对射频模块的小型化需求日益增加。滤波器,是一种选频器件,作为射频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性能、小型化领域的作用举足轻重。滤波器具有小型化、高性能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谐振器,作为滤波器重要的组成部分,怎样降低插入损耗及提升抑制,是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通常地,在传统的滤波器中,为了提升滤波器的抑制,需要增加多个谐振腔。然而,这样将使得滤波器的尺寸会随着谐振腔的增加而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多模介质谐振器及滤波器,它能够达到降低滤波器尺寸,又不牺牲抑制,同时减少插入损耗的目地。
2、一种多模介质谐振器,所述多模介质谐振器包括:
3、外壳,所述外壳形成有谐振腔室;
4、绝缘座,所述绝缘座位于所述谐振腔室内部,并连接于所述谐振腔室的底部;
5、介质谐振器,所述介质谐振器位于所述谐振腔室的内部,并连接于所述绝缘座上,所述介质谐振器的顶部形成有朝向所述绝缘座凹设的第一凹部;
6、第一调谐组件,所述第一调谐组件装设于所述外壳的顶部,所述第一调谐组件能朝向靠近于或远离于所述第一凹部移动调节位置;及
7、第二调谐组件,所述第二调谐组件装设于所述外壳的侧部,所述第二调谐组件能朝向靠近于或远离于所述介质谐振器的侧壁移动调节位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模介质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模介质谐振器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介质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谐组件设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调谐组件分别安装于所述外壳相邻的两个侧面上,两个所述第二调谐组件的运动方向呈夹角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介质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部的底壁的外周形成有调节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模介质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孔设为至少两个,并沿所述第一凹部的外周依次间隔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模介质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孔为四个,四个所述调节孔分别布置于所述第一凹部底壁的四个角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介质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谐振器的底部形成有朝向靠近于所述介质谐振器的顶面的方向凹设的第二凹部,所述绝缘座伸入所述第二凹部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介质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底壁上设有频率调节结构,所述频率调节结构位于所述谐振腔室内部并位于所述介质谐振器的下方;在沿垂直于所述外壳的底壁方向上,所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模介质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调节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底壁上的多个凸出部,多个所述凸出部环绕所述绝缘座的周向依次间隔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模介质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调节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底壁上的多个调节件,多个所述调节件环绕所述绝缘座的周向依次间隔布置,所述调节件沿垂直于所述外壳的底壁的方向上位置可调。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模介质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调节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底壁上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环绕所述绝缘座的周向布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模介质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调节结构包括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连接于所述第一凸台的顶部,所述第二凸台环绕所述绝缘座的周向布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介质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座形成有第三凹部,所述多模介质谐振器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包括紧固螺杆及与所述紧固螺杆相适应设置的紧固螺母,所述紧固螺母位于所述第三凹部内,所述紧固螺杆依次穿过外壳底壁及所述绝缘座与所述紧固螺母相连。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介质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座形成有第三凹部,所述第一凹部的底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三凹部位置相对布置的操作孔,所述多模介质谐振器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能穿过所述操作孔,并贯穿所述绝缘座及所述外壳的底壁使得所述绝缘座固定连接于所述外壳的底壁上,所述紧固件的头部位于所述第三凹部内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介质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谐组件包括第一调谐件,所述第一调谐件位于所述谐振腔室内部,所述第一调谐件与所述第一凹部位置相对,所述第一调谐件能朝向靠近于或远离于所述第一凹部移动调节位置;所述第二调谐组件包括第二调谐件,所述第二调谐件位于所述谐振腔室内部,所述第二调谐件与所述介质谐振器的侧壁相对,所述第二调谐件能朝向靠近于或远离于所述介质谐振器的侧壁移动调节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多模介质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谐组件还包括第一调节螺杆及第一调节螺母,所述第一调谐件与所述第一调节螺杆相连,所述第一调节螺杆贯穿设置于所述外壳的顶部,所述第一调节螺母与所述第一调节螺杆相连,且所述第一调节螺杆位于所述外壳的外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多模介质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谐件为调谐盘、调谐杆或调谐块;和/或,第二调谐件为调谐盘、调谐杆或调谐块。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介质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主体及盖板,所述主体的顶部形成有开口,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主体的开口处,并与所述主体围合形成谐振腔室。
18.一种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7任一项所述的多模介质谐振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模介质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模介质谐振器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介质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谐组件设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调谐组件分别安装于所述外壳相邻的两个侧面上,两个所述第二调谐组件的运动方向呈夹角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介质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部的底壁的外周形成有调节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模介质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孔设为至少两个,并沿所述第一凹部的外周依次间隔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模介质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孔为四个,四个所述调节孔分别布置于所述第一凹部底壁的四个角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介质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谐振器的底部形成有朝向靠近于所述介质谐振器的顶面的方向凹设的第二凹部,所述绝缘座伸入所述第二凹部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介质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底壁上设有频率调节结构,所述频率调节结构位于所述谐振腔室内部并位于所述介质谐振器的下方;在沿垂直于所述外壳的底壁方向上,所述频率调节结构与所述介质谐振器的外周位置相对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模介质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调节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底壁上的多个凸出部,多个所述凸出部环绕所述绝缘座的周向依次间隔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模介质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调节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底壁上的多个调节件,多个所述调节件环绕所述绝缘座的周向依次间隔布置,所述调节件沿垂直于所述外壳的底壁的方向上位置可调。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模介质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调节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底壁上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环绕所述绝缘座的周向布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模介质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调节结构包括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连接于所述第一凸台的顶部,所述第二凸台环绕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懿非,
申请(专利权)人:京信射频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