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井泵,特指一种井泵电机提手结构。
技术介绍
0、
技术介绍
:
1、井泵,是指将叶轮潜入井内抽水的水泵,其包括电机和泵体,电机通常位于泵体上方。
2、现有的井泵上通常不设置提手,需要移动井泵时,直接抱起电机,由于重量较重,移动比较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思路
: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井泵电机提手结构,其井泵移动比较轻松和方便。
2、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井泵电机提手结构,包括设置在井泵电机上方的提手,所述提手包括用于手握的手握杆、两个用于连接井泵电机的安装板、以及两个用于连接手握杆和安装板的连接板,两个连接板的上端分别连接手握杆的两端、下端分别连接相对应的安装板,两个安装板上均设有u型安装孔,两个连接板位于两个u型安装孔之间,两个u型安装孔的开口均朝向远离连接板的方向,两个安装板分别通过穿设在u型安装孔上的螺钉与井泵电机连接在一起。
4、在上述的一种井泵电机提手结构中,所述手握杆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形成凸出连接板的加长部。
5、在上述的一种井泵电机提手结构中,两个加长部上分别设有u型避让孔,两个u型避让孔的开口均朝向远离连接板的方向。
6、在上述的一种井泵电机提手结构中,所述手握杆、安装板、连接板和加长部为一体式结构。
7、在上述的一种井泵电机提手结构中,所述手握杆的上表面为上凸的弧面,手握杆的下表面为下凸的弧面。
8、在上述的一种井泵电
9、在上述的一种井泵电机提手结构中,所述加强筋的厚度由上下两端至中部逐渐增大。
10、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
11、1、本技术在井泵电机上方设置提手,需要移动井泵时,可以手握提手提起,移动比较轻松和方便;本技术在两个安装板上分别设置u型安装孔,安装时便于螺钉的放入,拆卸时,松掉两个螺钉并拿掉其中一个螺钉即可取出提手,便于安装和拆卸;
12、2、本技术的手握杆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形成凸出连接板的加长部,增加手握面积,便于手提;两个加长部上分别设有u型避让孔,安装和拆卸螺钉时,气枪头可以伸入u型避让孔,有效避免干涉,便于气枪头拧紧和拧松螺钉。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井泵电机提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井泵电机(1)上方的提手(2),所述提手(2)包括用于手握的手握杆(2a)、两个用于连接井泵电机(1)的安装板(2b)、以及两个用于连接手握杆(2a)和安装板(2b)的连接板(2c),两个连接板(2c)的上端分别连接手握杆(2a)的两端、下端分别连接相对应的安装板(2b),两个安装板(2b)上均设有U型安装孔(3),两个连接板(2c)位于两个U型安装孔(3)之间,两个U型安装孔(3)的开口均朝向远离连接板(2c)的方向,两个安装板(2b)分别通过穿设在U型安装孔(3)上的螺钉(4)与井泵电机(1)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泵电机提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握杆(2a)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形成凸出连接板(2c)的加长部(2d)。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井泵电机提手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加长部(2d)上分别设有U型避让孔(5),两个U型避让孔(5)的开口均朝向远离连接板(2c)的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井泵电机提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握杆(2a)、安装板(2b)、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泵电机提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握杆(2a)的上表面为上凸的弧面,手握杆(2a)的下表面为下凸的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泵电机提手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连接板(2c)相对的侧面分别设有加强筋(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井泵电机提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6)的厚度由上下两端至中部逐渐增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泵电机提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井泵电机(1)上方的提手(2),所述提手(2)包括用于手握的手握杆(2a)、两个用于连接井泵电机(1)的安装板(2b)、以及两个用于连接手握杆(2a)和安装板(2b)的连接板(2c),两个连接板(2c)的上端分别连接手握杆(2a)的两端、下端分别连接相对应的安装板(2b),两个安装板(2b)上均设有u型安装孔(3),两个连接板(2c)位于两个u型安装孔(3)之间,两个u型安装孔(3)的开口均朝向远离连接板(2c)的方向,两个安装板(2b)分别通过穿设在u型安装孔(3)上的螺钉(4)与井泵电机(1)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泵电机提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握杆(2a)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形成凸出连接板(2c)的加长部(2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圣棚,王侣钧,张静,许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元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