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轮机瓦振监测,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汽轮机组的瓦振tsi外环境适应分析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汽轮发电机组,又称汽轮机,是热力发电厂中的核心设备之一,承担着将热能转化为电能的重要作用。汽轮机作为一种旋转式蒸汽动力装置,其工作原理是通过高温高压蒸汽经加速后喷射至转子叶片,以利用在叶片两侧形成的压力差产生升力驱动转子旋转,之后由转子带动与发电机传动相连的主轴同步旋转,由此将动能传递至发电机实现发电。同时为提升蒸汽利用率,转子通常设置为多级,且在多级转子之间交替设有用于提升蒸汽动能速度的定子。
2、当前汽轮机在实际运转应用过程中,主轴相对于其装配轴承座的径向振动称为轴振,而轴承座及机座的振动称之为瓦振,通常主轴的轴振必然会传递至轴承座及机座形成瓦振。当轴振与瓦振数值超过设计标准数值时,会对汽轮机的轴承、叶轮等零部件造成损伤,从而使汽轮机出现振动、噪声、磨损等问题,严重时还会导致机组的故障和停机,影响生产效率,加重维修成本。
3、汽轮机瓦振tsi装置,即汽轮机安全监视系统中的瓦振监测部分,其能够实时监测汽轮机轴承瓦的振动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振动,避免因振动过大而导致的设备损坏、轴系断裂等严重事故,为汽轮机的安全运行提供有力保障;同时能够通过对于瓦振信号分析,判断汽轮机是否存在不平衡、松动等故障,这些故障信息有助于维修人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维修,减少停机时间,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此外,瓦振tsi装置还可以为汽轮机的运行优化提供参考依据,通过调整降低瓦振幅值,提高汽轮机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4、然而,当前瓦振tsi装置的监测传感元件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尤其是在汽轮机组内部的温度变化较为显著时,传感器的电子元件性能极易受到温度变化影响而出现逐步衰减,由此导致对于汽轮机组瓦振数值的监测精确性降低;与此同时,汽轮机组的振动容易造成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出现松动,从而使得传感器与轴承座/机座之间出现传感接触性偏差,且其偏差状态通常难以被及时判定,进一步降低了汽轮机组瓦振监测精确性,不利于机组作业经济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汽轮机组的瓦振tsi外环境适应分析系统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针对汽轮机进行瓦振监测时,难以对监测元件的所处外环境变化及时分析判断并适应性调整,导致影响监测精确性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基于汽轮机组的瓦振tsi外环境适应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构建封闭式瓦振监测环境,并基于封闭式瓦振监测环境进一步建立对应温度与振动数据的监测分析及适应性调整体系;
5、根据对应温度数据的监测分析及适应性调整体系,实时监测并针对性调控封闭式瓦振监测环境的内部温度保持于标准温度阈值范围;
6、根据对应振动数据的监测分析及适应性调整体系,沿时轴监测瓦振监测元件的共振数据,并分析判断瓦振监测元件是否出现传感接触性偏差;
7、继续根据对应振动数据的监测分析及适应性调整体系,调整消减瓦振监测元件因传感接触性偏差而产生的瓦振数值监测误差。
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对本专利技术做如下进一步说明:
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
10、所述构建封闭式瓦振监测环境,具体包括:
11、对应于轴承座设置传动罩体结构和瓦振监测结构,传动罩体结构包括传动罩主体,传动罩主体设置为两端开口的圆柱筒体,且传动罩主体的一端开口封闭式焊接于轴承座,传动罩主体的另一端开口封合固定设有封装盖体;
12、瓦振监测结构包括振动传感器和传感器装配座;
13、振动传感器安置于传动罩主体内部,且振动传感器通过传感器装配座可拆换式固接于轴承座,以此借助传动罩体结构形成封闭式瓦振监测环境,此时传动罩体结构及瓦振监测结构分别与轴承座之间保持协同共振。
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
15、所述基于封闭式瓦振监测环境进一步建立对应温度与振动数据的监测分析及适应性调整体系,具体包括:
16、传动罩体结构内部设置罩腔控温结构,罩腔控温结构包括温度传感器和电制冷片,温度传感器和电制冷片均设置于传动罩主体内部,且温度传感器经电控模块与电制冷片之间电性连接,以基于封闭式瓦振监测环境建立对应温度数据的监测分析及适应性调整架构;
17、传动罩体结构内部还设置共振监测组件结构和限位推座结构;
18、共振监测组件结构包括固定于传动罩主体内部的两组斜向电涡流传感器和一组平向电涡流传感器,限位推座结构包括固定于传动罩主体内部的两组电推杆体及其输出端部的限位弧板;两组斜向电涡流传感器的探测朝向之间呈90°夹角且分别垂直对应于振动传感器的中心轴线,平向电涡流传感器的探测朝向对应于振动传感器的中心轴线,以通过斜向电涡流传感器及平向电涡流传感器相配合实时监测振动传感器基于轴承座的共振数值,并进一步经电控模块判断是否存在共振偏差;
19、两组电推杆体输出端部的限位弧板分别对应位于振动传感器的两侧部,且两组限位弧板的内弧面之间相向设置,以此在监测到存在共振偏差时,通过两组电推杆体推动限位弧板定位振动传感器,使得振动传感器重新保持定位直至监测其共振偏差消减至预设阈值范围。
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
21、所述基于封闭式瓦振监测环境进一步建立对应温度与振动数据的监测分析及适应性调整体系,具体还包括:
22、传动罩主体进一步包括基体层以及依次贴附于基体层内侧壁的隔磁层和隔温层,以减小罩体外部对于瓦振监测结构及共振监测组件结构的温度影响,同时减小罩体外部对于共振监测组件结构的电磁干扰。
2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
24、所述根据对应温度数据的监测分析及适应性调整体系,实时监测并针对性调控封闭式瓦振监测环境的内部温度保持于标准温度阈值范围,具体包括:
25、当汽轮机组启动输入热蒸汽时,通过监测分析及适应性调整体系中罩腔控温结构的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传动罩体结构内部封闭式瓦振监测环境的罩腔温度,并将监测到的罩腔温度即时发送至电控模块;
26、由电控模块根据预设的标准温度阈值范围进行比对判断,并在罩腔温度超出标准温度阈值范围时进一步输出指令控制罩腔控温结构的电制冷片启动降温,直至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的罩腔温度逐步回至标准温度阈值范围内。
2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
28、所述根据对应振动数据的监测分析及适应性调整体系,沿时轴监测瓦振监测元件的共振数据,并分析判断瓦振监测元件是否出现传感接触性偏差,具体包括:
29、基于监测分析及适应性调整体系引入时轴参数,通过共振监测组件结构中的斜向电涡流传感器与平向电涡流传感器相配合沿时轴监测瓦振监测结构中振动传感器本体基于轴承座的共振数据;
30、由于斜向电涡流传感器与平向电涡流传感器分别传动固接于传动罩主体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汽轮机组的瓦振TSI外环境适应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汽轮机组的瓦振TSI外环境适应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汽轮机组的瓦振TSI外环境适应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汽轮机组的瓦振TSI外环境适应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汽轮机组的瓦振TSI外环境适应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汽轮机组的瓦振TSI外环境适应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汽轮机组的瓦振TSI外环境适应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8.一种根据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汽轮机组的瓦振TSI外环境适应分析方法的瓦振TSI外环境适应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汽轮机组的瓦振tsi外环境适应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汽轮机组的瓦振tsi外环境适应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汽轮机组的瓦振tsi外环境适应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汽轮机组的瓦振tsi外环境适应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汽轮机组的瓦振tsi外环境适应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汽轮机组的瓦振tsi外环境适应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宁,林思涵,张若依,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烟台八角热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