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具体为一种用于解决r角成型回弹过大的模具。
技术介绍
1、在产品设计领域,产品的r角具备诸多优势,如能够减少应力集中、促进塑料流动、便于脱模以及提升产品强度。然而,现有的塑胶产品在成型之际,其材料会因受到模具的约束以及成型压力的作用而产生形变,一旦产品脱模,这些约束便会骤然消失,材料内部的应力随即释放,进而致使r角回弹幅度过大。此外,在脱模过程中,随着产品温度的逐步下降,r角回弹现象会进一步加剧,最终使得产品的尺寸与功能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因此提出一种用于解决r角成型回弹过大的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解决r角成型回弹过大的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解决r角成型回弹过大的模具,包括浮块,所述浮块顶端设置有上模具,浮块底端设置有模具座,模具座内固定连接有下模具,且浮块套接于下模具上,下模具上表面均布有多个凸筋,浮块上开设有容纳槽,容纳槽内转动连接有齿轮,齿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一齿条,且第一齿条滑动连接于浮块上,第一齿条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模具座上,齿轮的另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齿条,且第二齿条滑动连接于浮块上,浮块上开设有腔体,腔体内滑动连接有活塞,且活塞固定连接于第二齿条顶端,腔体上导通固定有喷气嘴。
3、优选的,所述容纳槽的一侧导通连接有第一导向孔,容纳槽的另一侧导通连接有第二导向孔,且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均开设于浮块上,第二导向孔导通连接于腔
4、优选的,所述浮块上开设有成型槽,成型槽内开设有第一通槽,且下模具套接于第一通槽内。
5、优选的,所述腔体上开设有第二安装槽,且第二安装槽导通连接于第一通槽内,喷气嘴固定连接于第二安装槽内。
6、优选的,所述第一通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二通槽。
7、优选的,所述浮块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内套接有导向杆,且导向杆固定连接于模具座上。
8、优选的,所述导向杆上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安装有第一楔块,且第一楔块滑动连接于第一安装孔内,第一楔块上安装有螺丝,且螺丝螺纹连接于导向杆上。
9、优选的,所述导向杆上套接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的一端设置于第一安装孔内,另一端设置于模具座上。
10、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孔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且第二安装孔导通连接于成型槽内,第二安装孔内套接有连杆,连杆顶端固定连接有顶块,连杆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楔块,且第二楔块滑动连接于第二安装孔内,连杆上套接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的一端设置于第二楔块上,另一端设置于第二安装孔内。
11、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滑动连接有梯形滑块,且梯形滑块的一端设置于第二楔块上,另一端设置于第一安装孔内。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下模具上增设凸筋,使产品成型时局部强压变形,从而实现应力释放,以此减少回弹,本专利技术采用脱离下模具、脱离上模具和脱离浮块的三段式脱模设计,利用成型槽配合上模具使产品在一段脱模后可以保持形状,避免因降温而导致回弹,并且通过活塞推挤腔体中的气体,使其从喷气嘴喷出吹拂产品,从而加速产品降温,以此保证产品在二段脱模后,不会因上模具分离而导致回弹,利用与浮块联动的连杆顶出产品实现三段脱模,以便产品下料。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解决R角成型回弹过大的模具,包括浮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块(1)顶端设置有上模具(3),浮块(1)底端设置有模具座(2),模具座(2)内固定连接有下模具(4),且浮块(1)套接于下模具(4)上,下模具(4)上表面均布有多个凸筋(41),浮块(1)上开设有容纳槽(13),容纳槽(13)内转动连接有齿轮(111),齿轮(111)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一齿条(112),且第一齿条(112)滑动连接于浮块(1)上,第一齿条(11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模具座(2)上,齿轮(111)的另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齿条(113),且第二齿条(113)滑动连接于浮块(1)上,浮块(1)上开设有腔体(19),腔体(19)内滑动连接有活塞(114),且活塞(114)固定连接于第二齿条(113)顶端,腔体(19)上导通固定有喷气嘴(1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解决R角成型回弹过大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13)的一侧导通连接有第一导向孔(17),容纳槽(13)的另一侧导通连接有第二导向孔(18),且第一导向孔(17)和第二导向孔(18)均开设于浮块(1)上,第二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解决R角成型回弹过大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块(1)上开设有成型槽(11),成型槽(11)内开设有第一通槽(12),且下模具(4)套接于第一通槽(12)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解决R角成型回弹过大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19)上开设有第二安装槽(110),且第二安装槽(110)导通连接于第一通槽(12)内,喷气嘴(115)固定连接于第二安装槽(110)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解决R角成型回弹过大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槽(12)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二通槽(116)。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解决R角成型回弹过大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块(1)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14),第一安装孔(14)内套接有导向杆(5),且导向杆(5)固定连接于模具座(2)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解决R角成型回弹过大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5)上开设有凹槽(51),凹槽(51)内安装有第一楔块(53),且第一楔块(53)滑动连接于第一安装孔(14)内,第一楔块(53)上安装有螺丝(54),且螺丝(54)螺纹连接于导向杆(5)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解决R角成型回弹过大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5)上套接有第一弹簧(52),且第一弹簧(52)的一端设置于第一安装孔(14)内,另一端设置于模具座(2)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解决R角成型回弹过大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14)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15),第一安装槽(15)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16),且第二安装孔(16)导通连接于成型槽(11)内,第二安装孔(16)内套接有连杆(7),连杆(7)顶端固定连接有顶块(71),连杆(7)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楔块(72),且第二楔块(72)滑动连接于第二安装孔(16)内,连杆(7)上套接有第二弹簧(73),且第二弹簧(73)的一端设置于第二楔块(72)上,另一端设置于第二安装孔(16)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解决R角成型回弹过大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15)内滑动连接有梯形滑块(6),且梯形滑块(6)的一端设置于第二楔块(72)上,另一端设置于第一安装孔(14)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解决r角成型回弹过大的模具,包括浮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块(1)顶端设置有上模具(3),浮块(1)底端设置有模具座(2),模具座(2)内固定连接有下模具(4),且浮块(1)套接于下模具(4)上,下模具(4)上表面均布有多个凸筋(41),浮块(1)上开设有容纳槽(13),容纳槽(13)内转动连接有齿轮(111),齿轮(111)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一齿条(112),且第一齿条(112)滑动连接于浮块(1)上,第一齿条(11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模具座(2)上,齿轮(111)的另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齿条(113),且第二齿条(113)滑动连接于浮块(1)上,浮块(1)上开设有腔体(19),腔体(19)内滑动连接有活塞(114),且活塞(114)固定连接于第二齿条(113)顶端,腔体(19)上导通固定有喷气嘴(1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解决r角成型回弹过大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13)的一侧导通连接有第一导向孔(17),容纳槽(13)的另一侧导通连接有第二导向孔(18),且第一导向孔(17)和第二导向孔(18)均开设于浮块(1)上,第二导向孔(18)导通连接于腔体(19)内,第一齿条(112)滑动连接于第一导向孔(17)内,第二齿条(113)滑动连接于第二导向孔(18)内,模具座(2)上对应第二导向孔(18)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三导向孔(21),且第二齿条(113)滑动连接于第三导向孔(2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解决r角成型回弹过大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块(1)上开设有成型槽(11),成型槽(11)内开设有第一通槽(12),且下模具(4)套接于第一通槽(12)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解决r角成型回弹过大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19)上开设有第二安装槽(110),且第二安装槽(110)导通连接于第一通槽(12)内,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林波,夏永强,黄松明,刘大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睿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