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铁路机车安全,具体涉及一种机车车门防伤装置疲劳测试系统。
技术介绍
1、铁道机车车门通常非常重,近年来机车车门夹伤人员的事件常有发生,因此铁道机车车门防伤装置已在机车上大面积快速推广应用。机车防伤车门主要是指在常规的机车车门基础上,在门页和门框之间加装一个防伤装置,防伤装置具备机车车门合页的作用及提供阻尼的作用,当车门缓慢关门时,车门关闭无阻碍,但是当用力快速关门时,防伤装置会立即产生阻尼力,来延缓车门的关闭速度,大大降低了机车车门夹人的概率。
2、现有的防伤装置(如中国专利cn209523586u)多采用弹簧阻尼器或者是液压阻尼器的方式实现阻尼作用,但是目前该类产品均处于产品应用初级阶段,现场应用反馈出现大量疲劳损坏或者液压装置漏油等情况,严重影响了机车车门防伤装置的广泛应用。经调研防伤装置的生产企业后发现,因机车车门的重量较大,每个机车车门防伤装置装车前的疲劳验证过程验证不够,难以满足铁道机车车门防伤装置的疲劳试验要求。
3、目前,铁道机车车门防伤装置在出厂前的试验验证通常是采用人工手推的方式来进行疲劳试验验证。对于一万次以上的试验过程,人工试验方式难以做到标准化操作,且难以记录防伤装置开合的次数和过程数据,此种方式较为原始,效率低,精度差。因此,设计一套针对机车车门防伤装置的自动化疲劳试验设备有必要且非常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操作便捷、稳定性高、控制精准的机车车门防伤装置疲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机车车门防伤装置疲劳测试系统,包括:连杆机构、驱动部件、控制柜、计数和角度传感器以及防伤装置;所述防伤装置用于实现机车门页与门框连接,并提供阻尼;所述计数和角度传感器安装在门框上部,且计数和角度传感器与控制柜连接,计数和角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机车门页自动开关的次数、时长和角度,并将数据信息传递至控制柜;所述驱动部件安装在门框下部,且驱动部件与控制柜连接;所述连杆机构的一端与驱动部件的输出端连接,连杆机构的另一端与机车门页连接;所述控制柜根据计数和角度传感器反馈的数据信息,向驱动部件发出指令,以驱动连杆机构带动机车门页自动关闭或开启,进而完成防伤装置的疲劳测试。
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柜中设有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接收计数和角度传感器传递的数据信息,并向驱动部件发出指令。
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柜中设有多个控制按钮,以用于选择控制柜的工作模式。
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柜中设有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包括报警指示灯和轰鸣装置。
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柜中设有usb接口,以用于测试数据导出。
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连接部件和连杆,所述连接部件与机车门页连接,所述连杆的一端与连接部件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与驱动部件连接。
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部件为气缸或油缸或电动推杆。
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部件的输出端设有压力传感器,以用于检测驱动部件的输出力。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12、本技术的机车车门防伤装置疲劳测试系统,通过设置防伤装置将机车门页与门框连接,当机车门页的关门速度较大时,防伤装置会产生较大的阻尼,防止机车门页快速关闭而夹伤人员,又由于防伤装置同时发挥了类似于门合页的连接作用,所以机车门页的关闭速度和关闭角度就是防伤装置的关闭速度和关闭角度,两者具有高度同步性;通过将计数和角度传感器安装在门框上部,并且将计数和角度传感器与控制柜连接,以实现数据信息传输,计数和角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机车门页自动开关的次数、时长和角度,也就是记录了防伤装置的自动开关的次数、时长和角度;通过在门框下部安装与控制柜连接的驱动部件,再将连杆机构的一端与驱动部件的输出端连接,连杆机构的另一端与机车门页连接,即实现了机车门页和防伤装置的自动开启和关闭控制;在进行防伤装置的疲劳测试时,控制柜根据计数和角度传感器反馈的数据信息,向驱动部件发出指令,以驱动连杆机构带动机车门页自动关闭或开启,通过监测机车门页自动开关的次数、时长和角度等相关数据信息,也就实现了自动完成防伤装置的疲劳测试,解决了现有的测试台需要人工进行长期测试而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数据采集精度不高的问题,有利于拓宽防伤装置在铁道机车领域的适用范围,也提高了铁道机车车门的使用安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车车门防伤装置疲劳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杆机构、驱动部件(3)、控制柜(4)、计数和角度传感器(9)以及防伤装置(10);所述防伤装置(10)用于实现机车门页(11)与门框(12)连接,并提供阻尼;所述计数和角度传感器(9)安装在门框(12)上部,且计数和角度传感器(9)与控制柜(4)连接,计数和角度传感器(9)用于检测机车门页(11)自动开关的次数、时长和角度,并将数据信息传递至控制柜(4);所述驱动部件(3)安装在门框(12)下部,且驱动部件(3)与控制柜(4)连接;所述连杆机构的一端与驱动部件(3)的输出端连接,连杆机构的另一端与机车门页(11)连接;所述控制柜(4)根据计数和角度传感器(9)反馈的数据信息,向驱动部件(3)发出指令,以驱动连杆机构带动机车门页(11)自动关闭或开启,进而完成防伤装置(10)的疲劳测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车门防伤装置疲劳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柜(4)中设有PLC控制器(6),所述PLC控制器(6)接收计数和角度传感器(9)传递的数据信息,并向驱动部件(3)发出指令。
3.根据权利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车门防伤装置疲劳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柜(4)中设有报警装置(7),所述报警装置(7)包括报警指示灯和轰鸣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车门防伤装置疲劳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柜(4)中设有USB接口(8),以用于测试数据导出。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机车车门防伤装置疲劳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连接部件(1)和连杆(2),所述连接部件(1)与机车门页(11)连接,所述连杆(2)的一端与连接部件(1)连接,连杆(2)的另一端与驱动部件(3)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机车车门防伤装置疲劳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3)为气缸或油缸或电动推杆。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机车车门防伤装置疲劳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3)的输出端设有压力传感器,以用于检测驱动部件(3)的输出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车车门防伤装置疲劳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杆机构、驱动部件(3)、控制柜(4)、计数和角度传感器(9)以及防伤装置(10);所述防伤装置(10)用于实现机车门页(11)与门框(12)连接,并提供阻尼;所述计数和角度传感器(9)安装在门框(12)上部,且计数和角度传感器(9)与控制柜(4)连接,计数和角度传感器(9)用于检测机车门页(11)自动开关的次数、时长和角度,并将数据信息传递至控制柜(4);所述驱动部件(3)安装在门框(12)下部,且驱动部件(3)与控制柜(4)连接;所述连杆机构的一端与驱动部件(3)的输出端连接,连杆机构的另一端与机车门页(11)连接;所述控制柜(4)根据计数和角度传感器(9)反馈的数据信息,向驱动部件(3)发出指令,以驱动连杆机构带动机车门页(11)自动关闭或开启,进而完成防伤装置(10)的疲劳测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车门防伤装置疲劳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柜(4)中设有plc控制器(6),所述plc控制器(6)接收计数和角度传感器(9)传递的数据信息,并向驱动部件(3)发出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刚,陈清化,陈思理,颜毅斌,胡琴,沈凯,曾敏,王彪,张振兴,周煜钧,孟庆芳,安帆,徐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