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火电机组电负荷保供能力的评估方法及分析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火电机组电负荷保供能力的评估方法及分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81778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8 2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火电机组电负荷保供能力的评估方法及分析系统,属于电力保障能力评估技术领域,基于电厂机组实际运行上报数据,构建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各指标的主观权重及精确的专家系数范围,采用线性加权法对各指标的客观权重进行修正,获得更加合理的综合权重;为准确评估火电机组电负荷保供能力奠定基础;利用各指标的综合权重通过逐级递推确定出火电机组电负荷的基础保供能力;为准确评估火电机组电负荷保供能力提供了数理依据;结合灵活性改造层对火电机组电负荷的基础保供能力进行修正,最终获得火电机组电负荷实际保供能力,实现准确评估火电机组电负荷保供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保障能力评估,特别是涉及到一种火电机组电负荷保供能力的评估方法及分析系统


技术介绍

1、目前,虽然我国电力保障供应能力良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但在调峰期间,电力保供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极端高温下,风电的发电能力可能会明显减少,而太阳能发电在夜间无法供电,这使得在用电高峰期依赖新能源的保供能力受到限制。此外,煤炭产能的降低以及国际市场价格的波动也对火电企业的保供能力造成了压力。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影响了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截至目前,电厂保供能力评估当前仍面临一系列问题,包括数据不准确或不足、模型和方法单一、应急预案不足以及维护和检修计划的不合理等问题,尤其缺乏对火电机组电负荷保供能力的定量评估及评价机制,主要表现为针对火电机组的评估指标体系没有建立,指标体系的权重没有涉及,进一步地火电机组的电负荷保供能力的评估方法还没有确定。这些因素和存在问题均会导致对火电机组电负荷保供能力的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影响,电网及火电机组上级管理部门无法对机组保供能力的变化实施有效的监控进而提出调整应对措施,由此可能危及到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

3、目前还没有给出如何确定更加合理的专家系数的方法。此外现有方法还无法单纯依据基础指标数据对机组保供能力的性能进行直接评价,即便算出各指标权重,也只能获得基础保供能力,没有考虑锅炉侧、汽轮机侧和发电机侧及控制系统侧等灵活性改造对机组保供能力的影响。

4、因此现有技术当中亟需要一种新型的技术方案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火电机组电负荷保供能力的评估方法及分析系统,用于解决无法准确评估火电机组电负荷保供能力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火电机组电负荷保供能力的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s1、基于电厂机组实际运行上报数据,构建三级评价指标体系;

4、s2、依据电厂实际的上报运行及检修数据,对s1构建的三级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后依据熵权法确定出完全基于电厂机组数据的各指标的客观权重;

5、s3、建立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由专家进行同一层次的各因素s1、s2、…sn对上一层中某一因素ei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并对相对重要程度给出一个比例标度,从而构建判断矩阵;再依据层次分析方法确定各指标的主观权重及专家系数;

6、s4、利用s3获得的各指标的主观权重及专家系数,采用线性加权法对s2获得的各指标的客观权重进行修正,获得各指标的综合权重;

7、s5、利用s4获得的各指标的综合权重将下级指标数据推演计算获得上级指标数据;通过逐级递推确定出火电机组电负荷的基础保供能力;

8、s6、结合灵活性改造层面的影响,对s5获得的火电机组电负荷的基础保供能力进行修正,最终获得火电机组电负荷实际保供能力。

9、一种火电机组电负荷保供能力的分析系统,采用如上所述一种火电机组电负荷保供能力的评估方法,包括指标体系管理单元、评价准则管理单元、权重算法管理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所述指标体系管理单元生成火电机组保供能力评估指标体系,还用于保存、载入和导出所生成的火电机组保供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10、所述评价准则管理单元输入并保存评价准则;所述评价准则用于确定指标权重;

11、所述权重算法管理单元调用主客观赋权算法,并通过所调用的主客观赋权算法确定指标权重,所述主客观赋权算法包括:专家评价法、判断矩阵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

12、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利用s3获得的各指标的主观权重及专家系数,采用线性加权法或者最小二乘法对s2获得的各指标的客观权重进行修正,获得各指标的综合权重;数据处理单元利用s4获得的各指标的综合权重将下级指标数据推演计算获得上级指标数据,通过逐级递推确定出火电机组电负荷的基础保供能力;数据处理单元结合灵活性改造层面的影响,对s5获得的火电机组电负荷的基础保供能力进行修正,最终获得火电机组电负荷实际保供能力。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执行时包括如上所述步骤。

14、通过上述设计方案,本专利技术可以带来如下有益效果:

15、1、利用各指标的主观权重及精确的专家系数范围,采用线性加权法对各指标的客观权重进行修正,获得更加合理的各指标综合权重;为准确评估火电机组电负荷保供能力奠定基础;

16、2、利用各指标的综合权重将下级指标数据推演计算获得上级指标数据;通过逐级递推确定出火电机组电负荷的基础保供能力;为准确评估火电机组电负荷保供能力提供了数理依据;

17、3、结合灵活性改造层面的影响,对火电机组电负荷的基础保供能力进行修正,最终获得火电机组电负荷实际保供能力,实现准确评估火电机组电负荷保供能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火电机组电负荷保供能力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火电机组电负荷保供能力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S1所述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五个一级指标;所述一级指标包括二十三个二级指标;所述二级指标包括四十二个三级指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火电机组电负荷保供能力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S2所述对各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的方法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火电机组电负荷保供能力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S4采用线性加权法对S2获得的各指标的客观权重进行修正,获得各指标的综合权重;线性加权方法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火电机组电负荷保供能力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S3所述的专家系数的取值范围在0.8至0.9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火电机组电负荷保供能力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S5采用如下方法将下级指标数据推演计算获得上级指标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火电机组电负荷保供能力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S6所述灵活性改造层面包括锅炉侧、汽轮机侧、发电机侧及控制系统侧;对火电机组电负荷基础保供能力作以上四个层面的修正,修正方程如下:

8.一种火电机组电负荷保供能力的分析系统,采用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一种火电机组电负荷保供能力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指标体系管理单元(1)、评价准则管理单元(2)、权重算法管理单元(3)和数据处理单元(4);所述指标体系管理单元(1)生成火电机组保供能力评估指标体系,还用于保存、载入和导出所生成的火电机组保供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执行时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电机组电负荷保供能力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火电机组电负荷保供能力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s1所述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五个一级指标;所述一级指标包括二十三个二级指标;所述二级指标包括四十二个三级指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火电机组电负荷保供能力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s2所述对各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的方法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火电机组电负荷保供能力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s4采用线性加权法对s2获得的各指标的客观权重进行修正,获得各指标的综合权重;线性加权方法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火电机组电负荷保供能力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s3所述的专家系数的取值范围在0.8至0.9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火电机组电负荷保供能力的评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首珩毕正军李宝聚张继权王行姚莹莹丛钰洪文鹏王艳红胡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