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具有浪涌抑制功能的固态继电器模块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具有浪涌抑制功能的固态继电器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79941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8 1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浪涌抑制功能的固态继电器模块,包括固态继电器驱动电路、浪涌抑制电路、固态继电器执行电路,所述固态继电器驱动电路和固态继电器执行电路分别连接在浪涌抑制电路的两端;所述浪涌抑制电路包括快速放电电路、接口保护电路以及延时电路,快速放电电路通过三极管泄放延时电路和接口保护电路中寄生电容的电量,延时电路通过电容充电缓慢气动MOS管,接口保护电路通过电阻和TVS管分别起到限流和静电防护的效果。将浪涌抑制电路连接在快速放电电路和接口保护电路之间实现了固态继电器开关加浪涌抑制的双重功能,并将浪涌抑制电路设在模块的外部,使模块可以通过浪涌电路中的电阻和电容值来适应不同的负载,增加了模块的通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浪涌抑制功能的固态继电器模块


技术介绍

1、随着弹上系统的迅速发展,控制系统越来越完善,用电设备和用电量随之剧增,为满足弹上设备的正常工作和节省能源功耗,弹上控制系统对各个用电设备进行控制。

2、通常各用电设备在供电接口上进行了滤波处理,一般采用并联电容、串联电感或者滤波器的形式来实现,这样,在对该用电设备加电时必然会产生浪涌,对弹上电源回路造成过压、过流,导致弹上电源无输出或者瞬间掉电,因此,对各用电设备加电的同时,必须进行浪涌抑制,避免对弹上电源造成影响。

3、目前,市场上的固体继电器重点考虑切换负载能力、瞬间过载能力、切换速度等因素,对可能出现的浪涌电流仅提出了承受能力,未对浪涌电流进行抑制处理。如cn116979493a公开的用于设备的浪涌抑制电路,通过浪涌电路在浪涌电流抑制和运行过程中浪涌电压的抑制,在母线电路上应用电流限制ptc,并与过零点切换固态继电器开关、可适配不同供电电压的延时上下电电路、rc浪涌电压吸收电路相组合。但其只能对应固定的负载,无法对根据负载的特性进行浪涌抑制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浪涌抑制功能的固态继电器模块。

2、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浪涌抑制功能的固态继电器模块,包括固态继电器驱动电路、浪涌抑制电路、固态继电器执行电路,所述固态继电器驱动电路和固态继电器执行电路分别连接在浪涌抑制电路的两端;所述浪涌抑制电路包括快速放电电路、接口保护电路以及延时电路,快速放电电路通过三极管泄放延时电路和接口保护电路中寄生电容的电量,延时电路通过电容充电缓慢气动mos管,接口保护电路通过电阻和tvs管分别起到限流和静电防护的效果。

4、所述快速放电电路包括二极管d1和三极管q1,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与固态继电器驱动电路的输出端正极连接,负极与延时电路电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和发射极分别连接在二极管d1的正负极上,集电极与固态继电器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负极连接。

5、所述延时电路包括电阻r1和电容c1,电阻r1一端与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另一端与接口保护电路以及电容c1的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与固态继电器驱动电路的负极连接。

6、所述电阻r1的两端还反向并联有二极管d2。

7、所述电阻r1和电容c1设在模块外部。

8、所述接口保护电路包括电阻r2和tvs管d2,所述电阻r2的一端与电阻r1连接,另一端分别与tvs管v2的负极以及mos管的栅极连接,tvs管的正极与固态继电器驱动电路的负极连接。

9、所述mos管的漏极与输出端口的正极连接,源极与输出端口的负极连接。

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将浪涌抑制电路连接在快速放电电路和接口保护电路之间实现了固态继电器开关加浪涌抑制的双重功能,并将浪涌抑制电路设在模块的外部,使模块可以通过浪涌电路中的电阻和电容值来适应不同的负载,增加了模块的通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浪涌抑制功能的固态继电器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固态继电器驱动电路、浪涌抑制电路、固态继电器执行电路,所述固态继电器驱动电路和固态继电器执行电路分别连接在浪涌抑制电路的两端;所述浪涌抑制电路包括快速放电电路、接口保护电路以及延时电路,快速放电电路通过三极管泄放延时电路和接口保护电路中寄生电容的电量,延时电路通过电容充电缓慢气动MOS管,接口保护电路通过电阻和TVS管分别起到限流和静电防护的效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浪涌抑制功能的固态继电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放电电路包括二极管D1和三极管Q1,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与固态继电器驱动电路的输出端正极连接,负极与延时电路电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和发射极分别连接在二极管D1的正负极上,集电极与固态继电器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负极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浪涌抑制功能的固态继电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电路包括电阻R1和电容C1,电阻R1一端与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另一端与接口保护电路以及电容C1的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与固态继电器驱动电路的负极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浪涌抑制功能的固态继电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1的两端还反向并联有二极管D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浪涌抑制功能的固态继电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1和电容C1设在模块外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浪涌抑制功能的固态继电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保护电路包括电阻R2和TVS管D2,所述电阻R2的一端与电阻R1连接,另一端分别与TVS管V2的负极以及MOS管的栅极连接,TVS管的正极与固态继电器驱动电路的负极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浪涌抑制功能的固态继电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MOS管的漏极与输出端口的正极连接,源极与输出端口的负极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浪涌抑制功能的固态继电器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固态继电器驱动电路、浪涌抑制电路、固态继电器执行电路,所述固态继电器驱动电路和固态继电器执行电路分别连接在浪涌抑制电路的两端;所述浪涌抑制电路包括快速放电电路、接口保护电路以及延时电路,快速放电电路通过三极管泄放延时电路和接口保护电路中寄生电容的电量,延时电路通过电容充电缓慢气动mos管,接口保护电路通过电阻和tvs管分别起到限流和静电防护的效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浪涌抑制功能的固态继电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放电电路包括二极管d1和三极管q1,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与固态继电器驱动电路的输出端正极连接,负极与延时电路电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和发射极分别连接在二极管d1的正负极上,集电极与固态继电器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负极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浪涌抑制功能的固态继电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令涛刘贲钟洪张贺汤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