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质测绘的定位标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80576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8 19:53
本技术涉及定位标杆技术领域,尤其为基于地质测绘的定位标杆,包括地质测绘设备、第一标杆组件和第二标杆组件,地质测绘设备底端与第一标杆组件顶端固定连接,第一标杆组件前端的内侧安装有固定组件,第一标杆组件靠近上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气通调节组件,第一标杆组件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二标杆组件,气通调节组件内侧滑动连接有封堵组件,第一标杆组件包括安装座,安装座内侧开设有折形道,安装座底端固定连接有上标杆壳,上标杆壳内侧开设有安置槽,本技术中,装置无需借助电源和驱动设备即可实现快速延长和缓慢精细调节高度的效果,增强了在野外环境中的携带便利性和测绘工作的连续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定位标杆,具体为基于地质测绘的定位标杆


技术介绍

1、地质测绘是运用测绘学、地质学等多学科知识,通过实地测量、数据采集、分析处理等手段,对地球表面的地貌形态、地质构造、岩石分布、矿产资源等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和绘制,形成地质图件和相关数据资料,为地质研究、矿产勘查、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等提供基础信息和科学依据的综合性工作;

2、地质测绘的定位标杆是一种用于实地测量和定位的工具,其主要作用是作为参照物,帮助测绘人员进行精确测量和地形数据采集,在地质测绘中,测量点的高度和地形条件千差万别,多节伸缩的定位标杆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节高度,确保标杆能够适应不同的测量环境和高度要求;

3、在地质测绘中,定位标杆的高度调节通常分为两个阶段:快速延长和缓慢精细调节,快速延长可以迅速将标杆立在地面,提高测绘效率,缓慢精细调节则确保标杆高度的精确性,从而保证测量点的精度,然而,现有技术中通过电机驱动结构来调节定位标杆高度的方法存在一些缺点,首先,电机驱动结构会增加定位标杆的整体重量,这不仅增加了携带和运输的难度,还影响其在复杂地形中的操作便利性,其次,电机驱动需要电源支持,而电源的限制可能会降低工作的持续性,特别是在野外作业时,电源供应可能不足,影响测绘工作的连续进行,尽管电机驱动的调节方式能够提高调节效率和精度,但其带来的重量增加和电源限制问题也不容忽视,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基于地质测绘的定位标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地质测绘的定位标杆,以解决通过电机驱动结构来调节定位标杆高度,增加定位标杆的整体重量,影响其在复杂地形中的操作便利性,同时电源供应可能不足,影响测绘工作的连续进行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基于地质测绘的定位标杆,包括地质测绘设备、第一标杆组件和第二标杆组件,所述地质测绘设备底端与第一标杆组件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标杆组件前端的内侧安装有固定组件,所述第一标杆组件靠近上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气通调节组件,所述第一标杆组件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二标杆组件,所述气通调节组件内侧滑动连接有封堵组件,所述第一标杆组件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侧开设有折形道,所述安装座底端固定连接有上标杆壳,所述上标杆壳内侧开设有安置槽,所述安装座开设的安置槽靠近下端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安装座靠近固定组件的内侧开设有限位轴孔,所述安装座下端贯穿开设有防转槽,所述气通调节组件包括第二转把,所述第二转把底端固定连接有扇形板,所述扇形板底端固定连接有轴柱,所述轴柱靠近下端的外侧转动连接有气通盘,所述气通盘内侧开设有锥形孔,所述锥形孔的下端与内空板固定连接,所述内空板顶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气通盘底端固定连接有延伸筒,所述第二标杆组件包括下标杆壳,所述下标杆壳内侧开设有减重槽,所述下标杆壳前端开设有嵌装槽,所述下标杆壳开设的嵌装槽内侧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下标杆壳上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圈,所述封堵组件包括橡胶锥,所述橡胶锥顶端固定连接有凸柱,所述凸柱前端和后端均开设导向轨槽,所述凸柱上端开设坡口,所述凸柱开设的导向轨槽内侧滑动连接有内置凸块,所述内置凸块一侧固定连接在环形架的内侧,所述环形架外侧固定连接有架板,所述下标杆壳外侧滑动连接在上标杆壳的内侧,所述安装座顶端与地质测绘设备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一侧与延伸筒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架板底端与气通盘顶端固定连接。

4、作为本实用进一步优化的内容,其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转把,所述第一转把后端固定连接有螺杆和内螺纹筒,所述螺杆外侧与限位伸缩杆内侧螺旋连接,所述限位伸缩杆后端与齿板前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杆转动连接在安装座开设的限位轴孔内侧,所述齿板后端与齿条前端啮合,所述限位伸缩杆前端与安装座内侧固定连接。

5、作为本实用进一步优化的内容,其中:所述折形道贯穿安装座的上端和下端,所述安置槽贯穿上标杆壳的上端,所述折形道与安置槽连通,所述安置槽的开设形状为圆柱体。

6、作为本实用进一步优化的内容,其中:所述扇形板的形状为扇形体,所述气通盘靠近轴柱的内侧开设有限位转孔,所述轴柱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转环,所述轴柱底端与凸柱顶端贴合。

7、作为本实用进一步优化的内容,其中:所述锥形孔上下贯穿气通盘的内侧,所述锥形孔的开设形状为圆锥体和圆柱体组成,所述内空板内侧为空心结构,所述内空板底端与气通盘底端平齐,所述弹簧顶端与橡胶锥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橡胶锥外侧与锥形孔上端的内侧贴合。

8、作为本实用进一步优化的内容,其中:所述封堵组件的数量设置多个,所述橡胶锥的形状为圆锥体,所述凸柱嵌入安装在环形架的内部,所述环形架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内置凸块,所述凸柱的前端和后端均开设导向轨槽,所述凸柱凸出环形架的上端。

9、作为本实用进一步优化的内容,其中:所述下标杆壳靠近嵌装槽的位置滑动在上标杆壳开设的防转槽内侧,所述减重槽贯穿下标杆壳的上端,所述减重槽与安置槽连通,所述橡胶圈外侧与上标杆壳开设的安置槽内侧贴合,所述下标杆壳靠近橡胶圈的位置处于限位板的上端。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第一标杆组件、固定组件、气通调节组件、第二标杆组件和封堵组件,装置利用气体流通的阻力来实现快速延长和缓慢精细调节高度的效果,无需借助电源和驱动设备,有效降低了设备的整体重量,提高了携带和运输的便利性,同时也避免了因电源限制而影响野外持续作业的问题,增强了在野外环境中测绘工作的连续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地质测绘的定位标杆,包括地质测绘设备(1)、第一标杆组件(2)和第二标杆组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质测绘设备(1)底端与第一标杆组件(2)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标杆组件(2)前端的内侧安装有固定组件(3),所述第一标杆组件(2)靠近上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气通调节组件(4),所述第一标杆组件(2)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二标杆组件(5),所述气通调节组件(4)内侧滑动连接有封堵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质测绘的定位标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3)包括第一转把(31),所述第一转把(31)后端固定连接有螺杆(32)和内螺纹筒(33),所述螺杆(32)外侧与限位伸缩杆(35)内侧螺旋连接,所述限位伸缩杆(35)后端与齿板(34)前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杆(32)转动连接在安装座(21)开设的限位轴孔(26)内侧,所述齿板(34)后端与齿条(54)前端啮合,所述限位伸缩杆(35)前端与安装座(21)内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质测绘的定位标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形道(22)贯穿安装座(21)的上端和下端,所述安置槽(24)贯穿上标杆壳(23)的上端,所述折形道(22)与安置槽(24)连通,所述安置槽(24)的开设形状为圆柱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质测绘的定位标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板(42)的形状为扇形体,所述气通盘(44)靠近轴柱(43)的内侧开设有限位转孔,所述轴柱(43)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转环,所述轴柱(43)底端与凸柱(62)顶端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质测绘的定位标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孔(45)上下贯穿气通盘(44)的内侧,所述锥形孔(45)的开设形状为圆锥体和圆柱体组成,所述内空板(46)内侧为空心结构,所述内空板(46)底端与气通盘(44)底端平齐,所述弹簧(47)顶端与橡胶锥(61)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橡胶锥(61)外侧与锥形孔(45)上端的内侧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质测绘的定位标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组件(6)的数量设置多个,所述橡胶锥(61)的形状为圆锥体,所述凸柱(62)嵌入安装在环形架(66)的内部,所述环形架(66)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内置凸块(67),所述凸柱(62)的前端和后端均开设导向轨槽(63),所述凸柱(62)凸出环形架(66)的上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质测绘的定位标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标杆壳(51)靠近嵌装槽(53)的位置滑动在上标杆壳(23)开设的防转槽(27)内侧,所述减重槽(52)贯穿下标杆壳(51)的上端,所述减重槽(52)与安置槽(24)连通,所述橡胶圈(55)外侧与上标杆壳(23)开设的安置槽(24)内侧贴合,所述下标杆壳(51)靠近橡胶圈(55)的位置处于限位板(25)的上端。

...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地质测绘的定位标杆,包括地质测绘设备(1)、第一标杆组件(2)和第二标杆组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质测绘设备(1)底端与第一标杆组件(2)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标杆组件(2)前端的内侧安装有固定组件(3),所述第一标杆组件(2)靠近上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气通调节组件(4),所述第一标杆组件(2)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二标杆组件(5),所述气通调节组件(4)内侧滑动连接有封堵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质测绘的定位标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3)包括第一转把(31),所述第一转把(31)后端固定连接有螺杆(32)和内螺纹筒(33),所述螺杆(32)外侧与限位伸缩杆(35)内侧螺旋连接,所述限位伸缩杆(35)后端与齿板(34)前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杆(32)转动连接在安装座(21)开设的限位轴孔(26)内侧,所述齿板(34)后端与齿条(54)前端啮合,所述限位伸缩杆(35)前端与安装座(21)内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质测绘的定位标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形道(22)贯穿安装座(21)的上端和下端,所述安置槽(24)贯穿上标杆壳(23)的上端,所述折形道(22)与安置槽(24)连通,所述安置槽(24)的开设形状为圆柱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质测绘的定位标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板(42)的形状为扇形体,所述气通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臻王丽娜王鹏吴昊范永红王鑫张浩刘佳楠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省有色地质一〇七队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