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电子氟化液的机载液冷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基于电子氟化液的机载液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825997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8 2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子氟化液的机载液冷系统,包括相互独立的流量输送模块以及流量交换模块,流量输送模块以及流量交换模块通过管路与负载热管理装置组成液冷循环回路,液冷循环回路中填充有电子氟化液;其中,流量输送模块包括结构框架以及设置在结构框架内的泵,结构框架的一侧还安装有分流箱以及汇流箱,分流箱的出口端与负载的液冷入口端连接,汇流箱的入口端与负载的液冷出口端连接,汇流箱的出口端与流量交换模块的入口端连接,流量交换模块的出口端与泵连接,结构框架上还安装有与汇流箱连通的膨胀腔。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保障机载平台设备的散热效果,还能够避免因液冷介质在低温下粘度增大而出现流量脉动问题,使液冷回流流场平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载射频电子模块热管理,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电子氟化液的机载液冷系统


技术介绍

1、机载平台因为其特殊环境条件,对上机设备有非常严格的尺寸及环境适应性要求,环境适应性要求主要体现在热、振、电磁兼容、三防性能等方面,而现阶段部分机载平台因为其冷却体制、载机环境及设备自身特征等原因,无法为该类热耗较高的航空电子设备提供液体进行冷却,需要设备自带液冷源;

2、目前现有的机载液冷系统常使用65号航空冷却液,低温时的粘度极大,在即使使用容积泵,在低温高粘度情况下也会导致困液、边界层增厚等问题,从而大大降低了液冷系统的实际流量增加液体的脉动性,降低设备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基于电子氟化液的机载液冷系统,利用电子氟化液作为冷却介质,在流量输送单元模块中设置与汇流箱连通的膨胀腔,供电子氟化液成为温度较入口更高的单相流动,或成为气液两相沸腾流动,利用电子氟化液的强迫对流冷却实现对机载射频系统的散热,避免在低温环境下出现的流量低的问题,保障对大功率射频模块/设备的散热效果,还能够避免因液冷介质在低温下粘度增大而出现流量脉动问题,使液冷回流流场平稳,提升机载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同时流量输送单元模块与流量交换单元模块作为相互独立的模块结构,方便在狭窄机载复杂环境中自由安装,且通过管路连接形成自密封的小型化液冷系统,保障设备的安全。

2、本专利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基于电子氟化液的机载液冷系统,包括相互独立的流量输送模块以及流量交换模块,所述流量输送模块以及所述流量交换模块通过管路与负载热管理装置组成液冷循环回路,液冷循环回路中填充有电子氟化液;

4、其中,所述流量输送模块包括结构框架以及设置在所述结构框架内的泵,所述结构框架的一侧还安装有分流箱以及汇流箱,所述分流箱的出口端与负载的液冷入口端连接,所述汇流箱的入口端与负载的液冷出口端连接,所述汇流箱的出口端与所述流量交换模块的入口端连接,所述流量交换模块的出口端与所述泵连接,所述结构框架上还安装有与所述汇流箱连通的膨胀腔。

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流量交换模块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一侧连接有管路,另一侧安装有风机以及罩设在风机上的结构件。

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器连接管路的一侧还设置有电源滤波器,通过本实施方式,设置的电源滤波器满足机载电子设备电磁兼容需求。

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汇流箱的侧壁连通有多个凸出所述结构框架的输入接口,所述分流箱的侧壁连通有多个凸出所述结构框架的输出接口,所述汇流箱上还开设有与所述流量交换模块连接的换热出口,通过本实施方式,即沿着结构框架设置输入接口以及输出接口,减小流量输出模块体积的同时方便冷却介质循环。

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输入接口以及多个输出接口均沿竖直方向均匀间隔分布。

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出口位于所述输入接口与所述输出接口之间,位于所述输入接口与所述输出接口之间的结构框架上还开设有换热入口,所述换热入口分别与所述流量交换模块以及所述泵连接。

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结构框架内还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泵连接,且所述泵安装在所述控制器上。

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结构框架内的电源转换模块,所述电源转换模块与所述控制器并排设置在所述结构框架内。

1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温度压力传感器,所述温度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结构框架内并安装在所述电源转换模块上,所述温度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换热入口连接。

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4、设置流量输送单元模块与流量交换单元模块作为相互独立的模块结构,通过管路连接形成自密封的小型化液冷系统,利用电子氟化液作为冷却介质,电子氟化液从汇流箱中被泵入液冷流道,并在热源附近吸收热量,继而在换热器中释放热量,再回流到汇流箱的完整冷却循环过程,在流量输送单元模块中设置与汇流箱连通的膨胀腔,使电子氟化液在热源附近吸热后,可以成为温度较入口更高的单相流动,也可以成为气液两相沸腾流动,利用电子氟化液的强迫对流冷却实现对机载射频系统的散热,避免在低温环境下出现的流量低的问题,保障对大功率射频模块/设备的散热效果,同时避免出现流量脉动问题,使液冷回流流场平稳,提升机载电子设备的可靠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电子氟化液的机载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独立的流量输送模块以及流量交换模块,所述流量输送模块以及所述流量交换模块通过管路与负载热管理装置组成液冷循环回路,液冷循环回路中填充有电子氟化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子氟化液的机载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交换模块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一侧连接有管路,另一侧安装有风机以及罩设在风机上的结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子氟化液的机载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连接管路的一侧还设置有电源滤波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子氟化液的机载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箱的侧壁连通有多个凸出所述结构框架的输入接口,所述分流箱的侧壁连通有多个凸出所述结构框架的输出接口,所述汇流箱上还开设有与所述流量交换模块连接的换热出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子氟化液的机载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输入接口以及多个输出接口均沿竖直方向均匀间隔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子氟化液的机载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出口位于所述输入接口与所述输出接口之间,位于所述输入接口与所述输出接口之间的结构框架上还开设有换热入口,所述换热入口分别与所述流量交换模块以及所述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子氟化液的机载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框架内还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泵连接,且所述泵安装在所述控制器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子氟化液的机载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结构框架内的电源转换模块,所述电源转换模块与所述控制器并排设置在所述结构框架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子氟化液的机载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温度压力传感器,所述温度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结构框架内并安装在所述电源转换模块上,所述温度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换热入口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子氟化液的机载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独立的流量输送模块以及流量交换模块,所述流量输送模块以及所述流量交换模块通过管路与负载热管理装置组成液冷循环回路,液冷循环回路中填充有电子氟化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子氟化液的机载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交换模块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一侧连接有管路,另一侧安装有风机以及罩设在风机上的结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子氟化液的机载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连接管路的一侧还设置有电源滤波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子氟化液的机载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箱的侧壁连通有多个凸出所述结构框架的输入接口,所述分流箱的侧壁连通有多个凸出所述结构框架的输出接口,所述汇流箱上还开设有与所述流量交换模块连接的换热出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子氟化液的机载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输入接口以及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菊胡家渝翁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