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pH敏感的仿生药物脂质囊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pH敏感的仿生药物脂质囊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4823159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8 2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H敏感的仿生药物脂质囊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仿生药物脂质囊泡为由细胞膜囊泡和载药磷脂混合后进行自组装形成的载药脂质囊泡;所述载药磷脂由药物与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DSPE‑PEG)通过pH敏感的连接剂顺乌头酸酐连接得到。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仿生药物脂质囊泡具备出色的pH响应能力,能够精准地对肿瘤微环境的pH值变化作出响应,实现药物的肿瘤靶向性释放。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仿生药物脂质囊泡采用物理混合后超声自组装的方法进行制备,操作简便易行,对工艺条件的要求相对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材料,具体涉及一种ph敏感的仿生药物脂质囊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随着药物递送系统研究的发展,近年来细胞衍生纳米载体已经在仿生修饰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关注,人们将不同细胞膜涂覆于合成载体表面,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载体的生物相容性,而且不同细胞膜表面的特征蛋白可以赋予载体不同的性质,比如,红细胞膜可以将药物伪装并逃过机体内免疫系统,顺利通过免疫识别,从而延长了药物在血液中的循环时间,提升药物的给药效率。肿瘤细胞膜的同源靶向作用可以帮助提高药物的肿瘤靶向能力。免疫细胞膜赋予了纳米体系免疫调节功能。因此,它对于免疫逃逸、提高药物靶向性和生物相容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2、目前,仿生细胞膜修饰的纳米药物研究已经在抗肿瘤应用研究领域占据了重要一席。研究者们往往采用膜包裹、涂覆等手段,将细胞膜修饰于纳米材料或纳米颗粒外层,从而制备获得各种功能性纳米药物。膜修饰的多功能纳米平台通常由外层细胞膜和内核纳米材料构成,内核的纳米材料可以有金属或金属氧化物无机纳米颗粒、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有机合成材料等。这些材料通常自身具有某些功能,如光活性、氧化还原能力等,除此之外,他们也能通过化学偶联或者物理包封的方式,携带治疗药物,在经过外层细胞膜的涂覆后,最终形成多种功能相互协同的抗肿瘤纳米治疗平台。但是,在设计这些抗肿瘤纳米治疗平台时,内核的功能越多,其制备的复杂性和工艺的不稳定性也相继提高,并且药物包裹在内核中,释放行为亦会收到外部修饰材料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常见的细胞膜仿生药物载体内外层结构制备过程复杂的缺点,并提供一种ph敏感的仿生药物脂质囊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仿生药物脂质囊泡通过简单混合自组装,可实现对肿瘤微环境ph响应药物释放,提高运载效率的同时,也可以利用细胞膜实现不同功能。

2、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ph敏感的仿生药物脂质囊泡,所述仿生药物脂质囊泡为由细胞膜囊泡和载药磷脂混合后进行自组装形成的载药脂质囊泡;所述载药磷脂由药物与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dspe-peg)通过ph敏感的连接剂顺乌头酸酐连接得到。

4、作为上述第一方面的优选,所述药物为索图替尼(sotuletinib,blz-945)、喜树碱(cpt)或多西紫杉醇(dtx)。

5、作为上述第一方面的优选,所述细胞膜囊泡和载药磷脂混合时,细胞膜蛋白质量:药物质量为10:1到1:10。

6、作为上述第一方面的优选,所述细胞膜囊泡来源的细胞为4t1细胞、4t1/sirpα细胞或m1型巨噬细胞。

7、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如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载药脂质囊泡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8、s1、将细胞增殖培养后用tm缓冲溶液洗涤多次后悬浮于tm缓冲液中,再通过反复冻融对细胞进行裂解得到细胞破碎物,向裂解后的细胞破碎物中加入蔗糖溶液并通过离心初步分离细胞膜碎片和其他成分,取含有细胞膜碎片的上清液部分进一步进行高速离心,收集离心得到的沉淀并用pbs溶液洗涤和重悬,利用脂质体挤压器将重悬液多次过聚碳酸酯膜,获得均质化的细胞膜囊泡;

9、s2、将顺乌头酸酐溶于干燥二氯甲烷中并加入3~6倍摩尔当量的草酰氯,冰上充分反应后再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dmf)并于室温下反应1~2 h,反应结束后通过旋转蒸发去除溶剂和过量草酰氯,然后将得到的反应物溶于干燥二氯甲烷中,并加入0.2~0.5倍摩尔当量的药物和0.24~1.2倍摩尔当量的吡啶进行反应,反应完成后分离纯化得到中间产物;再将dspe-peg-nh2、2~5倍摩尔当量的中间产物和1~1.5倍摩尔当量的 4-二甲氨基吡啶(dmap)溶于干燥二甲基亚砜(dmso)中置于惰性气体保护下反应,反应完成后的反应液用去离子水透析纯化并冻干后得到载药磷脂;

10、s3、按照细胞膜蛋白质量:药物质量为10:1到1:10的配比,将所述细胞膜囊泡与所述载药磷脂进行混合,并在超声或者挤出辅助下进行自组装,得到载药脂质囊泡。

11、作为上述第二方面的优选,所述蔗糖溶液的浓度为0.45~0.55 m,加入量为细胞破碎物的0.8~1.2倍体积。

12、作为上述第二方面的优选,所述s2中,需在反应容器中将顺乌头酸酐溶于干燥二氯甲烷,然后将反应容器置于冰上边搅拌边加入草酰氯,冰上反应至无气泡产生后再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dmf)进行室温下反应。

13、作为上述第二方面的优选,所述s2中,将得到的反应物溶于干燥二氯甲烷中,并加入0.2~0.5倍当量的药物和0.24~1.2倍摩尔当量的吡啶进行反应过程中,需在室温下搅拌过夜,并用薄层色谱法监测反应程度,反应完成后向反应液中加入饱和氯化钾溶液终止反应,收集有机层并用硅胶柱层析法分离得到中间产物。

14、作为上述第二方面的优选,所述s2中,将dspe-peg-nh2、2~5倍摩尔当量的中间产物和1~1.5倍当量的 4-二甲氨基吡啶(dmap)溶于干燥二甲基亚砜(dmso)中后,需在氮气保护下于室温至36 ℃搅拌反应18~24小时,反应完成后的反应液用去离子水透析24~48小时,透析的截留分子量(mwco)为950~1050,收集透析袋中的溶液并冻干后得到载药磷脂。

15、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如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ph敏感的仿生药物脂质囊泡在制备肿瘤靶向中载药纳米平台中的应用。

16、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7、(1)本专利技术制备的ph敏感的仿生药物脂质囊泡中,巧妙地引入了顺乌头酸酐作为具有ph响应能力的连接剂,使得该囊泡在酸性环境下能够显著增强药物释放效果。因此这种仿生药物脂质囊泡具备出色的ph响应能力,能够精准地对肿瘤微环境的ph值变化作出响应,实现药物的控制释放。同时,该囊泡还具有良好的肿瘤靶向性,能够高效地将药物输送至肿瘤部位,发挥治疗作用。

18、(2)本专利技术的仿生药物脂质囊泡采用物理混合后在超声或者挤出辅助下自组装的方法进行制备,操作简便易行,对工艺条件的要求相对较低。此外,本专利技术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可以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将各种细胞膜与多种药物进行组装整合,满足多样化的应用需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H敏感的仿生药物脂质囊泡,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药物脂质囊泡为由细胞膜囊泡和载药磷脂混合后进行自组装形成的载药脂质囊泡;所述载药磷脂由药物与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DSPE-PEG通过pH敏感的连接剂顺乌头酸酐连接得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H敏感的仿生药物脂质囊泡,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为索图替尼、喜树碱或多西紫杉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H敏感的仿生药物脂质囊泡,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膜囊泡和载药磷脂混合时,细胞膜蛋白质量:药物质量为10:1到1:1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H敏感的仿生药物脂质囊泡,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膜囊泡来源的细胞为4T1细胞、4T1/SIRPα细胞或M1型巨噬细胞。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载药脂质囊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蔗糖溶液的浓度为0.45~0.55 M,加入量为细胞破碎物的0.8~1.2倍体积。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需在反应容器中将顺乌头酸酐溶于干燥二氯甲烷,然后将反应容器置于冰上边搅拌边加入草酰氯,冰上反应至无气泡产生后再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进行室温下反应。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将得到的反应物溶于干燥二氯甲烷中,并加入0.2~0.5倍当量的药物和0.24~1.2倍摩尔当量的吡啶进行反应过程中,需在室温下搅拌过夜,并用薄层色谱法监测反应程度,反应完成后向反应液中加入饱和氯化钾溶液终止反应,收集有机层并用硅胶柱层析法分离得到中间产物。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将DSPE-PEG-NH2、2~5倍摩尔当量的中间产物和1~1.5倍当量的 4-二甲氨基吡啶溶于干燥二甲基亚砜中后,需在氮气保护下于室温至36 ℃搅拌反应18~24小时,反应完成后的反应液用去离子水透析24~48小时,透析的截留分子量为950~1050,收集透析袋中的溶液并冻干后得到载药磷脂。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pH敏感的仿生药物脂质囊泡在制备肿瘤靶向中载药纳米平台中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h敏感的仿生药物脂质囊泡,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药物脂质囊泡为由细胞膜囊泡和载药磷脂混合后进行自组装形成的载药脂质囊泡;所述载药磷脂由药物与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dspe-peg通过ph敏感的连接剂顺乌头酸酐连接得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h敏感的仿生药物脂质囊泡,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为索图替尼、喜树碱或多西紫杉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h敏感的仿生药物脂质囊泡,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膜囊泡和载药磷脂混合时,细胞膜蛋白质量:药物质量为10:1到1:1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h敏感的仿生药物脂质囊泡,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膜囊泡来源的细胞为4t1细胞、4t1/sirpα细胞或m1型巨噬细胞。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载药脂质囊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蔗糖溶液的浓度为0.45~0.55 m,加入量为细胞破碎物的0.8~1.2倍体积。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启闻沈洁周蓉薛纪鹏毕京鲁马安娜刘紫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