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用于车顶成型饰条的夹制造技术_技高网

用于车顶成型饰条的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82345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8 20:13
一种用于车顶成型饰条的夹,结合至车顶成型饰条的下部,车顶成型饰条构造为覆盖车辆的顶板与侧外板的接合面。夹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在车顶成型饰条的宽度方向上形成,并且构造为彼此面对;第一连接部,构造为连接第一主体的一端和第二主体的一端;以及第二连接部,构造为连接第一主体的另一端和第二主体的另一端。夹还包括公差吸收支承部,其一端结合至第一主体的邻近第一连接部侧的一端,另一端结合至第二主体的邻近第一连接部侧的一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紧固车辆的车顶成型饰条(roof molding)的夹。


技术介绍

1、如图1至图3所示,在车辆的车顶的左右边缘,顶板10与侧外板20彼此接合,使得在顶板10与侧外板20之间限定接合面。为防止接合面暴露于外部,在顶板10与侧外板20之间限定空间部,并且车顶成型饰条40组装至并覆盖该空间部。

2、车顶成型饰条40具有朝向相反两侧突出并组装成分别与顶板10和侧外板20紧密接触的肋。结合至车顶成型饰条40的下部的夹50与从顶板10的端部直立形成的凸缘11装配并结合,从而增强车顶成型饰条40的固定力。

3、此外,向下突出以支承夹50的旋转的旋转支承结构51与在侧外板20和顶板10之间过量涂敷的密封剂30发生干涉。换言之,取决于密封剂的量,有可能由于支承结构不足或发生干涉而引起车顶成型饰条40的潜在分离。

4、此外,由于车顶成型饰条40的有缺陷的弯曲形状,饰条夹50和顶板10的凸缘11可能会不完全紧固。

5、此外,如图3所示,现有技术中顶板10的装饰线的曲折形状可能会导致诸多密封剂操作不良。在应用凸缘横向偏置的具有直的密封剂的面板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的情况下,在夹50的分离方向上产生旋转动量,并且车顶成型饰条40可能会分离,如图1所示。

6、出于这种原因,在车辆行驶时发生的车顶成型饰条分离还可能妨碍后续车辆的行驶或引发事故。

7、在本
技术介绍
部分中的记载仅提供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可能不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车顶成型饰条的夹,其能够确保车顶部的具有水密性问题的部分的设计耐久性,并且防止由涂敷密封剂与夹之间的干涉导致的车顶成型饰条的分离。

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一种用于车顶成型饰条的夹结合至车顶成型饰条的下部,车顶成型饰条构造为覆盖车辆的顶板与侧外板的接合面。夹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在车顶成型饰条的宽度方向上形成,并且构造为彼此面对;第一连接部,构造为连接第一主体的一端和第二主体的一端;以及第二连接部,构造为连接第一主体的另一端和第二主体的另一端。夹还包括公差吸收支承部,其一端结合至第一主体的邻近第一连接部侧的一端,另一端结合至第二主体的邻近第一连接部侧的一端。特别地,公差吸收支承部形成在第一主体的一端的下端面和第二主体的一端的下端面两者的下方。

3、在这种情况下,公差吸收支承部可具有弯曲形状。

4、此外,公差吸收支承部可具有弯曲形状,使得其中心部的高度低于相反两端中每一端的高度。

5、另外,第一连接部可具有从第一连接部朝向第二连接部突出并向下倾斜的凸缘卡止突起,并且凸缘卡止突起可紧固至顶板的凸缘。

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倾斜的凸缘卡止突起的上表面或倾斜面上形成有阶梯部。

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部可具有饰条紧固突起,其从第二连接部横向突出并紧固至车顶成型饰条的紧固部。

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夹还可包括:第三连接部,其设置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并且构造为连接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

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三连接部可具有凸缘支承部,其朝向第一连接部突出,并且构造为支承顶板的凸缘的侧表面。

10、作为另一实施方式,一种用于车顶成型饰条的夹结合至车顶成型饰条的下部,车顶成型饰条构造为覆盖车辆的顶板与侧外板的接合面。夹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在车顶成型饰条的宽度方向上形成,并且构造为彼此面对;以及第一连接部,构造为连接第一主体的一端和第二主体的一端。夹还包括:第二连接部,构造为连接第一主体的另一端和第二主体的另一端;以及支承部,分别形成在第一主体的邻近第一连接部侧的一端的外表面和第二主体的邻近第一连接部侧的一端的外表面上。

1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支承部可以是桥形支承部,其在车顶成型饰条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并且包括构造为向上弯折并延伸的端部。桥形支承部可支承侧外板。

1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支承部可以是腿形支承部,其在车顶成型饰条的长度方向上延伸,并且包括向上弯折并延伸的端部。

13、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支承部可以是台座形支承部,其包括:在车顶成型饰条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上端部,以及从上端部的相反两端延伸并向下弯曲的下端部。

1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支承部可以是钩形支承部,其分别从第一主体的一端和第二主体的一端向下延伸,然后基于车顶成型饰条的宽度方向向内弯折。

1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部可包括从第一连接部朝向第二连接部突出并向下倾斜的凸缘卡止突起。凸缘卡止突起可紧固至顶板的凸缘,并且第二连接部可具有饰条紧固突起,其从第二连接部横向突出并紧固至车顶成型饰条的紧固部。

1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倾斜的凸缘卡止突起的上表面或倾斜面上可形成阶梯部。

1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夹还可包括:第三连接部,其设置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并且构造为连接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第三连接部具有凸缘支承部,其朝向第一连接部突出,并且构造为支承顶板的凸缘的侧表面。

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车顶成型饰条的夹,通过最小化密封剂与夹之间的干涉,能够从根本上降低车顶成型饰条的分离的可能性,从根本上解决车顶部的水密性问题,防止车顶成型饰条的旋转,并且确保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结合至车顶成型饰条的下部的夹,所述车顶成型饰条构造为覆盖车辆的顶板与侧外板的接合面,所述夹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其中,所述公差吸收支承部具有弯曲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其中,所述公差吸收支承部具有弯曲形状,使得中心部的高度低于相反两端中每一端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凸缘卡止突起,所述凸缘卡止突起从所述第一连接部朝向所述第二连接部突出并向下倾斜,并且紧固至所述顶板的凸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其中,在倾斜的所述凸缘卡止突起的上表面或倾斜面上形成有阶梯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饰条紧固突起,所述饰条紧固突起从所述第二连接部横向突出并紧固至所述车顶成型饰条的紧固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其中,所述第三连接部包括凸缘支承部,所述凸缘支承部朝向所述第一连接部突出,并且构造为支承所述顶板的凸缘的侧表面。

9.一种用于车顶成型饰条的夹,所述夹结合至车顶成型饰条的下部,所述车顶成型饰条构造为覆盖车辆的顶板与侧外板的接合面,所述夹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夹,其中,所述支承部各自包括桥形支承部,所述桥形支承部在所述车顶成型饰条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并且包括构造为向上弯折并延伸的端部,并且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夹,其中,所述支承部各自包括腿形支承部,所述腿形支承部在所述车顶成型饰条的长度方向上延伸,并且包括构造为向上弯折并延伸的端部。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夹,其中,所述支承部各自包括台座形支承部,所述台座形支承部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夹,其中,所述支承部是钩形支承部,所述钩形支承部分别从所述第一主体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主体的第一端向下延伸,然后基于所述车顶成型饰条的宽度方向向内弯折。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夹,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凸缘卡止突起,所述凸缘卡止突起从所述第一连接部朝向所述第二连接部突出并向下倾斜,并且紧固至所述顶板的凸缘,并且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夹,其中,在倾斜的所述凸缘卡止突起的上表面或倾斜面上形成有阶梯部。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夹,还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合至车顶成型饰条的下部的夹,所述车顶成型饰条构造为覆盖车辆的顶板与侧外板的接合面,所述夹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其中,所述公差吸收支承部具有弯曲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其中,所述公差吸收支承部具有弯曲形状,使得中心部的高度低于相反两端中每一端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凸缘卡止突起,所述凸缘卡止突起从所述第一连接部朝向所述第二连接部突出并向下倾斜,并且紧固至所述顶板的凸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其中,在倾斜的所述凸缘卡止突起的上表面或倾斜面上形成有阶梯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饰条紧固突起,所述饰条紧固突起从所述第二连接部横向突出并紧固至所述车顶成型饰条的紧固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其中,所述第三连接部包括凸缘支承部,所述凸缘支承部朝向所述第一连接部突出,并且构造为支承所述顶板的凸缘的侧表面。

9.一种用于车顶成型饰条的夹,所述夹结合至车顶成型饰条的下部,所述车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辉星金信荣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