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化瓶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80652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8 19:54
本申请涉及瓶体包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化瓶下料装置,包括机架、上料输送带、下料输送带以及抓举装置;上料输送带与下料输送带平行设置,且上料输送带的输出端与下料输送带的输入端相互靠近,机架的顶壁固定安装抓举装置;抓举装置包括纵向调节机构、高度调节机构、翻转机构以及设置在翻转机构上的多个气动卡爪;设置的生化瓶下料装置,高度调节装置实现了生化瓶与瓶托分离,纵向调节装置实现了生化瓶从下料输送带转移至上料输送带,翻转装置实现了生化瓶从竖直状态到横向状态再到水平状态的转换,气动卡爪实现了对生化瓶的抓取,避免了人工转移生化瓶,便于后续贴标工段的操作,提高了生化瓶的灌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瓶体包装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生化瓶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1、在生化瓶灌装行业中,常使用自动化生产线来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不同的工段使用输送带来转移物料,对生化瓶进行灌装时,首先对生化瓶进行消毒,然后将生化瓶输送至生化瓶码齐工段,使用特定的机械手将消毒后的生化瓶正立放置在瓶托内,瓶托对生化瓶进行扶持限位,避免生化瓶在运输过程中倾倒,放置有生化瓶的瓶托被顺次传输至灌装工位,灌装机对生化瓶进行灌装,灌装完成后,生化瓶跟随瓶托被输送至封口工位,旋盖机将瓶盖拧紧在生化瓶口,最后,对封口完成的生化瓶进行贴标,将标签粘贴在生化瓶的瓶身,完成生化瓶的灌装。

2、在生化瓶贴标工段前,需要将正立的生化瓶从瓶托内取出,并平放置在输送带上,输送带将平放的生化瓶送至贴标工段,在此操作过程中,常使用人工操作,将生化瓶与瓶托分离,使得生化瓶的灌装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生化瓶的灌装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生化瓶下料装置。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生化瓶下料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生化瓶下料装置,包括机架、上料输送带、下料输送带以及抓举装置;所述上料输送带与所述下料输送带平行设置,且所述上料输送带的输出端与所述下料输送带的输入端相互靠近,所述机架设置于所述上料输送带与所述下料输送带相互靠近一端的上方;所述机架的顶壁固定安装所述抓举装置;所述上料输送带与所述下料输送带穿过所述机架,且所述上料输送带与所述下料输送带位于所述抓举装置下方;所述下料输送带的输入端连接生化瓶旋盖机;所述上料输送带的输出端连接生化瓶贴标工段;

4、所述下料输送带的顶壁固定设置有多个瓶托,多个所述瓶托沿所述下料输送带的长度方向顺次设置,且多个所述瓶托内腔均正立放置有生化瓶;

5、所述抓举装置包括纵向调节机构、高度调节机构、翻转机构以及设置在翻转机构上的多个气动卡爪;所述翻转机构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固定连接,所述高度调节机构与所述纵向调节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纵向调节机构固定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气动卡爪用于将所述生化瓶与所述瓶托分离,并将所述生化瓶水平放置在所述下料输送带的顶壁。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生化瓶完成瓶盖封口后,抓举装置对生化瓶进行转移,首先,高度调节机构上升,然后纵向调节机构启动,高度调节机构与纵向调节机构将气动卡爪带动至下料输送带的上方,然后调节翻转机构,气动卡爪对准瓶托内的生化瓶,高度调节机构下降,使得瓶盖进入气动卡爪的空腔内,然后气动卡爪闭合,将生化瓶的瓶盖夹紧,高度调节机构上升,将生化瓶与瓶托分离,然后启动纵向调节机构,纵向调节机构带动气动卡爪将生化瓶移动至上料输送带上方,再调节翻转机构,翻转机构使得生化瓶由正立状态转变为横向状态,再转变为水平状态,然后高度调节机构将生化瓶平放在上料输送带的顶壁,松开气动卡爪,最后高度调节机构与纵向调节机构将气动卡爪与生化瓶分离,生化瓶被输送至贴标工段,抓举装置重复进行下一批生化瓶的转移;设置的生化瓶下料装置,抓举装置将多个生化瓶同时从下料输送带转移至上料输送带,并完成生化瓶从竖直状态到水平状态的转换,避免了人工转移生化瓶,便于后续贴标工段的操作,提高了生化瓶的灌装效率。

7、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纵向调节机构包括支撑组件、驱动组件、以及两组导向组件;

8、所述导向组件与所述机架的顶壁固定连接,且所述导向组件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上料输送带与下料输送带的上方;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杆以及两个导向杆支座,所述导向杆支座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机架位于所述上料输送带与下料输送带上方的顶壁,所述导向杆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导向杆支座;所述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导向杆上。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导向组件,两个导向杆支座固定设置在支架位于上料输送带与下料输送带上方的顶壁,导向杆两端与两个导向杆支座固定连接,导向杆对纵向调节机构的运动方向进行限制,便于实现纵向调节机构在上料输送带与下料输送带之间移动,进而便于实现抓举装置将生化瓶从下料输送带转移至上料输送带。

10、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托板以及两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套设于两个所述导向杆的侧壁,且两个所述支撑板分别位于所述导向杆的两端,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导向杆固定连接;所述托板设置于两个所述导向杆的顶壁,且所述托板与所述导向杆滑移连接,所述托板可沿所述导向杆的长度方向滑移;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支撑组件,支撑板对驱动组件进行支撑,便于实现驱动组件的安装固定,同时,托板沿导向杆的长度方向滑移,便于实现纵向调节机构在上料输送带与下料输送带之间移动。

12、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纵向驱动电机、纵向调节丝杆以及纵向丝杆螺母;所述纵向调节丝杆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所述支撑板,且所述纵向调节丝杆与所述支撑板转动连接;

13、所述纵向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板的侧壁,且所述纵向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支撑板,所述纵向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纵向调节丝杆穿过所述支撑板的一端皮带连接;

14、所述纵向丝杆螺母的侧壁面与所述托板的底壁固定连接,且所述纵向丝杆螺母与所述纵向调节丝杆螺纹连接;所述高度调节机构设置于所述托板上。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驱动组件,纵向调节丝杆与支撑板转动连接,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与纵向调节丝杆皮带连接,当驱动电机启动时,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纵向调节丝杆转动,纵向调节丝杆上螺纹连接的纵向丝杆螺母受到托板的限位,从而与纵向调节丝杆发生相对转动,使得托板沿纵向调节丝杆的长度方向滑移,进而带动高度调节机构滑移,便于实现抓举装置将生化瓶从下料输送带转移至上料输送带。

16、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直线电机、两组滑移件以及设置在两组所述滑移件之间的连杆;两组所述滑移件对称设置于所述托板顶壁长度方向两端;

17、所述直线电机包括定子和动子,所述定子固定安装于所述托板顶壁的中间位置,所述动子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定子内腔中,另一端穿过所述托板与所述翻转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动子与所述托板滑移连接,且所述动子可沿所述定子内腔滑移。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启动直线电机时,动子在定子内腔中伸缩,定子远离动子的一端固定连接翻转组件,使得动子带动翻转组件上下移动,便于翻转装置与气动卡爪固定连接,便于实现气动卡爪夹持生化瓶,并使得生化瓶与瓶托分离。

19、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滑移件包括滑移套管以及滑杆,所述滑移套管竖直设置在所述托板底壁,且所述滑移套管的一端与所述托板的顶壁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穿过所述托板与所述滑移套管,所述滑杆伸出所述托板底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翻转组件;

20、所述连杆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杆伸出所述滑移套管顶部一端。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滑移件,通过滑移套管对滑杆进行限位,滑移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化瓶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上料输送带(2)、下料输送带(3)以及抓举装置(4);所述上料输送带(2)与所述下料输送带(3)平行设置,且所述上料输送带(2)的输出端与所述下料输送带(3)的输入端相互靠近,所述机架(1)设置于所述上料输送带(2)与所述下料输送带(3)相互靠近一端的上方;所述机架(1)的顶壁固定安装所述抓举装置(4);所述上料输送带(2)与所述下料输送带(3)穿过所述机架(1),且所述上料输送带(2)与所述下料输送带(3)位于所述抓举装置(4)下方;所述下料输送带(3)的输入端连接生化瓶旋盖机;所述上料输送带(2)的输出端连接生化瓶贴标工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化瓶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调节机构(41)包括支撑组件(411)、驱动组件(412)、以及两组导向组件(4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化瓶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411)包括托板(4111)以及两个支撑板(4112),所述支撑板(4112)套设于两个所述导向杆(4131)的侧壁,且两个所述支撑板(4112)分别位于所述导向杆(4131)的两端,所述支撑板(4112)与所述导向杆(4131)固定连接;所述托板(4111)设置于两个所述导向杆(4131)的顶壁,且所述托板(4111)与所述导向杆(4131)滑移连接,所述托板(4111)可沿所述导向杆(4131)的长度方向滑移;所述驱动组件(412)设置于所述支撑板(411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化瓶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12)包括纵向驱动电机(4121)、纵向调节丝杆(4122)以及纵向丝杆螺母(4123);所述纵向调节丝杆(4122)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所述支撑板(4112),且所述纵向调节丝杆(4122)与所述支撑板(4112)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化瓶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42)包括直线电机(421)、两组滑移件(422)以及设置在两组所述滑移件(422)之间的连杆(423);两组所述滑移件(422)对称设置于所述托板(4111)顶壁长度方向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化瓶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件(422)包括滑移套管(4221)以及滑杆(4222),所述滑移套管(4221)竖直设置在所述托板(4111)底壁,且所述滑移套管(4221)的一端与所述托板(4111)的顶壁固定连接,所述滑杆(4222)穿过所述托板(4111)与所述滑移套管(4221),所述滑杆(4222)伸出所述托板(4111)底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翻转机构(4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化瓶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43)包括翻转支架(431)、第一翻转组件(432)以及第二翻转组件(43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生化瓶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翻转组件(433)包括转轴(4331)、第二翻转电机(4332) 、第二传动齿轮(4333)、多个传动锥齿轮(4334)以及多个从动锥齿轮(4335);所述转轴(4331)贯穿所述翻板箱(4321),且所述转轴(4331)与所述翻板箱(4321)转动连接,所述转轴(4331)穿过所述翻板箱(43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齿轮(4333),所述第二传动齿轮(4333)与所述转轴(4331)同轴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生化瓶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卡爪(44)包括气缸(441)以及卡爪本体(442),所述气缸(441)与所述从动锥齿轮(4335)伸出所述翻板箱(4321)侧壁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气缸(441)与所述从动锥齿轮(4335)同步旋转,所述卡爪本体(442)与所述气缸(441)远离所述从动锥齿轮(433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气缸(441)用于驱动所述卡爪开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化瓶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上料输送带(2)、下料输送带(3)以及抓举装置(4);所述上料输送带(2)与所述下料输送带(3)平行设置,且所述上料输送带(2)的输出端与所述下料输送带(3)的输入端相互靠近,所述机架(1)设置于所述上料输送带(2)与所述下料输送带(3)相互靠近一端的上方;所述机架(1)的顶壁固定安装所述抓举装置(4);所述上料输送带(2)与所述下料输送带(3)穿过所述机架(1),且所述上料输送带(2)与所述下料输送带(3)位于所述抓举装置(4)下方;所述下料输送带(3)的输入端连接生化瓶旋盖机;所述上料输送带(2)的输出端连接生化瓶贴标工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化瓶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调节机构(41)包括支撑组件(411)、驱动组件(412)、以及两组导向组件(4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化瓶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411)包括托板(4111)以及两个支撑板(4112),所述支撑板(4112)套设于两个所述导向杆(4131)的侧壁,且两个所述支撑板(4112)分别位于所述导向杆(4131)的两端,所述支撑板(4112)与所述导向杆(4131)固定连接;所述托板(4111)设置于两个所述导向杆(4131)的顶壁,且所述托板(4111)与所述导向杆(4131)滑移连接,所述托板(4111)可沿所述导向杆(4131)的长度方向滑移;所述驱动组件(412)设置于所述支撑板(411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化瓶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12)包括纵向驱动电机(4121)、纵向调节丝杆(4122)以及纵向丝杆螺母(4123);所述纵向调节丝杆(4122)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所述支撑板(4112),且所述纵向调节丝杆(4122)与所述支撑板(4112)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化瓶下料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挺汪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丘北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