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手机,具体为一种填充不同深度缝隙的三维扫描线动态分配方法。
技术介绍
1、在点胶模式下,不同段的间隙值给出不同的胶量。优点是与固定胶量相比,这种点胶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小缝隙超出规格突出的风险,减少大缝隙少胶的风险。缺点是,首先,所有的缝隙不能有效覆盖;其次,当缝隙处在分段的界限附近时胶凸较大,不利于制程管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填充不同深度缝隙的三维扫描线动态分配方法。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一种填充不同深度缝隙的三维扫描线动态分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步骤1、利用三维相机扫描缝隙的深度及缝隙中心三维坐标,并将扫描后的结果发送给计算机;
5、步骤2、计算机根据深度数据计算所需胶水体积,将三维相机坐标转换成点胶轴运动坐标;
6、步骤3、根据点胶轴运动坐标利用运动板卡带动点胶轴向下运动准备点胶;
7、步骤4、根据点胶计算公式利用点胶控制器控制点胶针头进行点胶。
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2中所需胶水的总体积=胶水覆盖区总面积*需求的胶水覆盖比例*(缝隙深度-钢片厚度)+孔的面积*钢片厚度。
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4中点胶控制器的出胶时间与出胶胶重的相关性为y=0.03363+0.006043*t。
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
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分配重量的计算公式如下:点胶胶重=(胶水覆盖区总面积*需求的胶水覆盖比例*(缝隙深度-钢片厚度)+孔的面积*钢片厚度)*密度*胶水分配比例。
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分配时间的计算公式如下:出胶时间=(胶水覆盖区总面积*需求的胶水覆盖比例*(缝隙深度-钢片厚度)+孔的面积*钢片厚度)*密度*胶水分配比例/设定的胶重*设定时间。
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设定胶重为缝隙=设计值时的标准胶重;设定时间根据不同的气压需求调整;胶水分配比例是指总胶水重量在孔1和孔2分配的比例。
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缝隙1/2动态环氧树脂重量公式为;
15、孔1=(32.25*37.5%*(缝隙1-0.185)+0.97*2*0.185)*1.2*(1/2)孔2=(32.25*37.5%*(缝隙2-0.185)+0.97*2*0.185)*1.2*(1/2)。
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缝隙1/2动态环氧树脂点胶时间公式为;
17、孔1=(32.25*37.5%*(缝隙1-0.185)+0.97*2*0.185)*1.2*(1/2)*400/1.3孔2=(32.25*37.5%*(缝隙2-0.185)+0.97*2*0.185)*1.2*(1/2)*400/1.3。
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根据所述需求胶量,计算所需胶水的体积,最终计算出出胶时间,给出对应的胶量。
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0、该种填充不同深度缝隙的三维扫描线动态分配方法,根据客户需求胶量,计算所需胶水的体积,最终计算出出胶时间,给出对应的胶量,来实现不同的缝隙胶水完全填充,且不会突出在表面,利于制程管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填充不同深度缝隙的三维扫描线动态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填充不同深度缝隙的三维扫描线动态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需胶水的总体积=胶水覆盖区总面积*需求的胶水覆盖比例*(缝隙深度-钢片厚度)+孔的面积*钢片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填充不同深度缝隙的三维扫描线动态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点胶控制器的出胶时间与出胶胶重的相关性为Y=0.03363+0.006043*T。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填充不同深度缝隙的三维扫描线动态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胶计算公式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填充不同深度缝隙的三维扫描线动态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重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填充不同深度缝隙的三维扫描线动态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时间的计算公式如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填充不同深度缝隙的三维扫描线动态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胶重为缝隙=设计值时的标准胶重;设定时间根据不同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填充不同深度缝隙的三维扫描线动态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1/2动态环氧树脂重量公式为;孔1=(32.25*37.5%*(缝隙1-0.185)+0.97*2*0.185)*1.2*(1/2)孔2=(32.25*37.5%*(缝隙2-0.185)+0.97*2*0.185)*1.2*(1/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填充不同深度缝隙的三维扫描线动态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1/2动态环氧树脂点胶时间公式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填充不同深度缝隙的三维扫描线动态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需求胶量,计算所需胶水的体积,最终计算出出胶时间,给出对应的胶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填充不同深度缝隙的三维扫描线动态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填充不同深度缝隙的三维扫描线动态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需胶水的总体积=胶水覆盖区总面积*需求的胶水覆盖比例*(缝隙深度-钢片厚度)+孔的面积*钢片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填充不同深度缝隙的三维扫描线动态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点胶控制器的出胶时间与出胶胶重的相关性为y=0.03363+0.006043*t。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填充不同深度缝隙的三维扫描线动态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胶计算公式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填充不同深度缝隙的三维扫描线动态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重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填充不同深度缝隙的三维扫描线动态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时间的计算公式如下: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浩,黄文龙,刘申剑,郑显锋,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高伟光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