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变压器,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变压器。
技术介绍
1、llc谐振变换器因高效率、低emi和负载变化条件下工作而得到工业应用中的广泛关注。传统的pwm变换器中,功率开关管以硬开关模式工作,具有高开关损耗和电磁干扰的问题。在llc谐振变换器中,其开关管可以实现零电压导通,输出整流二极管亦可实现零电流关断,因此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耗损及电磁干扰。基于上述特点llc谐振变换器被广泛应用于高频,高功率密度的电能变换系统中,llc谐振变换器是主流的电路拓扑。变压器是llc谐振变换器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它一方面可以改变输入/输出电压比,另一方面可以提供电气隔离。
2、目前llc变压器和谐振电感一般采用分离式或采用变压器的漏感作为谐振电感,在不同的功率等级有不同的优势,一般在中、大功率采用分离式谐振电感的较多,一方面可以灵活调试,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变压器的耦合效果,提高整体的转换效率。缺点是,独立的谐振电感会增加占板空间和较大的功率损耗。因此急需一种新的llc变压器和谐振电感的形式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集成变压器。
2、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集成变压器,包括第一磁芯,所述第一磁芯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磁芯,所述第二磁芯远离第一磁芯的一侧设置有第三磁芯;所述第一磁芯为谐振电感的磁芯,所述第二磁芯和第三磁芯均为变压器的磁芯;所述第一磁芯的中柱设置电感绕组1-m,所述第二磁芯和第三磁芯的中柱设置原边绕组m-
3、优选的,所述的第一磁芯内部设置有电感pcb线圈,所述第二磁芯和第三磁芯内部设置有变压器pcb线圈。
4、优选的,所述电感pcb线圈的电感引脚设置在第一磁芯外部的一侧。
5、优选的,所述变压器pcb线圈的变压器引脚设置在第二磁芯和/或第三磁芯外部的一侧。
6、优选的,所述的电感引脚直接焊接安装到印制板上。
7、优选的,所述的变压器引脚直接焊接安装到印制板上。
8、优选的,所述的副边绕组3-4-5采用中心抽头的形式。
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0、1)把谐振电感和变压器集成在一起,现有技术一般需要四个e型的磁芯,而本技术仅需要三个e型磁芯,减少了整体器件,提高了使用效率且可以采用一种规格的e型磁芯。
11、2)第一磁芯的磁路与第二磁芯的磁路方向相反可以部分或全部抵消公共磁路的磁通,有利于减小第二磁芯公共磁路的截面积,并降低损耗。
12、3)集成变压器绕组采用pcb线圈的形式,可以有良好的散热效果,加工工艺简单,线圈的引脚采用pcb一体的机构设计,可以直接焊接到应用端的印制板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磁芯,所述第一磁芯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磁芯,所述第二磁芯远离第一磁芯的一侧设置有第三磁芯;所述第一磁芯为谐振电感的磁芯,所述第二磁芯和第三磁芯均为变压器的磁芯;所述第一磁芯的中柱设置电感绕组1-M,所述第二磁芯和第三磁芯的中柱设置原边绕组M-2和副边绕组3-4-5;所述电感绕组1-M与原边绕组M-2的绕线方向一致;所述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之间形成有公共磁路区域,所述第一磁芯的磁路与第二磁芯的磁路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磁芯内部设置有电感PCB线圈,所述第二磁芯和第三磁芯内部设置有变压器PCB线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PCB线圈的电感引脚设置在第一磁芯外部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PCB线圈的变压器引脚设置在第二磁芯和/或第三磁芯外部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感引脚直接焊接安装到印制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变压器,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集成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边绕组3-4-5采用中心抽头的形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磁芯,所述第一磁芯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磁芯,所述第二磁芯远离第一磁芯的一侧设置有第三磁芯;所述第一磁芯为谐振电感的磁芯,所述第二磁芯和第三磁芯均为变压器的磁芯;所述第一磁芯的中柱设置电感绕组1-m,所述第二磁芯和第三磁芯的中柱设置原边绕组m-2和副边绕组3-4-5;所述电感绕组1-m与原边绕组m-2的绕线方向一致;所述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之间形成有公共磁路区域,所述第一磁芯的磁路与第二磁芯的磁路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磁芯内部设置有电感pcb线圈,所述第二磁芯和第三磁芯内部设置有变压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修禹,冯毅,赵兵,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传能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