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高性能薄壁多腔体铝合金型材的淬火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高性能薄壁多腔体铝合金型材的淬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809114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8 1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性能薄壁多腔体铝合金型材的淬火方法,属于铝合金加工技术领域。该淬火方法在淬火槽中进行,所述淬火槽沿铝合金型材长度方向延伸的两个侧壁以及底面上各设有至少两组喷嘴;淬火时,从喷嘴喷出的冷却水的水压≥1000kPa,流量≥16L/min。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淬火方法,在保证产品不出现变形的前提下,能够同时保证时效后产品的力学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铝合金加工,具体涉及一种高性能的薄壁多腔体铝合金型材的超强淬火方法。


技术介绍

1、薄壁多腔体铝合金型材具有隔热性能优越,隔音效果好,以及质轻但结构稳定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在建筑、交通、航天等领域。由于薄壁、多腔的特征,使得这类产品存在制造难度大、成本高的特点。其中针对淬火过程,由于这类铝合金型材腔体较多,不同位置存在壁厚差异,在采用传统铝合金型材淬火方法时存在内腔冷却困难、内腔淬火不彻底、型材扭曲变形率高、以及淬火后型材性能不稳定等问题,进而影响产品质量,导致生产成本增加。针对以上问题,目前采用风、水雾等冷却效率较低的淬火方法,以减少产品变形、波浪等缺陷,如申请号为201910509760.8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所公开的一种薄壁多腔体型材挤压工艺,将挤压后的多腔体铝合金型材进行淬火处理,淬火方式为风冷淬火或水雾淬火。但由于无法在短时间内将高温状态下的过饱和固溶体固定到室温环境下,采用这类淬火方法会影响产品时效后的力学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保证产品时效后的力学性能,同时又不会出现产品变形、波浪等缺陷的适于薄壁多腔体铝合金型材的淬火方法,以制备得到一种高性能的薄壁多腔体铝合金型材。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性能薄壁多腔体铝合金型材的淬火方法,在淬火槽中进行,所述淬火槽沿铝合金型材长度方向延伸的两个侧壁以及底面上各设有至少两组喷嘴;淬火时,从喷嘴喷出的冷却水的水压≥1000kpa,流量≥16l/min。

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淬火方法,通过改变淬火槽内喷头的分布以及大幅提高喷头喷出的冷却水的水压和流量,能够提高铝合金型材在淬火时的过饱和固溶程度,进而在保证产品不出现变形的前提下,同时保证时效后产品的力学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高性能薄壁多腔体铝合金型材的淬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淬火槽中进行,所述淬火槽沿铝合金型材长度方向延伸的两个侧壁以及底面上各设有至少两组喷嘴;淬火时,从喷嘴喷出的冷却水的水压≥1000 kPa,流量≥16 L/min。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淬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压为1000~1100 kP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淬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为16~18L/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淬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每组喷嘴之间的距离为80~12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淬火方法,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侧壁上的每组喷嘴包括三个沿薄壁多腔体铝合金型材高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喷嘴;位于所述底面上的每组喷嘴包括三个沿薄壁多腔体铝合金型材宽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喷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淬火方法,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侧壁上的每组喷嘴的最上方的一个喷嘴所处的水平面高于薄壁多腔体铝合金型材的顶面所处的水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淬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喷出的喷雾形状为扇形,喷雾的角度为8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淬火方法,其特征在于,薄壁多腔体铝合金型材的壁厚≥1.8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淬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距离薄壁多腔体铝合金型材的外侧壁的距离为80~12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淬火方法,其特征在于,薄壁多腔体铝合金型材在淬火槽中传输的速度为10~13m/min。

...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高性能薄壁多腔体铝合金型材的淬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淬火槽中进行,所述淬火槽沿铝合金型材长度方向延伸的两个侧壁以及底面上各设有至少两组喷嘴;淬火时,从喷嘴喷出的冷却水的水压≥1000 kpa,流量≥16 l/min。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淬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压为1000~1100 kp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淬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为16~18l/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淬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每组喷嘴之间的距离为80~12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淬火方法,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侧壁上的每组喷嘴包括三个沿薄壁多腔体铝合金型材高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喷嘴;位于所述底面上的每组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添文张觅泉路宝坤周策梁卫抗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南平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