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波束校准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1、在高频通信中,可以通过天线阵列对信号波束赋型,实现精准窄波束对用户数据提供服务。例如,在高频通信中,在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采用波束成形的形式进行信号发送和接收。
2、目前,在进行波束管理时,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首先可以通过下行波束管理后确定下行波束,在确定下行波束后,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可以在自身具备波束的上下行互易性(beam correspodence,bc)(后续将“波束的上下行互易性”简称为“波束互易性”)的能力的情况下,基于下行波束确定上行波束。
3、但是,受到网络设备形态、终端设备形态、干扰、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的互易性能力也会发生变化。在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的互易性能力也会发生变化(变化为不具备波束互易性的能力)时,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可能仍默认自身具备波束互易性的能力,仍旧基于下行波束确定上行波束。这样,波束校准的结果会不准确,可能会导致波束失败恢复(beam failure recovery,bfr)失败和无线链路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波束校准方法和装置,有利于提高波束校准的准确性。
2、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波束校准方法,包括:第一通信装置获取终端设备的下行波束图样和终端设备的上行波束图样,下行波束图样是终端设备对网络设备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得到的,上行波束图样是网络设备对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得到的;第一通信装置基于
3、本申请提供的波束校准方法,基于终端设备的上行波束图样和下行波束图样,确定波束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用于进行波束校准,通过第一信息对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的波束进行校准。这样,在终端设备或者网络设备的所有波束都具备波束互易性的场景下,终端设备或者网络设备可以基于下行波束确定上行波束,从而无需波束扫描就可以建立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在终端设备或者网络设备仅有部分波束具备波束互易性的场景下,对于具备波束互易性的波束仍然无需波束扫描,就可以建立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对于不具备波束互易性的波束,可以通过波束校准信息确定出具备波束互易性的波束,建立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在终端设备或者网络设备所有波束都不具备波束互易性的场景下,终端设备或者网络设备可以通过波束校准信息确定出具备波束互易性的波束,以便于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可以基于具备互易性能力的波束进行通信。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可以基于实际场景确定波束,确定出的波束更适用于当下场景,有利于提高波束校准的准确性。
4、可选地,上述第一通信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5、具体地,波束图样可以用于表示不同方向的波束的信号强度,波束的信号强度可以是波束的rsrp、rsrq、或sinr等,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6、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中,第一信息为第一对应关系,第一对应关系用于表示第一标识与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波束是否具备波束互易性的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一标识为终端设备的波束的标识或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
7、通过设置第一信息为第一对应关系来进行波束校准,有利于使终端设备确定出具备波束互易性的波束,进而提高波束校准效率。
8、应理解,在第一信息为第一对应关系的情况下,第一通信装置确定第一信息,即第一通信装置确定第一对应关系。
9、可选地,该第一对应关系可以存储在网络设备中的标签控制信息(tag controlinformation,tci)表中。
10、第一对应关系可以包括下列两种情况。
11、情况1,第一标识为终端设备的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终端设备的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可以是上行参考信号的标识或者下行波束参考信号的标识。第一对应关系用于表示终端设备的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与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波束是否具备波束互易性的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即第一对应关系可以用于表示同一标识的参考信号资源对应的上行参考信号和下行参考信号之间是否具备波束互易性。
12、可选地,第一通信装置基于上行波束图样和下行波束图样确定第一对应关系的方式可以为:第一通信装置首先基于下行波束图样和上行波束图样,确定同一标识的参考信号资源的上行参考信号和下行参考信号之间的波束互易性。然后,第一通信装置记录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与参考信号资源的上行参考信号和下行参考信号之间的波束互易性之间的对应关系为第一对应关系。
13、可选地,确定同一标识的参考信号资源的上行参考信号和下行参考信号之间的波束互易性的方式可以为:第一通信装置可以首先对下行波束图样和上行波束图样分别按照功率由大到小或者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分别得到下行参考信号标识序列和上行参考信号标识序列。接着,第一通信装置比较下行参考信号标识序列和上行参考信号标识序列,确定排名相同、且标识相同的参考信号资源对应的上行参考信号和下行参考信号之间具备波束互易性,其他标识的参考信号资源对应的上行参考信号和下行参考信号之间不具备波束互易性。
14、可选地,参考信号资源的上行参考信号和下行参考信号之间的波束互易性也可以通过参考信号资源的上行参考信号和下行参考信号之间的qcl关系记录。qcl关系可以包括具备波束互易性和不具备波束互易性。qcl关系可以通过字符来表示,例如,具备波束互易性可以通过“bc”表示,不具备波束互易性可以通过“no-bc”表示。
15、情况2,第一标识为终端设备的波束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波束的标识可以是上行波束的波束标识或者下行波束的波束标识。第一对应关系用于表示终端设备的波束的标识与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波束是否具备波束互易性的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即第一对应关系可以用于表示同一波束标识对应的上行波束和下行波束之间是否具备波束互易性。
16、可选地,一个参考信号资源可以对应多个波束。第一通信装置基于上行波束图样和下行波束图样确定第一对应关系的方式可以为:第一通信装置首先可以通过参考信号资源对应的上行参考信号和下行参考信号之间的波束互易性,确定参考信号资源对应的波束的上行波束和下行波束之间的波束互易性。最后,第一通信装置记录波束的标识与该标识的波束对应的上行波束和下行波束之间的波束互易性之间的对应关系为第一对应关系。
17、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中,第一信息为比特位图,比特位图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波束是否具备波束互易性;比特位图所包括的比特数量与终端设备的波束的数量相等,或者,比特位图所包括的比特数量与终端设备的参考信号资源的数量相等。
18、通过设置第一信息为比特位图来进行波束校准,有利于使终端设备确定出具备波束互易性的波束,进而提高波束校准效率。
19、可选地,比特为1,表示终端设备的波束具备波束互易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波束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为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用于表示第一标识与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波束是否具备波束互易性的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标识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波束的标识或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为比特位图,所述比特位图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波束是否具备波束互易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为数组,所述数组包括至少一个元素,所述至少一个元素分别用于表示所述终端设备中具备波束互易性的至少一个波束作为上行波束和作为下行波束的相似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为校准向量,所述校准向量使得所述上行波束图样的测量误差和所述下行波束图样的测量误差最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上行波束的波束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为所述网络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为所述终端设备,所述方法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为第一对应关系、或比特位图,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用于表示第一标识与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波束是否具备波束互易性的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标识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波束的标识或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所述比特位图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波束是否具备波束互易性;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为校准向量,所述校准向量使得所述上行波束图样的测量误差和所述下行波束图样的测量误差最小;
12.一种波束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模块。
13.一种波束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当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计算机程序时,使得所述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指令。
15.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波束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为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用于表示第一标识与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波束是否具备波束互易性的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标识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波束的标识或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为比特位图,所述比特位图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波束是否具备波束互易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为数组,所述数组包括至少一个元素,所述至少一个元素分别用于表示所述终端设备中具备波束互易性的至少一个波束作为上行波束和作为下行波束的相似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为校准向量,所述校准向量使得所述上行波束图样的测量误差和所述下行波束图样的测量误差最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上行波束的波束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为所述网络设备,所述方法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为所述终端设备,所述方法还包括:
9.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岑,李新县,秦启波,彭金磷,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