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堆腔注水流道结构及反应堆厂房制造技术_技高网

堆腔注水流道结构及反应堆厂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81815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8 2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堆腔注水流道结构及反应堆厂房,能够降低堆腔注水流道结构的设计及维护难度,提高堆腔注水流道结构的可靠性。该堆腔注水流道结构包括环形主屏蔽墙(1)、注水流道(2)和防跌落格栅组件。注水流道(2)开设在环形主屏蔽墙(1)内部,用于连通反应堆堆腔和反应堆堆坑。防跌落格栅组件包括防跌落格栅(3)、驱动部件和检测控制部件。防跌落格栅(3)设置在注水流道(2)的上端开口处。驱动部件与防跌落格栅(3)连接。检测控制部件与驱动部件电连接,用于检测环形主屏蔽墙(1)的顶面是否有冷却水,并根据检测结果控制驱动部件动作,以使防跌落格栅(3)打开或关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核电,具体涉及一种堆腔注水流道结构及反应堆厂房


技术介绍

1、

2、在核电厂中,出现严重事故后需要将安注箱中的冷却水注入到反应堆堆腔内,并导入至反应堆堆坑中,以导出反应堆堆芯熔融物的热量,避免压力容器被熔穿。

3、目前已建成及在建的反应堆厂房内用于反应堆堆坑注入的技术多采用工艺管线,工艺管线在反应堆内部连通安注箱和反应堆堆坑,导致工艺管线设计复杂,且工艺管线涉及工期内检修、易损件(例如阀门等)更换等系统性综合性问题,全寿期内运维难度大,可靠性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堆腔注水流道结构及反应堆厂房,能够降低堆腔注水流道结构的设计及维护难度,提高堆腔注水流道结构的可靠性。

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堆腔注水流道结构,堆腔注水流道结构包括环形主屏蔽墙、注水流道和防跌落格栅组件。环形主屏蔽墙位于安全壳内的反应堆堆腔和反应堆堆坑之间。注水流道开设在所述环形主屏蔽墙内部,用于连通所述反应堆堆腔和所述反应堆堆坑,以使流入所述反应堆堆腔中的冷却水能够通过所述注水流道流入所述反应堆堆坑中。防跌落格栅组件包括防跌落格栅、驱动部件和检测控制部件。所述防跌落格栅设置在所述注水流道的上端开口处,所述防跌落格栅的开闭能够控制所述反应堆堆腔中的冷却水是否流入所述注水流道中。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防跌落格栅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防跌落格栅打开或关闭。所述检测控制部件与所述驱动部件电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环形主屏蔽墙的顶面是否有冷却水,并根据检测结果控制所述驱动部件动作,以使所述防跌落格栅打开或关闭。

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跌落格栅的顶面与所述环形主屏蔽墙的顶面相平,所述环形主屏蔽墙的顶面开设有引水槽,所述引水槽靠近所述防跌落格栅。所述检测控制部件包括浮力件和位置检测开关。浮力件设置在所述引水槽内,能够跟随所述引水槽内的水位升降。位置检测开关,设置在所述引水槽内,且与所述驱动部件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浮力件的位置变化检测所述环形主屏蔽墙的顶面是否有冷却水,并根据检测结果控制所述驱动部件动作。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跌落格栅铰接在所述注水流道的上端开口处。所述防跌落格栅组件还包括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防跌落格栅的底部抵接,另一端与所述注水流道的内壁抵接,用于在所述防跌落格栅上方无冷却水时,使所述防跌落格栅保持关闭状态。在所述防跌落格栅上的冷却水的水位达到预设水位时,冷却水的重力使所述支撑弹簧压缩,从而使关闭的所述防跌落格栅打开。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注水流道的下端开口处设置有挡风板,所述挡风板铰接在所述反应堆堆坑的内壁上。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风板的材质采用包含不锈钢或铅的合金。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注水流道的形状为l形。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注水流道包括相互连通的竖直段和倾斜段;所述竖直段位于所述倾斜段的上方,所述竖直段的上端与所述反应堆堆腔连通,所述倾斜段的底端与所述反应堆堆坑连通。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注水流道的底端位于所述反应堆堆坑的底部。

10、由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堆腔注水流道结构,通过在环形主屏蔽墙内部开设注水流道,可以连通反应堆堆腔和反应堆堆坑,在发生安全事故例如意外失水事故的情况下,可以使反应堆堆腔中的冷却水流入反应堆堆坑中,以对反应堆堆坑中的压力容器进行降温,提高压力容器的安全性。相比于现有技术中设置在反应堆厂房内部空间中的工艺管线,注水流道直接形成在环形主屏蔽墙中,减小了注水流道的设计难度,并使注水流道不占用反应堆厂房内的内部空间;注水流道需进行维护的地方较少,且不涉及阀门等易损件的更换,因此注水流道的可靠性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免维护,从而减少工作人员的维护工作量,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进一步的,通过设置防跌落格栅、驱动部件和检测控制部件,并使检测控制部件检测环形主屏蔽墙的顶面是否有冷却水后,根据检测结果控制驱动部件动作,以使防跌落格栅打开或关闭,因此可以根据环形主屏蔽墙的顶面是否有冷却水实现防跌落格栅的自动打开和关闭,进一步降低工作人员对防跌落格栅操作时的劳动强度;并可以在冷却水刚开始注入反应堆堆腔时就联动打开防跌落格栅,提高了防跌落格栅打开的及时性。

11、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反应堆厂房,反应堆厂房包括安全壳、第一方面中的堆腔注水流道结构、压力容器和堆腔注水系统。堆腔注水流道结构位于所述安全壳内。压力容器设置在反应堆堆坑内。堆腔注水系统设置在所述安全壳内环形主屏蔽墙的上方,用于在发生安全事故的情况下向反应堆堆腔注入冷却水。反应堆堆腔中的冷却水通过注水流道流入反应堆堆坑内,以对所述压力容器进行降温。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堆腔注水流道结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堆腔注水流道结构围绕所述压力容器的轴线设置。

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反应堆厂房具有和上述堆腔注水流道结构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堆腔注水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腔注水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跌落格栅(3)的顶面与所述环形主屏蔽墙(1)的顶面相平,所述环形主屏蔽墙(1)的顶面开设有引水槽(5),所述引水槽(5)靠近所述防跌落格栅(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堆腔注水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跌落格栅(3)铰接在所述注水流道(2)的上端开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堆腔注水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流道(2)的下端开口处设置有挡风板(4),所述挡风板(4)铰接在所述反应堆堆坑的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堆腔注水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4)的材质采用包含不锈钢或铅的合金。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堆腔注水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流道(2)的形状为L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堆腔注水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堆腔注水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流道(2)的底端位于所述反应堆堆坑的底部。

9.一种反应堆厂房,其特征在于,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反应堆厂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堆腔注水流道结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堆腔注水流道结构围绕所述压力容器的轴线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堆腔注水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腔注水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跌落格栅(3)的顶面与所述环形主屏蔽墙(1)的顶面相平,所述环形主屏蔽墙(1)的顶面开设有引水槽(5),所述引水槽(5)靠近所述防跌落格栅(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堆腔注水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跌落格栅(3)铰接在所述注水流道(2)的上端开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堆腔注水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流道(2)的下端开口处设置有挡风板(4),所述挡风板(4)铰接在所述反应堆堆坑的内壁上。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贝晨白冰鹤谷振杰王振中薛静吴巧英苏锦成褚松良郝冬樊彦芳贾小攀赵晓山王广飞陈丹陆松黄晨李杰朱芸芸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