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水利设计,具体涉及一种蓄水结构。
技术介绍
1、在水利设计时会使用到水利模型,工作人员依据实际的地貌特征对模型的蓄水池进行加工,模型内会蓄存水体模拟现实使用情况,在实际的使用时,蓄水结构处于开放状态,会有外部杂质落入水体中,且工作人员也会直接触碰到水体,肢体上的污浊物也会对水体进行污染,需要工作人员对水体进行更换,并对蓄水模型进行清理,但是模型的横向面积有数平米乃至十数平米,站在模型边缘的工作人员难以对位于中部的蓄水结构模型内壁进行充分的清理,且模型内壁依据实际地貌特征加工,存在大量沟壑,进一步增大了清理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蓄水结构,具有对蓄水结构的清洗更加便捷的特点。
2、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蓄水结构,包括水利蓄水模型,所述水利蓄水模型内壁可拆卸连接有支撑顶板,所述支撑顶板底端固定连接有隔离膜,所述支撑顶板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壁固定连接有填塞块,所述填塞块内壁固定连接有用以连接水坝模型的粘接贴。
3、其中,所述水利蓄水模型内壁开设有注水通道,所述注水通道顶端开口插接有封闭塞。
4、其中,所述水利蓄水模型底端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水利蓄水模型内壁开设有卡合槽。
5、其中,所述支撑顶板侧壁固定连接有卡合定位杆,所述卡合定位杆卡合在所述卡合槽内。
6、其中,所述隔离膜侧壁固定连接有配重块,所述支撑顶板内壁固定连接有拦截网。
7、其中,所述支撑板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卡
8、其中,所述支撑顶板、所述隔离膜、所述配重块和所述拦截网均为透明材质。
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借助支撑顶板、隔离膜与支撑板配合能够将水利蓄水模型内分隔为上下两层空间,通过支撑顶板、隔离膜和支撑板对下层空间内的水体进行防护,以使得水利蓄水模型的内壁不会与污水接触,保持水利蓄水模型内壁的洁净,且支撑顶板和支撑板与水利蓄水模型可拆卸连接,使得工作人员对蓄水结构的清洗更加便捷,填塞块和粘接贴配合能够在不对支撑顶板、隔离膜和支撑板的隔离层造成破坏的基础上完成对水坝坝模型的安装。
10、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水结构,包括水利蓄水模型(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利蓄水模型(1)内壁可拆卸连接有支撑顶板(2),所述支撑顶板(2)底端固定连接有隔离膜(21),所述支撑顶板(2)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内壁固定连接有填塞块(31),所述填塞块(31)内壁固定连接有用以连接水坝模型的粘接贴(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利蓄水模型(1)内壁开设有注水通道(11),所述注水通道(11)顶端开口插接有封闭塞(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利蓄水模型(1)底端固定连接有排水管(13),所述水利蓄水模型(1)内壁开设有卡合槽(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蓄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顶板(2)侧壁固定连接有卡合定位杆(22),所述卡合定位杆(22)卡合在所述卡合槽(14)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蓄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膜(21)侧壁固定连接有配重块(23),所述支撑顶板(2)内壁固定连接有拦截网(24)。
6.根据权利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蓄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顶板(2)、所述隔离膜(21)、所述配重块(23)和所述拦截网(24)均为透明材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水结构,包括水利蓄水模型(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利蓄水模型(1)内壁可拆卸连接有支撑顶板(2),所述支撑顶板(2)底端固定连接有隔离膜(21),所述支撑顶板(2)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内壁固定连接有填塞块(31),所述填塞块(31)内壁固定连接有用以连接水坝模型的粘接贴(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利蓄水模型(1)内壁开设有注水通道(11),所述注水通道(11)顶端开口插接有封闭塞(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利蓄水模型(1)底端固定连接有排水管(13),所述水利蓄水模型(1)内壁开设有卡合槽(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杰聃,罗贯一,张高索,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