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扁线电机,具体涉及一种扁线电机插线方法、扁线电机和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驱动电机的高功率密度和高转矩密度性能指标日益受到关注。在此技术背景下,采用扁线绕组的电机凭借其较高的功率密度、转矩密度和效率优势,成为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技术方案。然而,在扁线电机的具体实现中,发卡式扁线绕组(hair-pin)的应用面临着诸多技术挑战:首先,其在定子槽内的排布较为复杂,且存在多样化的线型;其次,电机的极槽配合、绕组层数与绕组支路的组合呈现多样化特征。特别是在3相p极z槽m层n支路的组合工况下,由于其固有的相带分布特性,传统的插线方式已无法同时满足最大反电动势和避免环流影响的技术要求。目前,尚未出现一种可普遍适用于3相p极z槽m层n支路扁线电机定子的解决方案,因此亟需开发新的技术方案以突破上述技术瓶颈。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或部分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扁线电机插线方法、扁线电机和车辆,其可以满足3相p极z槽m层n支路组合形成的插线方式,最大反电动势和支路间环流影响小。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扁线电机插线方法,其用于3相p极z槽m层n支路的扁线电机定子的插线,其中z/p/3≥2且为整数,m/n=2,极距为z/p;所述扁线电机定子包括6个极单层分布绕组;所述扁线电机定子沿周向均匀设置有z个矩形定子槽,每个矩形定子槽内有m层扁线导体;所述扁线电机定子包括三相绕组结构,每一相绕组结构有n条并联支路;
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相邻两条并联支路在空间中相差60°。
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线圈为发卡式线圈。
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每一相绕组结构包括焊接端和插入端,三相电源引出线和中性线设置在插入端或焊接端。
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每一相绕组结构均由n条支路并联连接,每条支路由m层中的4层发卡式扁铜线构成。
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三相绕组结构包括u相绕组、v相绕组和w相绕组。
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每个三相绕组结构在每个极下占3个定子槽。
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镜像对称布置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扁线电机,通过扁线电机插线方法制成。
10、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车辆,包括扁线电机。
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扁线电机定子绕组布置方案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首先,在电磁性能方面,该方案巧妙解决了6极54槽8层4支路这一特定组合下的技术难题。通过创新性的绕组布置设计,成功实现了最大反电动势的产生,同时有效抑制了支路间环流的影响。这种优化不仅提高了电机的电磁性能,还确保了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2、其次,在工艺实现层面,本专利技术采用了高度标准化的设计理念。通过统一焊接端的扭头角度设计,使得所有焊接点保持一致的扭转角度,大大简化了焊接工序的复杂度。同时,在插线端采用统一的绕组跨距设计,这种规范化的设计显著提升了绕组的制造工艺性,为自动化生产线的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还保证了产品的一致性和质量稳定性。
13、更为重要的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极强的通用性和兼容性。该绕组布置方案不仅适用于特定的极槽配合,还可以灵活推广到具有相似特性的其他极槽组合中。这种良好的扩展性使得本专利技术能够适应不同电磁性能需求的生产制造,为电机设计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日益多样化的应用场景下,这种兼容性强的技术方案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可以有效降低设计成本,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扁线电机插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用于3相p极z槽m层n支路的扁线电机定子的插线,其中z/p/3≥2且为整数,m/n=2,极距为z/p;所述扁线电机定子包括6个极单层分布绕组;所述扁线电机定子沿周向均匀设置有z个矩形定子槽,每个矩形定子槽内有m层扁线导体;所述扁线电机定子包括三相绕组结构,每一相绕组结构有n条并联支路;第X层的第Y号定子槽和第X+1层的第Y-z/p号定子槽通过第一线圈跨层焊接,第X+1层的第Y-z/p号定子槽和第X层的第Y-2z/p号定子槽通过第二线圈跨层焊接;第X+1层的第K号定子槽和第m-X层的第K-z/p号定子槽通过第三线圈跨层焊接,X为奇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线电机插线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条并联支路在空间中相差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线电机插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为发卡式线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扁线电机插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相绕组结构包括焊接端和插入端,三相电源引出线和中性线设置在插入端或焊接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线电机插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相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线电机插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绕组结构包括U相绕组、V相绕组和W相绕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线电机插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三相绕组结构在每个极下占3个定子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线电机插线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镜像对称布置。
9.一种扁线电机,其特征在于:通过如权利要求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扁线电机插线方法制成。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扁线电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扁线电机插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用于3相p极z槽m层n支路的扁线电机定子的插线,其中z/p/3≥2且为整数,m/n=2,极距为z/p;所述扁线电机定子包括6个极单层分布绕组;所述扁线电机定子沿周向均匀设置有z个矩形定子槽,每个矩形定子槽内有m层扁线导体;所述扁线电机定子包括三相绕组结构,每一相绕组结构有n条并联支路;第x层的第y号定子槽和第x+1层的第y-z/p号定子槽通过第一线圈跨层焊接,第x+1层的第y-z/p号定子槽和第x层的第y-2z/p号定子槽通过第二线圈跨层焊接;第x+1层的第k号定子槽和第m-x层的第k-z/p号定子槽通过第三线圈跨层焊接,x为奇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线电机插线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条并联支路在空间中相差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线电机插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为发卡式线圈。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祖清,刘光华,李婷,朱丽丹,刘天知,
申请(专利权)人:智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