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骨科康复,具体为一种骨科手臂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1、当患者手臂受伤后,肘关节长期不能转动,会导致手臂活动困难,甚至出现肌肉萎缩现象。目前的手肘康复锻炼的方式主要有人工和康复锻炼辅助装置两种,人工方式虽然可以根据患者手臂不同状况采取不同的康复锻炼方式,以满足其不同的需求,以免长久吊着导致上肢肌肉萎缩退化,一般通过上肢训练为手臂拉动骨折专用床上的把手进行,但有的病人在训练时容易出现手滑情况,身体直接后仰躺在床上,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
2、现有的骨科手臂康复训练装置大多结构比较固定,功能单一,操作不便,在对患者的手臂进行支撑并使其转动时,患者的手臂处于被动运动,不能够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调整,进行主动转动康复训练,从而影响患者手臂康复训练的效果;而且患者无法选择性的对阻力进行调节,来实现在不同阻力的情况下进行主动转动康复训练。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科手臂康复训练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骨科手臂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后端上侧设有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的上方设有第一护具,所述第一护具的下侧固定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在第一框架内转动接触,所述底板的前端上侧设有调整组件,所述调整组件的上方设有第二护具,所述第一护具的前端固定设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二护具的后端固定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第一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调整组件包括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的内部滑动设有第一滑
3、其中,第一护具与第二护具配合调整组件能够对患者的手臂进行主动或被动的康复运动,再通过螺栓移动通过推杆带动弹性块移动,从而使第二转动板转动,使第一滑块在第二转动板转动与第二框架的侧壁之间的宽度由后端向前端方向逐渐减小,从而通过转动对应的螺栓控制第二转动板摆动的情况,以便于调整第一滑块在第二框架内滑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以便于患者的手臂进行竖直方向的主动运动,进而加快康复时间,从而达到更好且更有效的训练效果
4、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板的一端与第三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板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座转动连接,每个所述螺栓的一端固定设有推杆,每个所述推杆的一端固定设有弹性块,每个所述弹性块的一侧与第二转动板挤压接触。
5、优选的,所述第二框架的另一侧固定设有第二固定框,所述第二固定框的一端安装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有丝杆,所述第二固定框的内部滑动设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与丝杆的外侧螺纹接触,所述移动块朝向第二框架方向一侧固定设有推板,所述推板在第二框架的内滑动,所述推板与第一滑块的后侧接触。
6、优选的,所述第一框架的下侧固定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在底板上转动接触,所述第二框架的前端下侧固定设有第二滑块,所述底板上设有弧形滑槽,所述第二滑块在弧形滑槽内滑动。
7、优选的,所述弧形滑槽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气囊。
8、优选的,所述第一护具的内侧间隔固定设有若干第一按摩球,所述第二护具的内侧间隔固定设有若干第二按摩球。
9、优选的,所述第一护具的两端连接设有若干第一绷带,所述第二护具的两端连接设有若干第二绷带。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技术能够对患者的手臂进行主动或被动的康复运动,再通过螺栓移动通过推杆带动弹性块移动,从而使第二转动板转动,使第一滑块在第二转动板转动与第二框架的侧壁之间的宽度由后端向前端方向逐渐减小,从而通过转动对应的螺栓控制第二转动板摆动的情况,以便于调整第一滑块在第二框架内滑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以便于患者的手臂进行竖直方向的主动运动,进而加快康复时间,从而达到更好且更有效的训练效果。
12、2、本技术能够对患者的手臂进行水平方向移动,从而实现患者手臂的多角度转动,克服了现有训练装置只能实现单一平面转动的缺陷;再通过在第一护具及第二护具上的第一按摩球与第二按摩球,可以保证对患者手臂进行挤压,从而增加训练装置按摩功能,可以加快患者手臂的血液循环,有助于康复训练。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科手臂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的后端上侧设有第一框架(11),所述第一框架(11)的上方设有第一护具(12),所述第一护具(12)的下侧固定设有固定板(16),所述固定板(16)在第一框架(11)内转动接触,所述底板(10)的前端上侧设有调整组件,所述调整组件的上方设有第二护具(18),所述第一护具(12)的前端固定设有第一固定座(23),所述第二护具(18)的后端固定设有连接板(22),所述连接板(22)与第一固定座(23)转动连接;所述调整组件包括第二框架(24),所述第二框架(24)的内部滑动设有第一滑块(33),所述第一滑块(33)的上侧固定设有第二固定座(34),所述第二护具(18)的前端下侧固定设有第三固定座(35),所述第二固定座(34)与第三固定座(35)之间连接设有第一转动板(36),所述第二框架(24)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一固定框(37),所述第一固定框(37)的一侧螺纹接触设有若干螺栓(38),所述第二框架(24)的内部朝向第一固定框(37)方向一侧转动设有第二转动板(41),所述第二转动板(41)朝向第一滑块(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手臂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板(36)的一端与第三固定座(35)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板(36)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座(34)转动连接,每个所述螺栓(38)的一端固定设有推杆(39),每个所述推杆(39)的一端固定设有弹性块(40),每个所述弹性块(40)的一侧与第二转动板(41)挤压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骨科手臂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架(24)的另一侧固定设有第二固定框(28),所述第二固定框(28)的一端安装设有电机(29),所述电机(29)的输出端设有丝杆(30),所述第二固定框(28)的内部滑动设有移动块(31),所述移动块(31)与丝杆(30)的外侧螺纹接触,所述移动块(31)朝向第二框架(24)方向一侧固定设有推板(32),所述推板(32)在第二框架(24)的内滑动,所述推板(32)与第一滑块(33)的后侧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手臂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11)的下侧固定设有转动轴(17),所述转动轴(17)在底板(10)上转动接触,所述第二框架(24)的前端下侧固定设有第二滑块(25),所述底板(10)上设有弧形滑槽(26),所述第二滑块(25)在弧形滑槽(26)内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骨科手臂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滑槽(26)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气囊(2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手臂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具(12)的内侧间隔固定设有若干第一按摩球(14),所述第二护具(18)的内侧间隔固定设有若干第二按摩球(2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骨科手臂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具(12)的两端连接设有若干第一绷带(15),所述第二护具(18)的两端连接设有若干第二绷带(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科手臂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的后端上侧设有第一框架(11),所述第一框架(11)的上方设有第一护具(12),所述第一护具(12)的下侧固定设有固定板(16),所述固定板(16)在第一框架(11)内转动接触,所述底板(10)的前端上侧设有调整组件,所述调整组件的上方设有第二护具(18),所述第一护具(12)的前端固定设有第一固定座(23),所述第二护具(18)的后端固定设有连接板(22),所述连接板(22)与第一固定座(23)转动连接;所述调整组件包括第二框架(24),所述第二框架(24)的内部滑动设有第一滑块(33),所述第一滑块(33)的上侧固定设有第二固定座(34),所述第二护具(18)的前端下侧固定设有第三固定座(35),所述第二固定座(34)与第三固定座(35)之间连接设有第一转动板(36),所述第二框架(24)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一固定框(37),所述第一固定框(37)的一侧螺纹接触设有若干螺栓(38),所述第二框架(24)的内部朝向第一固定框(37)方向一侧转动设有第二转动板(41),所述第二转动板(41)朝向第一滑块(33)方向一侧固定设有弹性板(42),所述第一滑块(33)与弹性板(42)摩擦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手臂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板(36)的一端与第三固定座(35)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板(36)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座(34)转动连接,每个所述螺栓(38)的一端固定设有推杆(39),每个所述推杆(39)的一端固定设有弹性块(40),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宜之,刘楚贤,王克列,邹时雨,陈品琨,管玉霞,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龙岗区骨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