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全自动的过鱼通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全自动的过鱼通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823057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8 2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鱼类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的过鱼通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头部管道,所述头部管道的外侧设置有扩充管,所述扩充管远离头部管道的一侧设置有尾部管道,所述扩充管的两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收纳管。通过将箱体与目标水域提前进行连通即可使鱼群提前适应目标水域,达到过水的效果,大幅提高鱼群的存活能力,同时本通道整体封闭无光,当承载鱼群的箱体与目标水域连通后本通道的单一路径也极大地提高了过鱼效率,且通过往复进行多段调整,自动完成对不同种类鱼群的释放,避免目前现有的通道大小固定,大体积鱼群与小体积鱼群同时释放导致小体积鱼群存活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鱼类运输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全自动的过鱼通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在水利工程与生态保护领域,全自动过鱼通道装置至关重要。其主要功能是在水利设施(如大坝、水闸等)阻断鱼类洄游路径时,为鱼类提供安全、高效的迁移通道,确保鱼类能顺利往返于不同水域,维持其种群繁衍与生态平衡,而在鱼类养殖项目中,通过过鱼通道进行鱼类的释放亦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该装置在河流生态修复与渔业资源保护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2、传统的过鱼通道装置存在诸多不足。适应性方面,通道尺寸通常固定,无法根据不同鱼类体型进行灵活调整,导致大小鱼群同时通过时,小鱼易受挤压、刮擦或被水流冲走,严重影响其生存与洄游成功率。此外,通道缺乏有效的杂物清理机制,水中砂石易在通道内堆积,阻碍鱼类通行,甚至划伤鱼体;同时,装置收纳不便,占地面积大,增加维护管理难度与成本,难以满足现代生态保护工程对过鱼设施高效、安全、便捷的要求,亟待改进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自动的过鱼通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全自动的过鱼通道装置,包括头部管道,所述头部管道的外侧设置有扩充管,所述扩充管远离头部管道的一侧设置有尾部管道,所述扩充管的两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收纳管,其中头部管道、扩充管和尾部管道之间通过收纳管进行连接,还包括:

5、调节系统,所述调节系统固定安装在头部管道的内部,其中调节系统绕头部管道的中心轴进行收缩扩张运动;

6、清理组件,所述清理组件分别固定安装在扩充管和尾部管道的内部;

7、其中头部管道、扩充管和尾部管道的管径设置为逐渐增大,且头部管道、扩充管和尾部管道为等长设置,所述收纳管设置为弹性橡胶波纹软管,所述收纳管的管径设置为逐渐增大。

8、优选的,所述调节系统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在头部管道靠近扩充管一侧的内表面,所述固定环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隔离管,所述隔离管与头部管道呈同一中心轴设置,且所述隔离管与头部管道之间存在环形空腔,所述隔离管远离固定环的一端固定连有封闭管,所述封闭管的外表面固定贴合在头部管道的内表面。

9、优选的,所述隔离管远离固定环的一端内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号连接板,所述一号连接板由柔性橡胶材料制成,其中一号连接板设置为扇形,所述一号连接板绕隔离管的中心轴固定间距设置有三个,相邻所述一号连接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二号连接板。

10、优选的,所述二号连接板由弹性橡胶材料制成,所述二号连接板设置为波纹状,所述一号连接板远离隔离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接管,所述插接管设置为弧形,所述插接管的两端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内固定连接有膨胀囊。

11、优选的,所述膨胀囊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插接杆,所述插接杆设置为弧形,所述插接杆的两端分别滑动插接在相邻所述插接管的插接槽内,其中插接杆与插接管组合成近圆环状,所述插接杆设在二号连接板的内侧。

12、优选的,所述隔离管远离固定环的一端外表面滑动套接有挤压环,所述挤压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挤压囊,所述挤压囊设置为管状,所述挤压囊远离挤压环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环的内侧表面,其中挤压囊设置在隔离管与头部管道之间的空腔中,所述头部管道的侧表面对称贯穿开设有滑槽,所述头部管道的外表面滑动套接有驱动环,所述驱动环通过滑槽与挤压环固定连接,所述挤压囊与膨胀囊连通。

13、优选的,所述封闭管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环,所述插接管远离固定环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外侧表面对称铰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远离安装板的一端滑动连接在定位环的内表面。

14、优选的,所述清理组件包括分离管,所述分离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在尾部管道远离扩充管的一端内表面,所述分离管靠近扩充管的一端外表面设置为倾斜状,其中分离管靠近扩充管的一端与尾部管道之间存在环形空腔,所述尾部管道的底部贯穿开设有收集槽,所述尾部管道的外表面固定扣合有收集盒,所述收集盒设置在收集槽的正外侧,其中所述扩充管上亦设置有清理组件,将头部管道、扩充管和尾部管道通过收纳管进行连接,并将头部管道与承载鱼群的箱体进行连接,接着将尾部管道整体没入目标水域中,再通过水泵将目标水域中的水抽至承载鱼群的箱体中,实现水质交换和连通,承载箱体的鱼群通过头部管道进入扩充管,并最终通过尾部管道进入到目标水域中完成鱼群的释放。

15、一种全自动的过鱼通道装置的使用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6、s1、根据使用所需长度准备不同数量的扩充管,并将扩充管通过收纳管与头部管道和尾部管道进行连接;

17、s2、将s1中准备完成的通道装置的头部管道与承载鱼群的箱体进行连接,并将尾部管道整体置入目标水域中,初始时慢速抽水,并逐渐提高抽水速度;

18、s3、通过抽水泵将目标水域中的水抽至承载鱼群的箱体中进行水质交换,并通过本通道装置将承载鱼群的箱体与目标水域连通;

19、s4、通过间歇移动驱动环调节头部管道的内部通过空腔大小,进行分阶段式的鱼群释放,直至鱼群释放完成;

20、s5、将头部管道、扩充管和尾部管道之间进行层层叠放扣合完成收纳。

21、(三)有益效果

2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自动的过鱼通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3、(一)、本过鱼通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通过将箱体与目标水域提前进行连通即可使鱼群提前适应目标水域,达到过水的效果,大幅提高鱼群的存活能力,同时本通道整体封闭无光,当承载鱼群的箱体与目标水域连通后本通道的单一路径也极大地提高了过鱼效率,同时移动驱动环时即会促使挤压环对挤压囊进行挤压,进而促使挤压囊的内部空腔压力增大,并将其内部气压输送至膨胀囊内,膨胀囊受到气压作用开始膨胀,即会对插接杆进行挤压,从而促使插接杆与插接管之间开始做扩张运动,进而实现调节插接管和插接杆的内孔径大小,从而对承载鱼群的箱体中的鱼群进行分类释放,初始时插接管与插接杆的内孔径大小只允许小体积鱼群通过,当小体积鱼群通过后移动驱动环扩大插接管与插接杆的内孔径,提高通过鱼群的体积,以此往复进行多段调整,自动完成对不同种类鱼群的释放,避免目前现有的通道大小固定,大体积鱼群与小体积鱼群同时释放导致小体积鱼群存活困难的问题。

24、(二)、本过鱼通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当插接管与插接杆之间进行扩张时会对一号连接板进行挤压,促使一号连接板进行挤压形变,而由于插接管与插接杆之间为环形扩张,进而通过设置二号连接板并利用二号连接板的强形变优势使得插接管与插接杆之间的形变更加稳定,不仅大幅提高一号连接板的使用寿命,同时也能通过一号连接板和二号连接板之间的封闭效果避免鱼群通过插接管和插接杆的外侧进行释放造成混放,大幅提高本通道装置的适用性,而插接管与插接杆之间进行扩张时会带动安装板同步向外侧移动,进而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的过鱼通道装置,包括头部管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管道(1)的外侧设置有扩充管(2),所述扩充管(2)远离头部管道(1)的一侧设置有尾部管道(3),所述扩充管(2)的两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收纳管(4),其中头部管道(1)、扩充管(2)和尾部管道(3)之间通过收纳管(4)进行连接,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的过鱼通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系统(5)包括固定环(51),所述固定环(5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在头部管道(1)靠近扩充管(2)一侧的内表面,所述固定环(5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隔离管(52),所述隔离管(52)与头部管道(1)呈同一中心轴设置,且所述隔离管(52)与头部管道(1)之间存在环形空腔,所述隔离管(52)远离固定环(51)的一端固定连有封闭管(53),所述封闭管(53)的外表面固定贴合在头部管道(1)的内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的过鱼通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管(52)远离固定环(51)的一端内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号连接板(54),所述一号连接板(54)由柔性橡胶材料制成,其中一号连接板(54)设置为扇形,所述一号连接板(54)绕隔离管(52)的中心轴固定间距设置有三个,相邻所述一号连接板(54)之间固定连接有二号连接板(5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的过鱼通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连接板(55)由弹性橡胶材料制成,所述二号连接板(55)设置为波纹状,所述一号连接板(54)远离隔离管(5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接管(56),所述插接管(56)设置为弧形,所述插接管(56)的两端开设有插接槽(57),所述插接槽(57)内固定连接有膨胀囊(5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的过鱼通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囊(5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插接杆(59),所述插接杆(59)设置为弧形,所述插接杆(59)的两端分别滑动插接在相邻所述插接管(56)的插接槽(57)内,其中插接杆(59)与插接管(56)组合成近圆环状,所述插接杆(59)设在二号连接板(55)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的过鱼通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管(52)远离固定环(51)的一端外表面滑动套接有挤压环(510),所述挤压环(51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挤压囊(511),所述挤压囊(511)设置为管状,所述挤压囊(511)远离挤压环(51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环(51)的内侧表面,其中挤压囊(511)设置在隔离管(52)与头部管道(1)之间的空腔中,所述头部管道(1)的侧表面对称贯穿开设有滑槽(512),所述头部管道(1)的外表面滑动套接有驱动环(513),所述驱动环(513)通过滑槽(512)与挤压环(510)固定连接,所述挤压囊(511)与膨胀囊(58)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的过鱼通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管(53)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环(514),所述插接管(56)远离固定环(51)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515),所述安装板(515)的外侧表面对称铰接有定位杆(516),所述定位杆(516)远离安装板(515)的一端滑动连接在定位环(514)的内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的过鱼通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组件(6)包括分离管(61),所述分离管(6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在尾部管道(3)远离扩充管(2)的一端内表面,所述分离管(61)靠近扩充管(2)的一端外表面设置为倾斜状,其中分离管(61)靠近扩充管(2)的一端与尾部管道(3)之间存在环形空腔,所述尾部管道(3)的底部贯穿开设有收集槽(62),所述尾部管道(3)的外表面固定扣合有收集盒(63),所述收集盒(63)设置在收集槽(62)的正外侧,其中所述扩充管(2)上亦设置有清理组件(6)。

9.一种全自动的过鱼通道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的过鱼通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的过鱼通道装置,包括头部管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管道(1)的外侧设置有扩充管(2),所述扩充管(2)远离头部管道(1)的一侧设置有尾部管道(3),所述扩充管(2)的两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收纳管(4),其中头部管道(1)、扩充管(2)和尾部管道(3)之间通过收纳管(4)进行连接,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的过鱼通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系统(5)包括固定环(51),所述固定环(5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在头部管道(1)靠近扩充管(2)一侧的内表面,所述固定环(5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隔离管(52),所述隔离管(52)与头部管道(1)呈同一中心轴设置,且所述隔离管(52)与头部管道(1)之间存在环形空腔,所述隔离管(52)远离固定环(51)的一端固定连有封闭管(53),所述封闭管(53)的外表面固定贴合在头部管道(1)的内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的过鱼通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管(52)远离固定环(51)的一端内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号连接板(54),所述一号连接板(54)由柔性橡胶材料制成,其中一号连接板(54)设置为扇形,所述一号连接板(54)绕隔离管(52)的中心轴固定间距设置有三个,相邻所述一号连接板(54)之间固定连接有二号连接板(5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的过鱼通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连接板(55)由弹性橡胶材料制成,所述二号连接板(55)设置为波纹状,所述一号连接板(54)远离隔离管(5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接管(56),所述插接管(56)设置为弧形,所述插接管(56)的两端开设有插接槽(57),所述插接槽(57)内固定连接有膨胀囊(5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的过鱼通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囊(5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插接杆(59),所述插接杆(59)设置为弧形,所述插接杆(59)的两端分别滑动插接在相邻所述插接管(56)的插接槽(5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东亚谭奇林刘飞金弈董磊华韩小杰马世军张志广王猛张金燕常毅王龙高杜鹏宇陈冬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