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肌激动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1、肌激动器由andresen于1908年设计,所以也称为andresen矫治器,随后,在长期的临床应用过程中又经过不断的改良和完善,主要用于矫治青春发育高峰期安氏ⅱ类错颌。肌激动器在前移下颌的同时控制牙萌出,从而调节上下颌骨的矢状关系。肌激动器还可用于治疗安氏ⅲ类2分类、安氏ⅲ类以及开颌畸形,但不适用于安氏ⅰ类牙列拥挤及上颌前突病例。
2、现有肌激动器的主体为一块塑料基托,无特定的固位装置,也无产生机械力的加力装置。基托的上颌部分可覆盖整个上腭(也可以不覆盖),末端到达第一恒磨牙的远中;下颌部分可以向下延伸至口底,后牙部分达到下颌磨牙舌面的远中。上、下颌部分的基托相连,在前牙区形成下切牙塑胶帽,引导下颌前移,且阻碍下切牙垂直萌出。下切牙塑胶帽对下切牙的包裹程度决定了其移动方式,塑胶帽包裹程度若超过下切牙牙冠长度的1/3,可防止肌激动器造成的下前牙唇向倾斜;若包裹程度不足下切牙牙冠的1/3,可导致矫治后下前牙唇向倾斜。
3、为进一步加强对上前牙的控制,传统肌激动器还会使用直径0.9-1.0mm硬不锈钢丝弯制成普通的双曲唇弓。该唇弓可将肌肉的矫治力传导至上前牙,如果上前牙腭侧牙槽部分的基托被调磨缓冲,上前牙在唇弓的影响下将向腭侧倾斜移动。
4、现有的肌激动器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1)制作石膏模型;
6、(2)绘制唇弓和颚弓导线;
7、(3)使用蜡形留出下颌牙齿生长空间;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肌激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颌部分、下颌部分,所述上颌部分、下颌部分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上颌部分、下颌部分以及连接部一体制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肌激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颌部分包括与上前牙或整个上颌牙列一一对应的临床牙冠A,所述下颌部分包括与下前牙或整个下颌牙列一一对应的临床牙冠B;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肌激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颌部分包括与上前牙或整个上颌牙列一一对应的临床牙冠A,所述下颌部分包括与下前牙或整个下颌牙列一一对应的临床牙冠B;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肌激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应力分散结构,所述应力分散结构为以下三种方式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肌激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整体结构,连接部的底部连接与下颌前牙对应的临床牙冠B顶部、与下颌后牙对应的临床牙冠B咬合面,连接部的顶部连接部分上颌前牙临床牙冠A的底部、上颌后牙临床牙冠A的咬合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肌激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颌部分与下颌部分处于能够使上颌牙列切缘与下颌牙列切缘方向正对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肌激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颌部分与下颌部分处于使下颌整体前移预定距离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肌激动器,其特征在于,与尖牙对应的临床牙冠A、临床牙冠B设有用于固位的矩形附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肌激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颌部分、下颌部分以及连接部的材质均为树脂,优选为柔性树脂。
10.适用于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肌激动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方法为3D打印、铸造、热压或注塑。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包括以下依次执行的步骤: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重构患者口腔的数字化三维模型包括增加牙齿移动的正畸矫治数字化排牙设计。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患者口腔数据为CBCT和/或口腔扫描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对上颌部分、连接部分、下颌部分之间的连接区域进行平滑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肌激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颌部分、下颌部分,所述上颌部分、下颌部分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上颌部分、下颌部分以及连接部一体制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肌激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颌部分包括与上前牙或整个上颌牙列一一对应的临床牙冠a,所述下颌部分包括与下前牙或整个下颌牙列一一对应的临床牙冠b;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肌激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颌部分包括与上前牙或整个上颌牙列一一对应的临床牙冠a,所述下颌部分包括与下前牙或整个下颌牙列一一对应的临床牙冠b;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肌激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应力分散结构,所述应力分散结构为以下三种方式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肌激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整体结构,连接部的底部连接与下颌前牙对应的临床牙冠b顶部、与下颌后牙对应的临床牙冠b咬合面,连接部的顶部连接部分上颌前牙临床牙冠a的底部、上颌后牙临床牙冠a的咬合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肌激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颌部分与下颌部分处于能够使上颌牙列切缘与下颌牙列切缘方向正对的位置,上颌牙列与下...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