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于中心凹视力及周边视力的眼科元件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80513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矫正屈光不正的眼科元件的生产方法,其适于矫正佩戴者的所述中心凹视力和周边视力,并考虑了所述佩戴者眼球和头部运动的幅度。为了提供良好的视觉舒适度,对所述中心凹视力产生矫正的元件的中心区域是关联了所述眼球运动的幅度而被确定的。为了阻止佩戴者的屈光不正在长期内增加,该周边视力在眼科元件的周边区域内被矫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矫正屈光不正的眼科元件的生产方法,具体 地,涉及一种适于头斧正中心凹一见力及周边一见力(foveal and peripheral vision)的眼科元件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为了矫正主体的屈光不正,使用了一种眼镜镜片,该眼镜镜片采 用与脸相固定的方式置于眼睛之前的位置,并使用框架以固定所述镜 片。所述镜片的中心区域主要用于矫正所述佩戴者在朝前看时的屈光 不正。在这些条件下看到的物体的图像是通过所述佩戴者视网膜的中 心区域观察到的,所述中心区域被称为中心凹区域(foveal zone )。 为此,与向前直—见方向相应的视觉感知被称为中心凹碎见力或中心视 力。因此,通过所述眼镜镜片中心区域产生的所述屈光不正的矫正的 目的包括使位于所述眼镜佩戴者前方的物体图 <象重新回到所述中心 凹区域中与一见网膜相切的平面内。这样的矫正方式仅4又是近似地适于 某些视力条件,尤其是因为所述图像的精确位置作为所述物体视距的 函数,沿着眼睛一见轴而变化。所述镜片的周边区域,其位于所述中心区域的外围,当所述观察 者不转动眼球而直一见前方去看部分所述离轴物体时,也参与图像在一见网膜上的成像。与所述物体的离轴(off-axis)部分相对应的那部分图像 位于所述中心凹区域外围,且位于3见网膜的周边区域。为此,相应的 视觉感知被叫做周边一见力。当所述佩戴者向前直视时,所述图像在视网膜上的位置缺陷能够 在所述中心凹浮见力和所述周边#见力之间变化。这种变化依赖于所述佩 戴者眼睛的形状及视网膜的角度偏差(angular offset)。总体上,其能够根据不同佩戴者而改变。因此,对于每个佩戴者而言,给定角度 偏差下的中心凹3见力屈光不正及周边一见力屈光不正能够通过两个相 应的屈光不正的头乔正而^f寻以区别。现在公知的是,对于近视眼镜佩戴者来说,图像在^L网膜后成像 导致了眼球的伸长。从而,这种散焦使得所述佩戴者的近视度数加深。 不仅当所述图像在所述中心凹区域,即中心凹视力的视网膜后成像 时,而且当其在所述周边区域,即周边视力的视网膜后成像时,都会 产生这种影响。为了避免这种屈光不正的恶化,已经提出修正所述眼 睛镜片中心区域之外的区域以矫正所述佩戴者的周边视力。从而,所 述镜片的中心区域产生对所述中心凹视力的矫正,所述位于中心区域 外围的镜片周边区域产生对所述周边视力的矫正。这种对于矫正眼科但是,当所述镜片佩戴者通过转动眼球来观察离轴物体时,其注 视方向在所述周边区域的一点上穿过所述镜片。所述镜片在这一点上 的光学特征不再适合沿着注视方向,即不再适合沿着被转动眼球的视轴(optical axis)在视网膜上形成图像。事实上,在这些条件下,沿着 所述眼球视轴的屈光不正是中心凹视力的屈光不正,但是所述眼球视 轴通过一点与镜片相交,其中在该点上所产生的视力矫正相应于周边 视力。因此,所产生的屈光不正矫正并不适合于这些观察条件,而且 所述佩戴者的视觉舒适度也降低了 。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给佩戴者提供屈光不正 的矫正,所述屈光不正的矫正给所述佩戴者提供良好的视觉舒适度, 同时限制或者减少了所述佩戴者屈光不正的长期恶化。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 一种用于矫正屈光不正的眼科元件的生产方 法,所述元件能够矫正元件佩戴者的中心凹视力及周边视力,其包括 如下步骤(1)表征步骤,表征所述佩戴者眼球和头部各自运动的相对幅度;(2) 确定屈光不正的矫正的步骤,分别为所述佩戴者的中心凹视力和周边浮见力确定屈光不正的矫正;(3) 确定光强度分布的步骤,确定所述眼科元件沿其表面的光 强度分布,所述光强度分布在所述眼科元件的中心区域产生对所述中 心凹视力的屈光不正矫正,并在所述中心区域外向 一 与所述周边视力 的屈光不正的矫正相对应的光强度值变化;以及(4) 生产步骤,生产所述眼科元件以便获得所述光强度分布。 根据本专利技术,在步骤(l)中表征的所述佩戴者眼球运动的幅度在步骤(3)中被用于确定所述眼科元件中心区域的面积,其中,在 所述中心区域中产生对所述中心凹视力的矫正。用于矫正中心凹视力 的所述中心区域的面积是有关所述佩戴者眼球运动幅度的递增函数。 在本专利技术的框架内,靠近所述眼科元件的中心是所述元件表面的 中心点,其与所述佩戴者向前直视的方向和所述表面的交叉处相对 应,作为所述眼科元件的使用位置。在所述中心点处的所述眼科元件的光强度(optical power)等于为所述佩戴者中心凹视力确定的矫正。此 外,所述光强度可以沿着所述眼科元件表面持续地变化。在所述元件 的中心区域中产生对所述中心凹视力的矫正,所述元件的中心区域的 附近是所述元件的 一部分,其位于所述元件的中心点周围并平行于所 述元件表面,而且在该区域中,光强度相对于所述中心点上的强度值 具有绝对偏差,所述偏差比确定的限度少。例如,在所述眼科元件中 心区域内的所述光强度变化的所述限度可以等于0.10或者0.25屈光 度(diopter)。因此,本专利技术包括考虑所述佩戴者的行为特征来确定中心凹视力 矫正和周边视力矫正间的协调。所述行为特征是所述佩戴者旋转头部 或者眼球来观察一个非位于其前方的物体的偏好。因此,除了所述佩 戴者视力的矫正之外,本专利技术还包括所述眼科元件的附加个性化特 性,用于优化所述中心凹视力和所述周边视力的屈光不正矫正间的协 调。7对于喜欢移动眼球来观察离轴物体的佩戴者,本专利技术的所述方法 提供了 一个更大的用于矫正所述佩戴者中心凹视力的眼科元件的区 域。因此,在一个更大的眼球转动角度间隔上,所述佩戴者观察的物 体的图像能够正确地在视网膜上成像。相反地,对于喜欢转动头部的佩戴者,所述佩戴者通常通过位于 所述眼科元件中心周围的受限区域来观察,本专利技术提供一 个更大的周 边区域来适应其周边视力。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使得在所述眼科元件的整个表面上能产生一个在所述周边^L力^乔正与所述中心凹^L力头乔正间的最佳协调。这 种协调根据所述佩戴者而变化。具体地,获得的所述协调为主要移动 眼球的佩戴者提供了良好的中心凹视力舒适度,同时为其提供了一个 靠近所述眼科元件边缘的周边视力的矫正。同时,本专利技术的所述方法 为主要移动头部的佩戴者提供了 一种所述周边视力的递增矫正。因 此,为每个佩戴者优化地结合了具有矫正的舒适度和避免所述佩戴者 屈光不正的恶化。附图说明参照以下附图,根据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 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la及lb示出了眼镜佩戴者的眼球和头部运动的测量原理;图2a及2b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所生产的第 一 眼镜镜片的光强度特 征,其针对一位移动眼睛多于移动头部的第一佩戴者;图3a及3b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所生产的第二眼镜镜片的特征,其 针对一位移动头部多于移动眼睛的第二佩戴者;以及图4a、 4b及5a、 5b分别对应于图2a、 2b及3a、 3b,其分别示 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变化实施例。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现在将在实现眼镜镜片类型的矫正眼科镜片的框架内进行详细的描述。但是,能够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可以应用到实施屈光不 正杀斧正的其它眼禾+元件中,例如,尤其可以应用到冬季运动或者潜水 活动的护目镜中。进一 步地,能够产生近视矫正作用的眼镜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矫正屈光不正的眼科元件的生产方法,该眼科元件能够矫正所述元件的佩戴者的中央凹视力和周边视力,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表征步骤,表征所述佩戴者眼球和头部各自运动的相对幅度;    (2)确定屈光不正的矫正的步骤,分别为所述佩戴者的中心凹视力和周边视力确定屈光不正的矫正;    (3)确定光强度分布的步骤,确定所述眼科元件沿其表面的光强度分布,所述光强度分布在所述眼科元件的中心区域产生对所述中心凹视力的屈光不正的矫正,并在所述中心区域外向一与所述周边视力的屈光不正的矫正相对应的光强度值变化;以及    (4)生产步骤,生产所述眼科元件以便获得所述光强度分布,在所述方法中,在步骤(3)中确定所述眼科元件中心区域,其中,所述中心区域产生所述中心凹视力的矫正,并且所述中心区域是有关所述佩戴者眼球运动幅度的递增函数。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比约恩德罗巴
申请(专利权)人:依视路国际集团光学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R[法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