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腕舟骨坏死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80781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8 19:55
本技术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腕舟骨坏死固定器,包括固定件以及训练板,所述固定件用于对腕舟骨处进行固定,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板一以及固定板二,所述所述固定板一的两侧与固定板二的两侧均通过连接带一、连接带二以及连接带三相连接,通过将腕舟骨坏死部位的手掌以及手臂放置在固定板一以及固定板二上,然后通过将连接带一将手掌固定,连接带二将手腕固定,连接带三江手臂固定,当需要进行锻炼时,手指训练件对手指进行锻炼,随着腕舟骨的康复,手部抵触训练板,抗阻力件对训练板抵触,从而对腕部进行抗阻力锻炼,不仅可以对腕舟骨进行固定,而且当需要进行功能锻炼时可以直接进行功能锻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用具,具体涉及一种腕舟骨坏死固定器


技术介绍

1、腕舟骨是腕骨中的一块,位于手腕部,近排腕骨的外侧,腕舟骨在腕关节的活动和稳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与其他腕骨以及桡骨、掌骨等共同协作,完成腕关节的屈伸、收展和旋转等复杂工作,但是容易因外伤而发生骨折等损伤,当发生腕舟骨损伤时,患者常常会忽视其症状,腕舟骨骨折之后治疗不及时,不恰当,或者未遵医嘱进行固定等,会引发腕舟骨坏死。

2、腕舟骨坏死后无论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都需要通过在腕部佩戴固定器六个月至一年左右的时间进行恢复,但是腕舟骨佩戴固定器之后一般四周左右需要开始从简单进行手指的屈伸逐渐进行腕关节的轻度屈伸,再过渡到腕关节的抗阻训练,而现有技术的固定器在使用时,一般是将手部与前臂固定成同一直线,为腕舟骨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有助于坏死部位的修复和新骨的形成,但是当需要进行康复锻炼时,需要将固定器取下,当锻炼完之后再将固定器佩戴上,过程较为麻烦,而且固定器一般不具有锻炼的功能,性能较为单一,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腕舟骨坏死固定器。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腕舟骨坏死固定器,不仅可以对腕舟骨进行固定,而且当需要进行功能锻炼时可以直接进行功能锻炼。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腕舟骨坏死固定器,包括固定件以及训练板,所述固定件用于对腕舟骨处进行固定,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板一以及固定板二,所述所述固定板一的两侧与固定板二的两侧均通过连接带一、连接带二以及连接带三相连接,且所述连接带一、连接带二以及连接带三分别用于对手掌、腕部以及前臂进行固定,所述固定板二内部开设有滑动腔,所述训练板滑动连接于滑动腔的内部,所述训练板的一端连接有抗阻力件,所述抗阻力件包括两个滑动安装于滑动腔内部的滑板以及与两个所述滑板相连接的弹性件,所述固定板二远离抗阻力件的一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手指训练件。

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腕舟骨坏死部位的手掌以及手臂放置在固定板一以及固定板二上,然后通过将连接带一将手掌固定,连接带二将手腕固定,连接带三江手臂固定,当需要进行锻炼时,手指训练件对手指进行锻炼,随着腕舟骨的康复,手部抵触训练板,抗阻力件对训练板抵触,从而对腕部进行抗阻力锻炼,不仅可以对腕舟骨进行固定,而且当需要进行功能锻炼时可以直接进行功能锻炼。

4、为了对手指想进行训练;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指训练件包括滑槽以及按压杆,所述滑槽开设于凹槽的内壁上,所述按压杆滑动连接于滑槽的内部,且所述按压杆的一端延伸至凹槽的内部,所述滑槽以及按压杆的数量均为四个,所述按压杆与滑槽内壁之间连接有拉簧。

6、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在佩戴固定器早期,需要对手指进行康复训练,增加手指的灵活度以及血液循环,避免手指僵硬,将除大拇指之外的四个手指插入凹槽内部,然后放置在对应的按压杆上进行按压,由于拉簧的弹性作用,使患者在按压按压杆后,按压杆又恢复原位,对手指反复进行锻炼。

7、为了便于调节抗阻力的大小;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件包括两个滑块以及连接于两个滑块之间的弹簧,两个所述滑板上对应开设有多个安装槽,所述滑块滑动安装于安装槽的内部。

9、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随着患者的腕舟骨的康复进程,腕舟骨的抗阻力训练的阻力大小可以逐渐增大,多个安装槽的设置可以使患者根据自身的情况随意增加安装弹性件的数量。

10、为了进行灵活调节;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板二上螺纹连接有螺旋杆,所述螺旋杆用于对训练板的活动进行限位。

12、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当患者在康复的早期,只需要进行手指的康复锻炼时,通过旋紧螺旋杆,将螺旋杆抵触训练板,对训练板进行固定,防止患者在进行手指按压训练的同时,带动训练板滑动,影响训练的效果。

13、为了增加稳定性;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带一上开设有用于供大拇指穿过的通孔。

15、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将患者的大拇指穿过通孔,能更好地固定手掌的位置,同时允许大拇指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在保证固定效果的基础上提高整体的稳定性。

16、为了增加患者的使用舒适度;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板一以及固定板二上均设有柔性垫。

18、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柔性垫的设置可以避免患者的皮肤直接与固定板一和固定板二接触,柔软的材质能够增加患者的使用舒适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腕舟骨坏死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腕舟骨坏死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指训练件(9)包括滑槽(901)以及按压杆(902),所述滑槽(901)开设于凹槽(8)的内壁上,所述按压杆(902)滑动连接于滑槽(901)的内部,且所述按压杆(902)的一端延伸至凹槽(8)的内部,所述滑槽(901)以及按压杆(902)的数量均为四个,所述按压杆(902)与滑槽(901)内壁之间连接有拉簧(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腕舟骨坏死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702)包括两个滑块(7021)以及连接于两个滑块(7021)之间的弹簧(7022),两个所述滑板(701)上对应开设有多个安装槽(11),所述滑块(7021)滑动安装于安装槽(11)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腕舟骨坏死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二(102)上螺纹连接有螺旋杆(12),所述螺旋杆(12)用于对训练板(5)的活动进行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腕舟骨坏死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一(2)上开设有用于供大拇指穿过的通孔(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腕舟骨坏死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一(101)以及固定板二(102)上均设有柔性垫(1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腕舟骨坏死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腕舟骨坏死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指训练件(9)包括滑槽(901)以及按压杆(902),所述滑槽(901)开设于凹槽(8)的内壁上,所述按压杆(902)滑动连接于滑槽(901)的内部,且所述按压杆(902)的一端延伸至凹槽(8)的内部,所述滑槽(901)以及按压杆(902)的数量均为四个,所述按压杆(902)与滑槽(901)内壁之间连接有拉簧(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腕舟骨坏死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702)包括两个滑块(7021)以及连接于两个滑块(7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水洁廉杰白杨李静伟黄付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