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敏胶,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乳液型压敏胶、铝箔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铝箔胶带是一种由一层或多层金属薄片与压敏胶粘合而成的复合型薄膜。这种材料具有良好的防潮、防水、耐油污等特性,并且还具有粘性好、附着力强以及抗老化等优点。铝箔胶带在多个领域有广泛应用,常被用于各种铝箔复合材料的接缝粘贴,保温钉穿刺处的密封,以及破损处的修复。此外,在需要电磁屏蔽的地方,如显示器、笔记本电脑和复印机等电子产品内部,铝箔胶带也作为屏蔽材料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温环境常会使铝箔胶带脱落剥离,基于此原因,有必要研发一种耐高温的压敏胶用于铝箔胶带的生产制作过程中。
2、公告号为cn109679540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耐高温胶黏剂的制备方法,依据该方法制得的铝箔胶带耐温可达120℃,但其原胶制备过程中使用了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的甲苯,这导致生产过程中需要更加完备的防护措施;其次,该制备方法必须在用胶黏剂涂布铝箔后熟成一周,带来了存储和生产成本;再次,该铝箔胶带耐高温的技术效果还能有进一步的提高。
3、公告号为cn117720681a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多组分耐水性胶带的乳液、制备工艺及应用,通过在单体中添加丙烯酸异辛酯来提高其耐水性,在该配方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提高铝箔胶带的耐高温性,从而扩展其应用市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色安全的耐高温压敏胶,能承受14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而不失效,次要目的在于,将前述压敏胶制成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由原胶经预乳化和聚合反应制得的乳液型耐高温压敏胶:
3、原胶组成包括,
4、反应性乳化剂5~8份、单体300~365份、去离子水200~300份、内交联剂0~5份、表面活性剂0.2~1份、碱性缓冲剂1~5份、引发剂1~5份;
5、所述单体包括以下成分:丙烯酸异辛酯85~105份、丙烯酸正丁酯190~220份、乙酸乙烯酯20~30份、甲基丙烯酸和/或丙烯酸5~10份。
6、进一步的,反应性乳化剂包括烯丙基醚类磺酸盐、丙烯酰胺基磺酸盐中至少一种。
7、进一步的,内交联剂包括n-羟甲基丙烯酸酰胺和/或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8、进一步的,表面活性剂包括正十二烷基硫醇、正十六烷基硫醇、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中至少一种
9、进一步的,碱性缓冲剂包括碳酸氢钠和/或磷酸二氢钾。
10、进一步的,引发剂包括过硫酸铵、过氧化苯甲酰、偶氮二异丁腈中的至少一种。
11、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如下:
12、预乳化:
13、s001:将称量好的反应性乳化剂在一半的去离子水中混合均匀,称为溶液a;将单体、内交联剂、表面活性剂混合均匀,称为溶液b;
14、s002:将溶液b滴入溶液a中,滴加时间控制在1.5~2.5h内滴完;
15、应当注意的,在对重量份扩大的同时滴加时间可以通过增加滴加装置数量和(等比)放大单次滴加的物质的量来控制,但为避免底物自发聚合导致混合不均以及制备失败,应当保持滴加时间在上述范围内。
16、s003:对滴加完单体的溶液继续搅拌0.5~1.5h;
17、预乳化完成,将完成预乳化步骤的混合溶液称为溶液c;
18、聚合反应:
19、s101:将缓冲剂与引发剂以及剩余去离子水和1~5份(重量份)纳米陶瓷颗粒加入反应釜,打开反应釜的搅拌装置,搅拌速度100~300rpm,将反应釜升温至75~85℃后,维持温度变化在5℃以内,将溶液c滴入上述反应釜,滴加时间控制在4~6h内滴完;
20、s102:滴加完成后,将反应釜温度升至90~95℃并维持2~3h;
21、s103:关闭反应釜的加热装置,待反应釜自然冷却至40℃以下,将制品取出。
22、聚合反应完成,将完成聚合反应步骤的制品称为乳液原胶。
23、压敏胶的合成:
24、s201:取乳液原胶95~105份、增粘乳液20~30份、增稠剂0.1~0.5份、氨水0.5~1份、以及固化剂0.1~0.5份加入配胶釜内,在配胶釜中搅拌均匀;
25、s202:用粘度检测计测量配胶釜中内容物的粘度在2000~3500厘泊,固含量为54~56%时,即为压敏胶。
26、进一步的,所述增粘乳液可以是松香增粘乳液、丙烯酸酯乳液、苯乙烯-丁二烯乳液(sbr)、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乳液(eva)、硅酮乳液中的至少一种,其中优选为松香增粘乳液(snowtack 881g)和硅酮乳液中的至少一种。
27、进一步的,所述增稠剂可以是碱溶胀型增稠剂、纤维素类增稠剂、聚丙烯酸类增稠剂中的至少一种,其中优为碱溶胀型增稠剂(jz-290)。
28、进一步的,所述固化剂可以是水性异氰酸酯类固化剂。
29、铝箔胶带的制作方法包括:
30、s301:将压敏胶经涂布机涂布与铝箔上,经110℃~120℃烘箱干燥2~4小时,除去挥发物,待固含量达到85%以上时,停止干燥;
31、s302:将上述出去挥发物的压敏胶复合单面离型纸后制成母卷胶带;
32、s303:将上述母卷胶带分切成各种规格的小卷胶带,即完成铝箔胶带的制作。
33、进一步的,s301涂布铝箔前先在铝箔涂布的一侧表面用胶黏剂刷涂5~10μm厚度的纳米陶瓷颗粒。
34、进一步的,所述胶黏剂是新制聚乙烯醇缩甲醛。
35、进一步的,所述纳米陶瓷颗粒可以是sic、si3n4、al2o3、zro中的至少一种。
36、进一步的,所述利用胶黏剂在铝箔表面刷涂纳米陶瓷颗粒是指,将一定量的纳米陶瓷颗粒加入胶黏剂中形成悬浮液,搅拌均匀,然后用涂布机将悬浮液刷涂到铝箔表面。
37、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中涉及两种纳米陶瓷颗粒共同刷涂时,采用两种纳米陶瓷哪找质量比为1:1混合。优选的,纳米陶瓷颗粒与胶黏剂的混合比例为0.5~0.7g/ml。
38、进一步的,纳米陶瓷颗粒的粒径优选为50~150nm,胶黏剂的厚度为8~12μm。
39、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40、1、单体中添加了丙烯酸和/或甲基丙烯酸,提高了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从而提高耐温性;
41、2、压敏胶配方中添加了内交联剂,用于提高聚合物的交联程度,从而提高其耐温性;
42、3、在压敏胶的制备过程中添加了纳米陶瓷颗粒,这些纳米陶瓷颗粒能在成品铝箔胶带中有效传递热量,降低胶带内部温度,从而提高铝箔胶带的耐温性;
43、4、在铝箔胶带和压敏胶之间粘接有纳米陶瓷颗粒,使得铝箔胶带受热时可以快速将温度集中在铝箔一侧,通过铝箔表面快速散热,延长压敏胶的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高温乳液型压敏胶,由原胶经预乳化和聚合反应制得,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乳液型压敏胶,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乳液型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粘乳液包括松香增粘乳液、丙烯酸酯乳液、苯乙烯-丁二烯乳液、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乳液、硅酮乳液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耐高温乳液型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陶瓷颗粒包括SiC、Si3N4、Al2O3、ZrO中的至少一种。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耐高温乳液型压敏胶所制成的铝箔胶带,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铝箔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S301涂布铝箔前先在铝箔将涂布一侧的表面用胶黏剂刷涂5~10μm厚度的纳米陶瓷颗粒。
7.根据权利要求5~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铝箔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陶瓷颗粒包括SiC、Si3N4、Al2O3、ZrO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铝箔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胶黏剂是新制聚乙烯醇缩甲醛。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高温乳液型压敏胶,由原胶经预乳化和聚合反应制得,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乳液型压敏胶,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乳液型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粘乳液包括松香增粘乳液、丙烯酸酯乳液、苯乙烯-丁二烯乳液、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乳液、硅酮乳液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耐高温乳液型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陶瓷颗粒包括sic、si3n4、al2o3、zro中的至少一种。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耐高温乳液型压敏胶所制成的铝箔胶带,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包括:
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新洪,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美源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