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尤其涉及电池装置、储能装置及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1、新能源电池在生活和产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搭载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已经被广泛使用,另外,电池还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储能领域等。在搭载电池的新能源汽车中,电池可以用于全部或部分地提供动力。在储能领域中,电池可以安装于储能电池箱或是直接安装于用户侧。
2、在这些应用场景中,存在电池单体发生破损的情况,电池单体破损容易引起热失控、电解液泄露、降低电容量等问题,因此,如何降低电池单体受损的几率是业界需要研究的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电池单体受损几率的电池装置、储能装置及用电装置。
2、本申请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3、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装置,包括电池箱和容纳于所述电池箱的封闭空间内的多个电池单体,所述电池箱包括底板、框架及顶盖,所述顶盖和所述底板分别连接于所述框架的相对两侧,形成所述封闭空间;其中,所述框架包括多个围绕所述底板依次首尾连接的边梁,至少一个所述边梁包括沿所述边梁的延伸方向分布的至少一个薄弱部与至少一个主体部,所述主体部的压缩强度大于所述薄弱部的压缩强度,沿与所述边梁的面向所述封闭空间的表面相垂直的方向投影,所述电池单体的正投影与所述薄弱部的正投影无重合部分。
4、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边梁沿其延伸方向的各个部位的压缩强度设置为不均匀的,具体为,边梁包括沿边梁的延伸方向分布的薄弱部和主体部,且薄弱部的压缩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薄弱部包括形成于所述边梁的至少一端的第一薄弱部,所述边梁通过所述第一薄弱部与邻接的所述边梁相连。
6、如此设置,使得第一薄弱部偏离电池单体,在边梁从第一薄弱部发生破裂时,破裂的部位不易接触到电池单体,并且,由于第一薄弱部连接邻接的边梁,因此,在一些情况下,第一薄弱部处破裂时会因邻接的边梁的限制而不易向封闭空间内侵入,从而进一步减小边梁断裂损坏电池单体的几率。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框架还包括至少一个分隔梁,所述分隔梁设于所述底板和多个所述边梁围成的空间内,所述至少一个薄弱部还包括第二薄弱部,所述分隔梁的至少一端与所述第二薄弱部相连。
8、如此设置,使得第二薄弱部偏离电池单体,在边梁受到撞击从第二薄弱部发生破裂时,破裂的部位不易接触到电池单体,并且,由于第二薄弱部连接分隔梁,因此,在一些情况下,第二薄弱部处破裂时会因分隔梁的端部的限制而不易向封闭空间内侵入,从而进一步减小边梁破裂损坏电池单体的几率。
9、在一些实施例中,沿与所述边梁的面向所述封闭空间的表面相垂直的方向投影,所述分隔梁与所述第二薄弱部连接的端面的正投影全部落入所述第二薄弱部面向所述封闭空间的表面的正投影范围内。
10、如此,使得第二薄弱部的尺寸足够,使得边梁在受到碰撞时容易从第二薄弱部处破裂,破裂的部位不易接触到电池单体,并且,由于第二薄弱部连接分隔梁,因此,在一些情况下,第二薄弱部处破裂时会因分隔梁的端部的限制而不易向封闭空间内侵入,从而进一步减小边梁破裂损坏电池单体的几率。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边梁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薄弱部的两端分别超出所述分隔梁连接所述第二薄弱部的端面的尺寸均处于10mm~20mm范围。
12、如此,通过限定在边梁的延伸方向上,第二薄弱部的两端分别超出分隔梁连接第二薄弱部的端面的尺寸均处于10mm~20mm范围,使得第二薄弱部的尺寸足够,使得边梁在受到碰撞时容易从第二薄弱部处破裂,破裂的部位不易接触到电池单体,并且,由于第二薄弱部连接分隔梁,因此,在一些情况下,第二薄弱部处破裂时会因分隔梁的端部的限制而不易向封闭空间内侵入,从而进一步减小边梁断裂损坏电池单体的几率。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边梁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薄弱部的至少一端超出邻接的所述边梁连接所述第一薄弱部的端面的尺寸处于10mm~20mm范围。
14、如此,通过限定在边梁的延伸方向上,第一薄弱部的至少一端超出邻接的边梁连接第一薄弱部的端面的尺寸处于10mm~20mm范围,使得第一薄弱部的尺寸足够,使得边梁在受到碰撞时容易从第一薄弱部处破裂,破裂的部位不易接触到电池单体,并且,由于第一薄弱部连接邻接的边梁,因此,在一些情况下,第一薄弱部处破裂时会因邻接的边梁的限制而不易向封闭空间内侵入,从而进一步减小边梁断裂损坏电池单体的几率。
15、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边梁包括两个沿第一方向相对的第一边梁,所述第一边梁包括至少一个所述薄弱部和至少一个所述主体部,所述第一边梁的至少一个所述薄弱部包括所述第一薄弱部,所述第一边梁的背向所述封闭空间的一侧设有挂载梁。
16、如此设置,第一边梁易受到撞击力,因此,使得第一边梁具有第一薄弱部,第一边梁在受到撞击时易从第一薄弱部处破裂,并在第一边梁从第一薄弱部发生破裂而向封闭空间内移位时,不易接触到电池单体,从而很好的降低了电池单体受损的几率。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边梁的至少一个所述薄弱部还包括所述第二薄弱部,所述分隔梁包括至少一个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横梁,所述横梁的至少一端与所述第一边梁的所述第二薄弱部相连。
18、第一边梁易受到撞击力,因此,使得第一边梁具有第二薄弱部,第一边梁在受到撞击时易从第二薄弱部处破裂,并在第一边梁从第二薄弱部发生破裂而向封闭空间内移位时,不易接触到电池单体,从而很好的降低了电池单体受损的几率。
19、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边梁还包括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边梁之间的第二边梁,所述第二边梁包括至少一个所述薄弱部和至少一个所述主体部,所述第二边梁的至少一个所述薄弱部包括所述第一薄弱部。
20、如此,第二边梁具有薄弱部和主体部,在第二边梁受到撞击时易从第一薄弱部处破裂,并在第二边梁从第一薄弱部发生破裂而向封闭空间内移位时,不易接触到电池单体,从而很好的降低了电池单体受损的几率。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边梁的至少一个所述薄弱部还包括所述第二薄弱部,所述分隔梁还包括至少一个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纵梁,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叉,所述纵梁的至少一端与所述第二边梁的所述第二薄弱部相连。
22、第二边梁在受到撞击时易从第二薄弱部处破裂,并在第二边梁从第二薄弱部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箱和容纳于所述电池箱的封闭空间内的多个电池单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薄弱部包括形成于所述边梁的至少一端的第一薄弱部,所述边梁通过所述第一薄弱部与邻接的所述边梁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还包括至少一个分隔梁,所述分隔梁设于所述底板和多个所述边梁围成的空间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沿与所述边梁的面向所述封闭空间的表面相垂直的方向投影,所述分隔梁与所述第二薄弱部连接的端面的正投影全部落入所述第二薄弱部面向所述封闭空间的表面的正投影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边梁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薄弱部的两端分别超出所述分隔梁连接所述第二薄弱部的端面的尺寸均处于10mm~20mm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边梁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薄弱部的至少一端超出邻接的所述边梁连接所述第一薄弱部的端面的尺寸处于10mm~20mm范围。
7.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梁的至少一个所述薄弱部还包括所述第二薄弱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边梁还包括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边梁之间的第二边梁,所述第二边梁包括至少一个所述薄弱部和至少一个所述主体部,所述第二边梁的至少一个所述薄弱部包括所述第一薄弱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边梁的至少一个所述薄弱部还包括所述第二薄弱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弱部和所述主体部均包括壳本体及设于所述壳本体内的加强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壳本体的壁厚大于所述薄弱部的所述壳本体的壁厚。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填充于所述壳本体内的泡沫结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弱部的所述泡沫结构的孔径大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泡沫结构的孔径。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弱部的所述泡沫结构的泡孔密度小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泡沫结构的泡孔密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弱部的所述泡沫结构的孔径处于100μm~300μm范围。
17.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泡沫结构的孔径处于50μm~100μm范围。
18.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结构采用聚氨酯泡沫、聚苯乙烯泡沫、聚烯烃类泡沫中的任意一者。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填充于所述壳本体内的蜂窝结构。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弱部的所述蜂窝结构包括多个沿所述边梁的延伸方向依次相连的第一六边形单体,各所述第一六边形单体的一个边与邻接的所述第一六边形单体的一个边相重合形成公用边,所述公用边为各所述第一六边形单体的壁厚最小的边,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六边形单体的所述公用边的壁厚处于0.1mm~0.2mm范围;和/或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六边形单体的各个边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六边形单体的各个边的长度;和/或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六边形单体的各个边的长度处于4mm~5mm范围;和/或,
24.根据权利要求20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蜂窝结构包括沿所述边梁的延伸方向依次交替设置的第一单体组和第二单体组,
25.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蜂窝结构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第三六边形单体,所述第三六边形单体内设有第一加强筋片,所述第一加强筋片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六边形单体的内壁相连。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弱部的所述蜂窝结构包括多个相互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箱和容纳于所述电池箱的封闭空间内的多个电池单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薄弱部包括形成于所述边梁的至少一端的第一薄弱部,所述边梁通过所述第一薄弱部与邻接的所述边梁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还包括至少一个分隔梁,所述分隔梁设于所述底板和多个所述边梁围成的空间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沿与所述边梁的面向所述封闭空间的表面相垂直的方向投影,所述分隔梁与所述第二薄弱部连接的端面的正投影全部落入所述第二薄弱部面向所述封闭空间的表面的正投影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边梁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薄弱部的两端分别超出所述分隔梁连接所述第二薄弱部的端面的尺寸均处于10mm~20mm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边梁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薄弱部的至少一端超出邻接的所述边梁连接所述第一薄弱部的端面的尺寸处于10mm~20mm范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边梁包括两个沿第一方向相对的第一边梁,所述第一边梁包括至少一个所述薄弱部和至少一个所述主体部,所述第一边梁的至少一个所述薄弱部包括所述第一薄弱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梁的至少一个所述薄弱部还包括所述第二薄弱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边梁还包括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边梁之间的第二边梁,所述第二边梁包括至少一个所述薄弱部和至少一个所述主体部,所述第二边梁的至少一个所述薄弱部包括所述第一薄弱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边梁的至少一个所述薄弱部还包括所述第二薄弱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弱部和所述主体部均包括壳本体及设于所述壳本体内的加强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壳本体的壁厚大于所述薄弱部的所述壳本体的壁厚。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填充于所述壳本体内的泡沫结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弱部的所述泡沫结构的孔径大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泡沫结构的孔径。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弱部的所述泡沫结构的泡孔密度小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泡沫结构的泡孔密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弱部的所述泡沫结构的孔径处于100μm~300μm范围。
17.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景然,刘丽慧,王峰,张潇,谢声凯,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