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岔管,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降低与混凝土接缝变形的对称y型岔管。
技术介绍
1、岔管是水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引导水流进入两台及以上水轮发电机组,以节省工程投资。近年来,随着常规水电和抽水蓄能的发展,岔管在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岔管通常埋在隧洞中,其形状通常分为非对称y形、对称y形和三岔形三种。其中,岔管的安全性对水电工程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2、在工程中,对岔管的结构设计更多关注其水力特性,如水流流态、水头损失、冲蚀特性等,而对其结构变形重视不足。岔管变形会影响其与混凝土接缝变形,进而导致管路系统振动,影响机组的安全性。对于高水头机组而言,岔管变形更为明显,对其进行严格控制极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降低与混凝土接缝变形的对称y型岔管,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岔管变形影响安全性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降低与混凝土接缝变形的对称y型岔管,岔管包括:管体,包括主管以及与主管相连接的多个支管;加强板组,包括多个加强板,多个加强板沿管体的周向间隔设置在主管和多个支管的外周,每个加强板上均设置有加强孔。
3、进一步地,多个加强板包括多个主板段和多个副板段,多个主板段沿主管的周向间隔设置在主管的外周,多个副板段沿支管的周向间隔设置在支管的外周,加强孔包括设置在主板段上的第一孔段和设置在述副板段上的第二孔段。
4、进一步地,多个加强板还包括连接板段,连接板段连接在相邻的两个支管的外周,加强孔包括设置在连接板段
5、进一步地,支管包括斜管段和直管段,斜管段的两端分别与主管以及直管段连接,副板段包括斜板段和直板段,斜板段的两端分别与主板段和直板段连接,斜板段连接在斜管段的外周,直板段连接在直管段的外周,第二孔段包括设置在斜板段上的第四孔段和设置在直板段上的第五孔段,连接板段与斜管段的外壁和直管段的外壁均连接。
6、进一步地,第一孔段的长度和主板段的长度之间的比值大于等于0.6且小于等于0.7;第四孔段的长度和斜板段的长度之间的比值大于等于0.5且小于等于0.6;第五孔段的长度和直板段的长度之间的比值大于等于0.55且小于等于0.65。
7、进一步地,斜管段和直管段均为两个,两个斜管段的端部均与主管连接,斜板段和直板段均为四个,四个斜板段分别与对应的主板段连接。
8、进一步地,连接板段包括连接直板、连接斜板以及连接横板,每个斜管段的外壁均连接有连接斜板,每个直管段的外壁均连接有连接直板,连接直板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斜板和连接横板连接,连接直板、连接斜板以及连接横板共同围成第三孔段。
9、进一步地,主板段、斜板段以及直板段均为矩形结构;和/或,第一孔段、第四孔段以及第五孔段均为矩形孔。
10、进一步地,相邻两个主板段之间的夹角为90°;和/或,相邻两个副板段之间的夹角为90°。
11、进一步地,主管的直径与支管的直径相等,加强板的宽度与主管的直径之间的比值大于等于0.4且小于等于0.6。
12、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岔管包括管体和加强板组,在浇筑混凝土时,岔管埋入至混凝土内,并且,利用多个加强板能够增大岔管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以增加对岔管的限制作用,同时,利用设置在加强板上的加强孔能够使混凝土流过,以避免加强板和管体之间由于混凝土的挤压作用,产生相互作用力,进而通过加强板能够减少机组运行过程中岔管产生的变形,降低岔管与混凝土接缝变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低与混凝土接缝变形的对称Y型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岔管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岔管,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加强板包括多个主板段(21)和多个副板段(22),多个所述主板段(21)沿所述主管(11)的周向间隔设置在所述主管(11)的外周,多个所述副板段(22)沿所述支管(12)的周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支管(12)的外周,所述加强孔包括设置在所述主板段(21)上的第一孔段(211)和设置在所述副板段(22)上的第二孔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岔管,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加强板还包括连接板段(23),所述连接板段(23)连接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支管(12)的外周,所述加强孔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板段(23)上的第三孔段(23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12)包括斜管段(121)和直管段(122),所述斜管段(12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管(11)以及所述直管段(122)连接,所述副板段(22)包括斜板段(221)和直板段(222),所述斜板段(22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板段(21)和所述直板段(222)连接,所述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岔管,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管段(121)和所述直管段(122)均为两个,两个所述斜管段(121)的端部均与所述主管(11)连接,所述斜板段(221)和所述直板段(222)均为四个,四个所述斜板段(221)分别与对应的所述主板段(2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段(23)包括连接直板(231)、连接斜板(232)以及连接横板(233),每个所述斜管段(121)的外壁均连接有所述连接斜板(232),每个所述直管段(122)的外壁均连接有所述连接直板(231),所述连接直板(23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斜板(232)和所述连接横板(233)连接,所述连接直板(231)、所述连接斜板(232)以及所述连接横板(233)共同围成所述第三孔段。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段(21)、所述斜板段(221)以及所述直板段(222)均为矩形结构;和/或,所述第一孔段(211)、所述第四孔段(2211)以及所述第五孔段(2221)均为矩形孔。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岔管,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主板段(21)之间的夹角为90°;和/或,相邻两个所述副板段(22)之间的夹角为9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11)的直径与所述支管(12)的直径相等,所述加强板的宽度与所述主管(11)的直径之间的比值大于等于0.4且小于等于0.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与混凝土接缝变形的对称y型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岔管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岔管,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加强板包括多个主板段(21)和多个副板段(22),多个所述主板段(21)沿所述主管(11)的周向间隔设置在所述主管(11)的外周,多个所述副板段(22)沿所述支管(12)的周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支管(12)的外周,所述加强孔包括设置在所述主板段(21)上的第一孔段(211)和设置在所述副板段(22)上的第二孔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岔管,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加强板还包括连接板段(23),所述连接板段(23)连接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支管(12)的外周,所述加强孔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板段(23)上的第三孔段(23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12)包括斜管段(121)和直管段(122),所述斜管段(12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管(11)以及所述直管段(122)连接,所述副板段(22)包括斜板段(221)和直板段(222),所述斜板段(22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板段(21)和所述直板段(222)连接,所述斜板段(221)连接在所述斜管段(121)的外周,所述直板段(222)连接在所述直管段(122)的外周,所述第二孔段包括设置在所述斜板段(221)上的第四孔段(2211)和设置在所述直板段(222)上的第五孔段(2221),所述连接板段(23)与所述斜管段(121)的外壁和所述直管段(122)的外壁均连接。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景伟,刘鑫,李军,张兴,彭迟,宁泽宇,邓力唯,赵思奕,田仲伟,李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