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发烟制品,尤其涉及一种前塞段及气溶胶生成制品。
技术介绍
1、本部分旨在为本申请陈述的实施方式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2、发烟制品包括通过点燃的方式形成气溶胶的气溶胶生成制品以及通过加热而不燃烧的方式形成气溶胶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中,在一个典型的加热而不燃烧的气溶胶生成制品中,其包含可在加热时生成气溶胶的介质段以及设置于介质段上游的前塞段,介质段利用外部热源加热,使其刚好加热到足以散发出所需要的成分及香味的程度。前塞段通常可以起到在气溶胶生成制品内的气溶胶冷凝时吸附冷凝后的液体,防止液体流出气溶胶生成制品而污染加热装置。
3、其中,气溶胶生成制品在抽吸的过程中的吸阻是气溶胶生成制品的重要指标。相关技术中,气溶胶抽吸过程中,前塞段产生的吸阻较大,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前塞段及气溶胶生成制品,旨在降低前塞段产生的吸阻,以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前塞段,应用于气溶胶生成制品,所述前塞段包括包裹层以及填充部,所述填充部由呈层状的填充件经多次弯折形成,且呈褶皱形态,所述填充部设置于所述包裹层内,以在所述包裹层内构造出从所述前塞段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通道。
4、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前塞段呈圆柱状,所述前塞段的直径为d;
5、所述
6、所述填充件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填充件的幅宽之和的范围为2d-60d。
7、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填充件的材质为纤维纸,所述纤维纸的克重范围为20g/m2-140g/m2。
8、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填充件包括层叠设置的基底层以及硬化层。
9、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底层以及所述硬化层的数量均为一层;或者,所述基底层的数量为一层,所述硬化层的数量为两层,两层所述硬化层分别叠设于所述基底层沿厚度方向的两侧。
10、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底层的材质包括阔叶纤维、针叶纤维、麻纤维、竹纤维中的至少一者。
11、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硬化层构造为由硬化材料与溶剂均混后涂覆于所述基底层表面形成,所述硬化材料包括纤维素类、多糖类、聚乳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至少一者。
12、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包裹层的材质包括聚乳酸、纤维纸、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至少一者。
13、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包裹层的厚度范围为0.05mm-0.5mm。
14、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填充件在所述包裹层内的填充率范围为10%-98%。
15、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具有远唇端与近唇端,包括:
16、介质段,用于生成气溶胶;
17、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前塞段,设置于所述介质段的一端且位于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的远唇端。
18、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还包括基础结构段,所述基础结构段设置于所述介质段远离所述前塞段的一端,所述基础结构段包括支撑段、过滤段以及降温段中的至少一者。
19、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前塞段的长度为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长度的1/12-1/3。
20、本申请实施例的前塞段由包裹层和填充部构成,填充部由层状的填充件经多次弯折形成,且呈褶皱形态,填充部设置于包裹层内,以在包裹层内构造出从前塞段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通道。外界的气流既可以通过通道流向介质段,从而能够降低前塞段对抽吸气溶胶所产生的吸阻,进而能够提高用户的体验感。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的前塞段用于气溶胶生成制品后,能够降低介质段从外包装层内脱落的几率,同时,前塞段还不会对气溶胶的抽吸产生太大的吸阻。此外,在抽吸结束后,容纳仓因抽吸过程中所产生的负压,会导致气溶胶倒灌/倒流,而褶皱形态的填充部,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能够对倒灌/倒流过程中的气溶胶进行吸附,有利于改善容纳仓被气溶胶污染,不易清洁的问题,且有利于改善抽吸不同口味气溶胶生成制品可能产生串味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塞段,应用于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塞段包括包裹层以及填充部,所述填充部由呈层状的填充件经多次弯折形成,且呈褶皱形态,所述填充部设置于所述包裹层内,以在所述包裹层内构造出从所述前塞段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塞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塞段呈圆柱状,所述前塞段的直径为d;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塞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件的材质为纤维纸,所述纤维纸的克重范围为20g/m2-140g/m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塞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件包括层叠设置的基底层以及硬化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塞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层以及所述硬化层的数量均为一层;或者,所述基底层的数量为一层,所述硬化层的数量为两层,两层所述硬化层分别叠设于所述基底层沿厚度方向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塞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层的材质包括阔叶纤维、针叶纤维、麻纤维、竹纤维中的一者。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塞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化层构造为由硬化材料与溶剂均混后涂覆于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塞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层的材质包括聚乳酸、纤维纸、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一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塞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层的厚度范围为0.05mm-0.5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塞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件在所述包裹层内的填充率范围为10%-98%。
11.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具有远唇端与近唇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还包括基础结构段,所述基础结构段设置于所述介质段远离所述前塞段的一端,所述基础结构段包括支撑段、过滤段以及降温段中的至少一者。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塞段的长度为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长度的1/12-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塞段,应用于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塞段包括包裹层以及填充部,所述填充部由呈层状的填充件经多次弯折形成,且呈褶皱形态,所述填充部设置于所述包裹层内,以在所述包裹层内构造出从所述前塞段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塞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塞段呈圆柱状,所述前塞段的直径为d;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塞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件的材质为纤维纸,所述纤维纸的克重范围为20g/m2-140g/m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塞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件包括层叠设置的基底层以及硬化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塞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层以及所述硬化层的数量均为一层;或者,所述基底层的数量为一层,所述硬化层的数量为两层,两层所述硬化层分别叠设于所述基底层沿厚度方向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塞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层的材质包括阔叶纤维、针叶纤维、麻纤维、竹纤维中的一者。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塞段,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桂民,祁小红,曹环,金祖涛,韦邱发,
申请(专利权)人:思摩尔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