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弹性支撑件及转子支撑系统。
技术介绍
1、在现代高速旋转机械中,如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涡轮增压器等,转子常常工作在一阶临界转速,甚至多阶临界转速以上,在转子邻近或者加速通过临界转速时,转子系统会有非常大的振动。因此,现有技术中常常会对转子系统增加弹性阻尼支承,通过改变支承刚度可以调节系统的临界转速,并通过增加支承结构的阻尼,有效抑制转子的振动,从而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弹性支撑结构主要有弹性环式弹性支撑结构和鼠笼式弹性支撑结构。
2、现有的弹性环式弹性支撑结构如附图1所示,在其内外表面分别有沿周向均布的内凸台912和外凸台913,且内凸台912与外凸台913的位置相互交错,通过凸台的数量、位置以及高度等来调节刚度。弹性环式弹性支撑结构所占用的空间较小,结构紧凑,但由于其内外表面交错分布着若干个凸台,导致其加工的工艺性较差。并且在工作过程中,其内外凸台与相配合的结构之间存在磨损,导致该结构的可靠性也较差。并且其刚度的线性程度较差。
3、现有的鼠笼式弹性支撑结构如附图2所示,其内圆柱面为轴承配合面923,与轴承外环配合,外圆柱面为挤压油膜阻尼器配合面925,与挤压油膜衬套相配合,两侧的涨圈槽用于安装涨圈来对滑油进行密封。其通过安装边端面922的螺栓孔921来固定于静子件上。其通过控制笼条924的大小以及数量来调节刚度。鼠笼式弹性支撑结构的刚度线性程度较好,但其所占据的轴向空间较大(若为折返式结构,则所占据的径向空间较大),且抗扭转能力较差,需要
4、亟需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且抗扭断能力强的弹性支撑件来解决现有弹性支撑结构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性支撑件,其具有结构紧凑且抗扭断能力强的特点。
2、为实现前述目的的弹性支撑件,用于转子支撑系统中,其包括外环件、内环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外环件与所述内环件之间的多根笼条,每一所述笼条连接所述外环件以及所述内环件,并自所述外环件至所述内环件沿第一方向延伸;
3、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转子支撑系统所支撑转子在工况中的转动方向相同。
4、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笼条在第一端与所述外环件连接,所述笼条在第二端与所述内环件连接,所述笼条包括本体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端的第一圆角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二端的第二圆角部;
5、其中,所述本体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所在圆的圆心与所述弹性支撑件周向所在圆的圆心重合。
6、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笼条呈叶轮结构,所述本体部为叶身,所述第一圆角部以及所述第二圆角部为叶根。
7、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沿所述弹性支撑件的径向,所述本体部具有外表面以及内表面,所述外表面以及所述内表面分别为圆弧面;
8、其中,所述外表面延伸方向所在圆的圆心、所述内表面延伸方向所在圆的圆心以及所述弹性支撑件所在圆的圆心重合。
9、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圆角部中设置有安装孔。
10、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安装孔沿所述弹性支撑件的周向均布。
11、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内环件具有至少一个凸部,所述凸部沿所述内环件的径向自所述内环件的内周朝向所述内环件的内侧突起设置。
12、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凸部成对设置,一对所述凸部之间形成防转槽。
13、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笼条沿所述弹性支撑件的周向均布。
14、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外环件的外表面为圆柱面,所述内环件的内表面为圆柱面。
15、另一方面,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转子支撑系统,其包括轴承座以及轴承,所述轴承通过如前所述的弹性支撑件与所述轴承座连接。
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7、本弹性支撑件通过设置具有延伸方向设置为与转子在工况中的转动方向相同的笼条,使得本弹性支撑件占用发动机的空间小、结构紧凑、可靠性高、有利于结构的轻量化设计,同时使得整个弹性支撑件的抗扭转能力大大提高,无需为弹性支撑件额外设置专门的防扭断的结构,且笼条的抗疲劳强度高。
18、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弹性支撑件,用于转子支撑系统中,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环件、内环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外环件与所述内环件之间的多根笼条,每一所述笼条连接所述外环件以及所述内环件,并自所述外环件至所述内环件沿第一方向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笼条在第一端与所述外环件连接,所述笼条在第二端与所述内环件连接,所述笼条包括本体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端的第一圆角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二端的第二圆角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笼条呈叶轮结构,所述本体部为叶身,所述第一圆角部以及所述第二圆角部为叶根。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弹性支撑件的径向,所述本体部具有外表面以及内表面,所述外表面以及所述内表面分别为圆弧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支撑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圆角部中设置有安装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弹性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安装孔沿所述弹性支撑件的周向均布。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件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弹性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成对设置,一对所述凸部之间形成防转槽。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支撑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笼条沿所述弹性支撑件的周向均布。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件的外表面为圆柱面,所述内环件的内表面为圆柱面。
11.一种转子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座以及轴承,所述轴承通过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弹性支撑件与所述轴承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性支撑件,用于转子支撑系统中,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环件、内环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外环件与所述内环件之间的多根笼条,每一所述笼条连接所述外环件以及所述内环件,并自所述外环件至所述内环件沿第一方向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笼条在第一端与所述外环件连接,所述笼条在第二端与所述内环件连接,所述笼条包括本体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端的第一圆角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二端的第二圆角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笼条呈叶轮结构,所述本体部为叶身,所述第一圆角部以及所述第二圆角部为叶根。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弹性支撑件的径向,所述本体部具有外表面以及内表面,所述外表面以及所述内表面分别为圆弧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支撑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清智,占锐,李昱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