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环形垫片模内切注塑模具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环形垫片模内切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81894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8 2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环形垫片模内切注塑模具,包括可拆卸的上模和底模,所述底模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上模内插接有模芯;所述模芯包括与上模内壁贴合且底部敞开的缸体,缸体的顶部通过连接柱连接有驱动机构;缸体内弹性滑动设置有活动柱,活动柱的底部固定密封安装有引料盘,引料盘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与凹槽共轴并呈上大下小的圆台状的隔热圆台。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膜内实现对成型片的冲切,将多余的废料切除后即可形成环形垫片,其内壁光滑没有毛边;切除毛边的操作是在模内利用模芯巧妙的结构设计实现,无需采用脱离模具后的去除方式,以避免增加设备投入造成成本增加和增加操纵工序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具体涉及一种环形垫片模内切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1、塑料垫片作为一种多功能工业材料,起到隔热保温、抗腐蚀、绝缘阻燃、减震缓冲、密封等多种功能,并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电子电器、建筑工程以及化工等领域中。其形状多为环形结构,在制作塑料环形垫片时,现有技术中是通过注塑的方式。

2、如申请号为cn202111635361.x,公开(公告)号为cn114523621a,名称为“一种汽车减震用垫片生产模具”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通过输料管将注塑材料通入注塑管的内腔,注塑材料经注塑孔进入注塑槽的内腔,待注塑槽内腔填满后经连接槽流入成型槽的内腔,直至所有成型槽的内腔均被注塑材料填满,冷却后,驱动电机工作通过相邻两个传动齿轮之间的啮合传动使多个转动块同步转动而与产品之间分离,最后启动并收缩上模组件上端的电动推杆,使得上模组件与下模组件分离,此时注塑孔内腔凝固的产品被拉断,并确保注塑槽内腔成型的产品呈环形。

3、本申请人在实际的制作过程中发现,对于环形垫片的注塑成型,是通过熔融的塑料以环抱圆柱体的方式流动成型,圆柱体的直径即为环形垫片的内径,但是当模具内温度低或者排气不当时,环形垫片的内壁与圆柱体之间极易产生毛边,当将环形垫片套设在柱体上时,环形垫片内壁毛边的存在会造成环形垫片与柱体之间的密封性较差等一系列问题,为此现有技术中解决的办法是在注塑完成后再将环形垫片去除,并通过专门的冲孔设备或者裁切设备将环形垫片内壁的毛边去除,这种去除方式会增加冲孔设备投入造成成本增加、以及增加操作工序而降低工作效率。为此,如何能够在不增加专门的冲孔设备或者裁切设备的基础上,实现环形垫片在完成注塑取出后其内壁不产生毛边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形垫片模内切注塑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形垫片模内切注塑模具,包括可拆卸的上模和底模,所述底模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上模内插接有模芯;

3、所述模芯包括与上模内壁贴合且底部敞开的缸体,所述缸体的顶部通过连接柱连接有驱动机构;

4、所述缸体内弹性滑动设置有活动柱,所述活动柱的底部固定密封安装有引料盘,所述引料盘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与凹槽共轴并呈上大下小的圆台状的隔热圆台,所述隔热圆台插入凹槽并与凹槽的顶口密封抵接;

5、所述缸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环刀,所述引料盘的顶部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引料盘的外周面开设有与容纳槽连通的多个注入孔,所述活动柱上开设有与容纳槽连通供熔融塑料流通的输送通道,所述输送通道内滑动插接有注塑管,熔融塑料通过注塑管进入输送通道后再经过多个注入孔流入上模与底模之间并环抱隔热圆台形成成型片,成型片冷却后驱动机构带动缸体下移以使环刀冲切成型片形成环形垫片。

6、上述的环形垫片模内切注塑模具,所述引料盘位于环刀下方,所述环刀与引料盘的外周面抵接以使环刀下移冲切成型片的过程中经过引料盘以使粘附在注入孔端口以及粘附在引料盘外周面上的凝固塑料刮除。

7、上述的环形垫片模内切注塑模具,所述活动柱与缸体滑动密封插接,所述注塑管与输送通道滑动密封插接,以使所述活动柱与缸体之间形成密封腔,所述缸体内开设有周向布置的多个通气孔,所述通气孔的一端与密封腔连通、另一端与缸体的下方连通并固定连接有橡胶吸盘,所述缸体上安装有与密封腔连通的单向排气阀,所述环刀冲切成型片的过程中橡胶吸盘挤压并吸附成型片,冲切完成后所述缸体带动吸附有环形垫片的橡胶吸盘上移以使环形垫片移出模具。

8、上述的环形垫片模内切注塑模具,所述成型片被冲切后形成环形垫片和废料,基于所述活动柱与缸体滑动密封插接以及橡胶吸盘与环形垫片的吸附,使得冲切完成后所述缸体上移时活动柱无法从缸体内弹性滑出而是与缸体同步上移,进而使得环形垫片、废料以及插接再两者之间的环刀同步跟随缸体上移以使冲切时产生的碎屑不会掉落至模具内。

9、上述的环形垫片模内切注塑模具,所述隔热圆台上插接有周向布置的多个弹性伸缩件,初始状态下所述弹性伸缩件位于凹槽内,所述缸体带动隔热圆台上移时弹性伸缩件弹出以支撑冲切出的废料,防止废料在上移的过程中下落而与环刀分离。

10、上述的环形垫片模内切注塑模具,所述弹性伸缩件包括滑动插接的支撑帽和滑动塞,所述支撑帽和滑动塞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滑动塞与隔热圆台滑动插接,所述缸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与多个滑动塞一一对应插接的多个固定杆,基于所述固定杆与滑动塞的插接以将滑动塞限位在特定位置,初始状态下多个所述支撑帽的外接圆落在斜杆内以使多个弹性伸缩件能够不与凹槽接触的插入凹槽内。

11、上述的环形垫片模内切注塑模具,所述缸体带动多个固定杆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多个固定杆推动对应的滑动塞向外滑动以使多个支撑帽与凹槽的内壁弹性抵接,所述缸体上移时基于活动柱与缸体的相对位置不变使得固定杆与滑动塞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变以使多个所述支撑帽从凹槽中移出时能向外弹性滑出至废料的下方对废料支撑。

12、上述的环形垫片模内切注塑模具,所述环形垫片和废料移出模具后,打开单向排气阀以使外部气体进入密封腔内,使得环形垫片从橡胶吸盘上脱离、活动柱从缸体内弹性滑动,所述活动柱从缸体内弹性滑出的过程中固定杆拉动滑动塞向内滑动以使支撑帽复位与废料错开,进而使废料从隔热圆台下方脱离。

13、上述的环形垫片模内切注塑模具,所述固定杆包括一体设置的垂杆和斜杆,所述斜杆位于垂杆下方,所述滑动塞上开设有能供斜杆和垂杆插入的贯穿孔,基于所述斜杆的倾斜设置使得斜杆垂向移动时带动滑动塞水平移动。

14、上述的环形垫片模内切注塑模具,所述固定杆与容纳槽错开以使固定杆不与熔融塑料接触。

15、有益效果

16、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环形垫片模内切注塑模具,在注入熔融塑料时通过溢料工艺形成内径比环形垫片小的成型片,之后利用模芯的自身结构,能够在膜内实现对成型片的冲切,将多余的废料切除后即可形成环形垫片,此时环形垫片的内壁光滑没有毛边,当取出时即为去除毛边后的环形垫片;同时切除毛边的操作是在模内利用模芯巧妙的结构设计实现,无需采用脱离模具后的去除方式,以避免增加设备投入造成成本增加和增加操纵工序影响工作效率,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17、2、本专利技术中,由于熔融塑料经过多个注入孔流出,使得熔融塑料能够多方位的注入成型腔内,从而减少熔融塑料在成型腔内的流动时间,以提高成型片成型的速度和均匀性,但是流出的过程中熔融塑料会粘附在注入孔的端口和引料盘的外周面上,当完成注塑后,粘附在注入孔的端口和引料盘外周面上的塑料容易凝固成型,影响下次熔融塑料流动的稳定性。而本专利技术中,恰好利用缸体带动环刀向下冲切成型片的动作,使得环刀巧妙的将粘附在注入孔端口以及粘附在引料盘外周面上的凝固塑料刮除,可见环刀在冲切成型片的过程中产生了意料之外的技术效果;

18、3、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模芯结构的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形垫片模内切注塑模具,包括可拆卸的上模和底模(1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15)顶部开设有凹槽(1501),所述上模内插接有模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垫片模内切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料盘(3)位于环刀(11)下方,所述环刀(11)与引料盘(3)的外周面抵接以使环刀(11)下移冲切成型片(9)的过程中经过引料盘(3)以使粘附在注入孔(302)端口以及粘附在引料盘(3)外周面上的凝固塑料刮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垫片模内切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柱(2)与缸体(1)滑动密封插接,所述注塑管(13)与输送通道(201)滑动密封插接,以使所述活动柱(2)与缸体(1)之间形成密封腔(101),所述缸体(1)内开设有周向布置的多个通气孔(102),所述通气孔(102)的一端与密封腔(101)连通、另一端与缸体(1)的下方连通并固定连接有橡胶吸盘(10),所述缸体(1)上安装有与密封腔(101)连通的单向排气阀,所述环刀(11)冲切成型片(9)的过程中橡胶吸盘(10)挤压并吸附成型片(9),冲切完成后所述缸体(1)带动吸附有环形垫片的橡胶吸盘(10)上移以使环形垫片移出模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形垫片模内切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片(9)被冲切后形成环形垫片和废料,基于所述活动柱(2)与缸体(1)滑动密封插接以及橡胶吸盘(10)与环形垫片的吸附,使得冲切完成后所述缸体(1)上移时活动柱(2)无法从缸体(1)内弹性滑出而是与缸体(1)同步上移,进而使得环形垫片、废料以及插接再两者之间的环刀(11)同步跟随缸体(1)上移以使冲切时产生的碎屑不会掉落至模具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形垫片模内切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圆台(4)上插接有周向布置的多个弹性伸缩件,初始状态下所述弹性伸缩件位于凹槽(1501)内,所述缸体(1)带动隔热圆台(4)上移时弹性伸缩件弹出以支撑冲切出的废料,防止废料在上移的过程中下落而与环刀(11)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形垫片模内切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伸缩件包括滑动插接的支撑帽(7)和滑动塞(6),所述支撑帽(7)和滑动塞(6)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8),滑动塞(6)与隔热圆台(4)滑动插接,所述缸体(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与多个滑动塞(6)一一对应插接的多个固定杆(5),基于所述固定杆(5)与滑动塞(6)的插接以将滑动塞(6)限位在特定位置,初始状态下多个所述支撑帽(7)的外接圆落在斜杆(501)内以使多个弹性伸缩件能够不与凹槽(1501)接触的插入凹槽(1501)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形垫片模内切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带动多个固定杆(5)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多个固定杆(5)推动对应的滑动塞(6)向外滑动以使多个支撑帽(7)与凹槽(1501)的内壁弹性抵接,所述缸体(1)上移时基于活动柱(2)与缸体(1)的相对位置不变使得固定杆(5)与滑动塞(6)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变以使多个所述支撑帽(7)从凹槽(1501)中移出时能向外弹性滑出至废料的下方对废料支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环形垫片模内切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垫片和废料移出模具后,打开单向排气阀以使外部气体进入密封腔(101)内,使得环形垫片从橡胶吸盘(10)上脱离、活动柱(2)从缸体(1)内弹性滑动,所述活动柱(2)从缸体(1)内弹性滑出的过程中固定杆(5)拉动滑动塞(6)向内滑动以使支撑帽(7)复位与废料错开,进而使废料从隔热圆台(4)下方脱离。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形垫片模内切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5)包括一体设置的垂杆和斜杆(501),所述斜杆(501)位于垂杆下方,所述滑动塞(6)上开设有能供斜杆(501)和垂杆插入的贯穿孔(601),基于所述斜杆(501)的倾斜设置使得斜杆(501)垂向移动时带动滑动塞(6)水平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形垫片模内切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5)与容纳槽(301)错开以使固定杆(5)不与熔融塑料接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形垫片模内切注塑模具,包括可拆卸的上模和底模(1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15)顶部开设有凹槽(1501),所述上模内插接有模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垫片模内切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料盘(3)位于环刀(11)下方,所述环刀(11)与引料盘(3)的外周面抵接以使环刀(11)下移冲切成型片(9)的过程中经过引料盘(3)以使粘附在注入孔(302)端口以及粘附在引料盘(3)外周面上的凝固塑料刮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垫片模内切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柱(2)与缸体(1)滑动密封插接,所述注塑管(13)与输送通道(201)滑动密封插接,以使所述活动柱(2)与缸体(1)之间形成密封腔(101),所述缸体(1)内开设有周向布置的多个通气孔(102),所述通气孔(102)的一端与密封腔(101)连通、另一端与缸体(1)的下方连通并固定连接有橡胶吸盘(10),所述缸体(1)上安装有与密封腔(101)连通的单向排气阀,所述环刀(11)冲切成型片(9)的过程中橡胶吸盘(10)挤压并吸附成型片(9),冲切完成后所述缸体(1)带动吸附有环形垫片的橡胶吸盘(10)上移以使环形垫片移出模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形垫片模内切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片(9)被冲切后形成环形垫片和废料,基于所述活动柱(2)与缸体(1)滑动密封插接以及橡胶吸盘(10)与环形垫片的吸附,使得冲切完成后所述缸体(1)上移时活动柱(2)无法从缸体(1)内弹性滑出而是与缸体(1)同步上移,进而使得环形垫片、废料以及插接再两者之间的环刀(11)同步跟随缸体(1)上移以使冲切时产生的碎屑不会掉落至模具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形垫片模内切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圆台(4)上插接有周向布置的多个弹性伸缩件,初始状态下所述弹性伸缩件位于凹槽(1501)内,所述缸体(1)带动隔热圆台(4)上移时弹性伸缩件弹出以支撑冲切出的废料,防止废料在上移的过程中下落而与环刀(11)分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工业园区联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