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给排水用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80634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8 19:54
本技术提一种建筑给排水用过滤装置,包括过滤器外壳和过滤器上盖板,过滤器上盖板底部且位于过滤器外壳内部设置有搅拌结构,过滤器外壳内部位于搅拌结构下方设置有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包括外固定环,外固定环的外径尺寸与过滤器外壳的内径尺寸相匹配,外固定环内部固定安装有置放板和滤网,置放板和滤网外观均为扇形,置放板和滤网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本技术通过设有的搅拌结构和过滤装置,可解决目前建筑给排水用过滤装置清除杂质时无法过滤的现象,提高了建筑给排水用过滤装置的过滤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过滤装置,具体为一种建筑给排水用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1、建筑排水将水进行排出后从而进行过滤,达到净化水质量的作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筑给排水用过滤装置也得到了一定的改进,但仍存在不足。

2、公开号为cn211394153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给排水用过滤装置通过过滤箱内部的过滤网,对给排水内的杂质进行阻隔,此时杂质会堆积在过滤网上,由于过滤箱的左侧开设有排渣口,在进水管排出给排水后,经过过滤网向右下倾斜,给排水不会从排渣口的内部流出,通过水泵的工作,将过滤掉杂质后的给排水排到过滤罐的内部,进行下一过程的过滤,由于杂质会堆积在过滤网上,此时驱动旋转电机运行,达到了方便清理残渣的目的,但在杂质堆积时通过旋转电机无法达到彻底清理残渣的目的,且水直接对过滤网冲击不便于更好的达到减震和对过滤网进行防护的效果,且不便于加快的过滤速度,防止残渣堵塞,造成水无法过滤的情况。申请号为202023062963.4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文件中,通过设计相关结构,使得该建筑给排水用过滤装置,便于更好的对残渣进行清理,便于加快的过滤速度,防止残渣堵塞,造成水无法过滤的情况,便于更好的达到减震和对过滤网进行防护的效果。

3、但上述方案仍存在下列问题,其液体在过滤过程中是无法完成杂质的清理的,即液体过滤过程与杂质清理过程无法同时进行,当需要清理杂质时则需要关闭液体过滤流程,因此上述装置在使用时,每隔一端时间便需要打开过滤装置以清理杂质,过程繁琐的同时,也降低了液体过滤的效率。

4、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一种建筑给排水用过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给排水用过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给排水用过滤装置,包括过滤器外壳和过滤器上盖板,所述过滤器上盖板底部且位于过滤器外壳内部设置有搅拌结构,所述过滤器外壳内部位于搅拌结构下方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外固定环,所述外固定环的外径尺寸与过滤器外壳的内径尺寸相匹配,所述外固定环内部固定安装有置放板和滤网,所述置放板和滤网外观均为扇形,所述置放板和滤网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柱。

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置放板和滤网的数量均为两组,所述置放板和滤网在外固定环内部为间隔圆形分布。

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搅拌结构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安装在过滤器上盖板顶部,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固定安装有驱动轴,所述伺服电机与外界控制器连接。

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驱动轴远离伺服电机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法兰,所述第一连接法兰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法兰。

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二连接法兰远离第一连接法兰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外壁固定套设有套环,所述套环上固定安装有四组搅拌板。

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过滤器外壳正面及背面侧壁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底部与置放板齐平,所述过滤器上盖板内部位于伺服电机的两侧固定安装有进水孔,所述进水孔输出方向对应滤网,所述过滤器外壳正面侧壁位于凹槽下方固定安装有出水孔。

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过滤器上盖板和过滤器外壳两侧外壁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内部均开设有固定孔,所述第一连接块通过固定孔与第二连接块固定连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实用通过设有的搅拌结构和过滤装置,使用时,将水通过进水孔流入到过滤器外壳内,此时伺服电机未启动,搅拌板将两组滤网和置放板分隔开,进水孔内部所流入的水通过滤网完成过滤,并存储在过滤器外壳中,当滤网上杂质过多影响过滤效果时,此时工作人员可启动伺服电机,驱动轴通过第一连接法兰和第二连接法兰带动连接轴转动,从而带动套环和搅拌板旋转,当搅拌板旋转至重新分隔滤网和置放板的同时可将滤网表面杂质剐蹭到置放板上,进而通过凹槽实现杂质的收集,可解决目前建筑给排水用过滤装置清除杂质时无法过滤的现象,提高了建筑给排水用过滤装置的过滤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给排水用过滤装置,包括过滤器外壳(1)和过滤器上盖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上盖板(2)底部且位于过滤器外壳(1)内部设置有搅拌结构(3),所述过滤器外壳(1)内部位于搅拌结构(3)下方设置有过滤装置(4),所述过滤装置(4)包括外固定环(401),所述外固定环(401)的外径尺寸与过滤器外壳(1)的内径尺寸相匹配,所述外固定环(401)内部固定安装有置放板(402)和滤网(403),所述置放板(402)和滤网(403)外观均为扇形,所述置放板(402)和滤网(403)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柱(4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给排水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放板(402)和滤网(403)的数量均为两组,所述置放板(402)和滤网(403)在外固定环(401)内部为间隔圆形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给排水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结构(3)包括伺服电机(301),所述伺服电机(301)固定安装在过滤器上盖板(2)顶部,所述伺服电机(301)输出端固定安装有驱动轴(302),所述伺服电机(301)与外界控制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给排水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302)远离伺服电机(30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法兰(303),所述第一连接法兰(303)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法兰(30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给排水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法兰(304)远离第一连接法兰(30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轴(305),所述连接轴(305)的外壁固定套设有套环(306),所述套环(306)上固定安装有四组搅拌板(307)。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给排水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外壳(1)正面及背面侧壁均开设有凹槽(5),所述凹槽(5)底部与置放板(402)齐平,所述过滤器上盖板(2)内部位于伺服电机(301)的两侧固定安装有进水孔(6),所述进水孔(6)输出方向对应滤网(403),所述过滤器外壳(1)正面侧壁位于凹槽(5)下方固定安装有出水孔(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给排水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上盖板(2)和过滤器外壳(1)两侧外壁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块(8)和第二连接块(9),所述第一连接块(8)和第二连接块(9)内部均开设有固定孔,所述第一连接块(8)通过固定孔与第二连接块(9)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给排水用过滤装置,包括过滤器外壳(1)和过滤器上盖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上盖板(2)底部且位于过滤器外壳(1)内部设置有搅拌结构(3),所述过滤器外壳(1)内部位于搅拌结构(3)下方设置有过滤装置(4),所述过滤装置(4)包括外固定环(401),所述外固定环(401)的外径尺寸与过滤器外壳(1)的内径尺寸相匹配,所述外固定环(401)内部固定安装有置放板(402)和滤网(403),所述置放板(402)和滤网(403)外观均为扇形,所述置放板(402)和滤网(403)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柱(4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给排水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放板(402)和滤网(403)的数量均为两组,所述置放板(402)和滤网(403)在外固定环(401)内部为间隔圆形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给排水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结构(3)包括伺服电机(301),所述伺服电机(301)固定安装在过滤器上盖板(2)顶部,所述伺服电机(301)输出端固定安装有驱动轴(302),所述伺服电机(301)与外界控制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给排水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桂兵徐凯旋叶尔贵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