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浮动式垂直接入印制板的毫米波连接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浮动式垂直接入印制板的毫米波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812344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8 1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浮动式垂直接入印制板的毫米波连接器,包括呈筒状且螺纹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内安装内导体浮动机构,所述内导体浮动机构贯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设置,所述内导体浮动机构通过安装在第二壳体内的限位组件进行位置限定。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浮动结构,与印制板之间弹性接触,可以有效避免对印制板的损伤,在无损和无干扰测试领域更具优势。可用于测试微带线及共面波导等类型的印制板,通用性强,接触可靠,使用寿命长,可以重复使用,并且可以在不焊接的情况下安装,在DC~110GHz频段范围内有着良好的电气性能,适合无损和无干扰测试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连接器,具体涉及一种浮动式垂直接入印制板的毫米波连接器


技术介绍

1、随着电子装备往小型化、集成化、高频率的方向发展,印制板等射频元器件的测试需求也越来越多;测试印制板时,通常需要将连接器接入印制板后测试,连接器的作用就是与印制板实现互联,然后接入矢量网络分析仪进行指标测试,满足了印制板测试的需求。

2、对于现有的垂直接入印制板的连接器,一种是在测试印制板的过程中,需要将连接器焊接在印制板上,这种方式的缺点在于焊接会导致印制板电路损坏或者退化,也会对电压驻波比、插入损耗和其他电性能因素产生负面影响;另一种是连接器的内导体比外壳端面高出一点,连接器与印制板之间通过刚性连接,这种方式的缺点在于如果内导体距外壳端面的高度控制不当,则容易引起连接器或印制板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浮动式垂直接入印制板的毫米波连接器,具体技术方案为:

2、一种浮动式垂直接入印制板的毫米波连接器,包括呈筒状且螺纹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内安装内导体浮动机构,所述内导体浮动机构贯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设置,所述内导体浮动机构通过安装在第二壳体内的限位组件进行位置限定。

3、优选的,所述内导体浮动机构包括内导体、接触头、弹簧和插孔件,所述内导体滑动连接在接触头空腔内并延伸至外部,所述接触头的空腔内安装弹簧,接触头远离内导体的一端连接插孔件,通过内导体以及插孔件对弹簧进行端部限位。

4、优选的,所述内导体的端部设有电气补偿倒角。

5、进一步的,所述接触头为弹性金属材料件,其一端收口并与内导体接触连接,所述插孔件一端设有锡焊槽,插入所述接触头的另一端并通过锡焊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一绝缘子、第一衬套、第二绝缘子、第二衬套和第三衬套,所述第一绝缘子套设第一衬套,所述第二绝缘子套设第二衬套,所述第一绝缘子与所述内导体接触连接,所述第二绝缘子套设在插孔件上,对插孔件进行位置限定;所述第三衬套位于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之间设置。

7、进一步的,所述插孔件上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两侧设有台阶,所述第二绝缘子安装在定位槽内设置,所述第一绝缘子和第一衬套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阶梯台抵接。

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位于第一绝缘子两侧的电气孔,用以确保第三衬套和第二壳体与第一绝缘子之间的阻抗等于50欧姆。

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壳体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两侧设有定位孔和安装孔,所述定位孔与安装孔对应连通设置;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第一避让槽和第二避让槽,所述第一避让槽连通第二壳体出口,与所述内导体端部对应,所述第二避让槽与第一避让槽连通,且与其垂直设置。

10、进一步的,所述毫米波连接器还包括固定基板,所述固定基板两侧设有与所述安装孔对应的螺孔,所述固定基板底部穿过螺钉。

11、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1.本专利技术可以在不焊接的情况下安装在印制板上,接触可靠,使用寿命长,可以重复使用,适合无损和无干扰测试应用;由于连接器与印制板互联路径短、平面空间占用小,也适用于高性能产品。

13、2.本专利技术采用内导体浮动机构,可有效解决印制板测试过程中易损伤的问题;内导体端部倒角过渡结构,有效解决了在毫米波频段阻抗匹配的问题,使得产品在dc~110ghz频段范围内有着良好的电气性能。

14、3.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连接器可以用于测试共面波导及微带线等类型的印制板,有着较强的通用性,促进了产品的标准化统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浮动式垂直接入印制板的毫米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筒状且螺纹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内安装内导体浮动机构,所述内导体浮动机构贯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设置,所述内导体浮动机构通过安装在第二壳体内的限位组件进行位置限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动式垂直接入印制板的毫米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浮动机构包括内导体、接触头、弹簧和插孔件,所述内导体滑动连接在接触头空腔内并延伸至外部,所述接触头的空腔内安装弹簧,接触头远离内导体的一端连接插孔件,通过内导体以及插孔件对弹簧进行端部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浮动式垂直接入印制板的毫米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的端部设有电气补偿倒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浮动式垂直接入印制板的毫米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头为弹性金属材料件,其一端收口并与内导体接触连接,所述插孔件一端设有锡焊槽,插入所述接触头的另一端并通过锡焊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浮动式垂直接入印制板的毫米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一绝缘子、第一衬套、第二绝缘子、第二衬套和第三衬套,所述第一绝缘子套设第一衬套,所述第二绝缘子套设第二衬套,所述第一绝缘子与所述内导体接触连接,所述第二绝缘子套设在插孔件上,对插孔件进行位置限定;所述第三衬套位于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之间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浮动式垂直接入印制板的毫米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件上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两侧设有台阶,所述第二绝缘子安装在定位槽内设置,所述第一绝缘子和第一衬套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阶梯台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浮动式垂直接入印制板的毫米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位于第一绝缘子两侧的电气孔,用以确保第三衬套和第二壳体与第一绝缘子之间的阻抗等于50欧姆。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浮动式垂直接入印制板的毫米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两侧设有定位孔和安装孔,所述定位孔与安装孔对应连通设置;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第一避让槽和第二避让槽,所述第一避让槽连通第二壳体出口,与所述内导体端部对应,所述第二避让槽与第一避让槽连通,且与其垂直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浮动式垂直接入印制板的毫米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毫米波连接器还包括固定基板,所述固定基板两侧设有与所述安装孔对应的螺孔,所述固定基板底部穿过螺钉。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动式垂直接入印制板的毫米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筒状且螺纹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内安装内导体浮动机构,所述内导体浮动机构贯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设置,所述内导体浮动机构通过安装在第二壳体内的限位组件进行位置限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动式垂直接入印制板的毫米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浮动机构包括内导体、接触头、弹簧和插孔件,所述内导体滑动连接在接触头空腔内并延伸至外部,所述接触头的空腔内安装弹簧,接触头远离内导体的一端连接插孔件,通过内导体以及插孔件对弹簧进行端部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浮动式垂直接入印制板的毫米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的端部设有电气补偿倒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浮动式垂直接入印制板的毫米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头为弹性金属材料件,其一端收口并与内导体接触连接,所述插孔件一端设有锡焊槽,插入所述接触头的另一端并通过锡焊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浮动式垂直接入印制板的毫米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一绝缘子、第一衬套、第二绝缘子、第二衬套和第三衬套,所述第一绝缘子套设第一衬套,所述第二绝缘子套设第二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腾飞王文娟陈原雷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富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