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一种通风口,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通过在空气出口外部设置旋钮来调节风向的通风口。
技术介绍
1、通风口位于形成在车辆空调系统中的气流路径的端部处,并且是空气通过其排出的部分。通风口将空气排出到车辆中并调节车辆内部的空气状态,并且由于通风口将空气排出到乘客所在的车辆内部,因此应用旋钮来调节空气排出方向。
2、对于现有技术中使用的通风口,旋钮设置在空气出口上,并且乘客可以通过上下或左右移动旋钮来调节风向。然而,当旋钮设置在空气出口上时,旋钮可能对排出的空气施加阻力并干扰排出空气的方向。
3、近年来,已经尝试在车辆内部实现用于优良设计的细长形通风口,但是对于减小旋钮的尺寸存在限制,因此正在研究将旋钮从空气出口移除的通风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通风口,其能够通过旋钮实现上下风和左右风,用于通过将旋钮设置在通风口的空气出口外部来调节风向。
2、本公开要解决的问题不限于上述问题,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从以下描述中将清楚地理解未提及的其他问题。
3、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气通风口,所述通风口包括:空气出口,所述空气出口在一侧开口并且排出空气;第一翼,所述第一翼设置在所述空气出口的开口侧并且通过上下旋转而向上或向下引导空气;第二翼,所述第二翼设置在所述第一翼的后侧并且通过左右旋转而向左或向右引导空气;以及旋钮,所述旋钮能向前和向后移动并且取决于所述旋钮的设置而与所述第一翼或所述第二翼互锁。
4
5、旋转轴可以形成为在所述旋钮的后表面上延伸,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可以在所述旋转轴的径向方向上以预定间隔形成在所述旋转轴上,并且所述第一齿轮可以与所述第一翼互锁并且所述第二齿轮可以与所述第二翼互锁,使得当所述旋钮旋转时,所述第一翼或所述第二翼移动。
6、所述通风口还可以包括:突起,所述突起从所述第一翼的侧表面突出并且具有弯曲端;以及第一凸轮,所述第一凸轮在所述旋钮的后侧平行于所述空气出口设置并且具有形成为使得所述突起的端部从中穿过的通孔。
7、所述突起距离所述第一翼的旋转轴可以以预定间隔设置,使得当所述第一凸轮旋转时,所述突起上下移动以允许所述第一翼旋转。
8、所述通风口可以包括:连杆部分,所述连杆部分连接到所述第二翼的一侧并且具有弯曲端;以及第二凸轮,所述第二凸轮在所述旋钮的后侧平行于所述空气出口设置并且具有形成为使得所述连杆部分的端部从中穿过的通孔。
9、当所述第二凸轮旋转时,悬挂于所述第二凸轮上的所述连杆部分可以左右移动以允许所述第二翼左右旋转。
10、齿轮突起可以形成在所述第一凸轮和所述第二凸轮的相对表面上,并且当所述旋钮向前和向后移动时,所述第一齿轮或所述第二齿轮可以与形成在所述第一凸轮或所述第二凸轮上的所述齿轮突起互锁。
11、所述第一凸轮和所述第二凸轮之间的距离可以形成为大于形成在所述旋钮的所述旋转轴上的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之间的距离。
12、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凸轮和所述第二凸轮之间的空间中。
13、当所述旋钮向前设置时,所述第一齿轮可以与形成在所述第一凸轮上的齿轮突起接合和互锁,并且当所述旋钮向后设置时,所述第二齿轮可以与形成在所述第二凸轮上的齿轮突起接合和互锁。
14、在所述旋钮与所述第一凸轮互锁的情况下,当所述旋钮旋转时,所述第一凸轮可以旋转,使所述突起上下旋转以允许所述第一翼上下旋转,并且在所述旋钮与所述第二凸轮互锁的情况下,当所述旋钮旋转时,所述第二凸轮可以旋转,使所述连杆部分左右移动以允许所述第二翼左右旋转。
15、所述旋钮可以初始设置在所述第一齿轮或所述第二齿轮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第一凸轮或所述第二凸轮互锁的位置中,并且用于提供弹性力以维持所述旋钮设置在所述旋钮的初始位置中的状态的弹性体可以设置在所述旋钮的所述旋转轴上。
16、在所述第一凸轮和所述第二凸轮的中心可以形成有孔,使得从所述旋钮延伸的所述旋转轴能通过所述第一凸轮和所述第二凸轮向前和向后移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口,其特征在于,旋转轴形成为在所述旋钮的后表面上延伸,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在所述旋转轴的径向方向上以预定间隔形成在所述旋转轴上,并且所述第一齿轮被配置成与所述第一翼互锁并且所述第二齿轮被配置成与所述第二翼互锁,使得当所述旋钮旋转时,所述第一翼或所述第二翼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风口,其特征在于,齿轮突起形成在所述第一凸轮和所述第二凸轮的相对表面上,并且当所述旋钮向前和向后移动时,所述第一齿轮或所述第二齿轮被配置成与形成在所述第一凸轮或所述第二凸轮上的所述齿轮突起互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轮和所述第二凸轮之间的距离形成为大于形成在所述旋钮的所述旋转轴上的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之间的距离,并且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凸轮和所述第二凸轮之间的空间中。
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风口,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旋钮与所述第一凸轮互锁并且所述旋钮旋转时,所述第一凸轮旋转,使所述突起上下旋转以允许所述第一翼上下旋转,并且当所述旋钮与所述第二凸轮互锁并且所述旋钮旋转时,所述第二凸轮旋转,使所述连杆部分左右旋转以允许所述第二翼左右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初始设置在所述第一齿轮或所述第二齿轮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第一凸轮或所述第二凸轮互锁的位置中,并且用于提供弹性力以维持所述旋钮设置在所述旋钮的初始位置中的状态的弹性体设置在所述旋钮的所述旋转轴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风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凸轮和所述第二凸轮的中心形成有孔,使得从所述旋钮延伸的所述旋转轴能通过所述第一凸轮和所述第二凸轮向前和向后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口,其特征在于,旋转轴形成为在所述旋钮的后表面上延伸,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在所述旋转轴的径向方向上以预定间隔形成在所述旋转轴上,并且所述第一齿轮被配置成与所述第一翼互锁并且所述第二齿轮被配置成与所述第二翼互锁,使得当所述旋钮旋转时,所述第一翼或所述第二翼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风口,其特征在于,齿轮突起形成在所述第一凸轮和所述第二凸轮的相对表面上,并且当所述旋钮向前和向后移动时,所述第一齿轮或所述第二齿轮被配置成与形成在所述第一凸轮或所述第二凸轮上的所述齿轮突起互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轮和所述第二凸轮之间的距离形成为大于形成在所述旋钮的所述旋转轴上的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之间的距离,并且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凸轮和所述第二凸轮之间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