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用辅助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内窥镜荧光摄像系统的光学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越来越多的荧光内窥镜用于观察肿瘤细胞、癌症病变等微观分子的活动和转移,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及时治疗。激发荧光成像作为一种成像方式,广泛用于光动力治疗(pdt)中。
2、冷光源是荧光内窥镜摄像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为摄像主机提供光照。针对双镜联合手术,传统的方式是使用两台摄像主机和两台冷光源,该方式在现有阶段存在浪费医院有限资源的问题,且医院需要多购买一套摄像系统会增加此类手术的各项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适用于内窥镜荧光摄像系统的光学装置。
2、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3、一种适用于内窥镜荧光摄像系统的光学装置,包括外壳体、及设于外壳体内的光源模组,所述光源模组包括安装板、及光路同向且平行的白光源和荧光源、及设于白光源和荧光源光路上的整合透镜、及设于白光源光路上的分光棱镜、及设于分光棱镜反射光路上的全反射镜和半透半反射镜、及设于全反射镜和半透半反射镜反射光路上的聚焦透镜;
4、所述分光棱镜用于将经整合透镜的平行光反射后形成包含主通道和副通道的两束方向相反的平行光;
5、所述全反射镜用于将所述副通道的平行光反射后经聚焦透镜聚焦输出副导光束;
6、所述半透半反射镜用于将所述主通道的平行光反射后与所述荧光源发出的平行荧光重合,再经过聚焦透镜聚焦输出主导光
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副导光束和所述主导光束平行。
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外壳体内且位于所述白光源和所述荧光源后端均设有散热器。
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外壳体内设有与所述光源模组电连接的电控模块,外壳体上设有与电控模块电连接的主控屏。
10、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外壳体上设有用于接收所述副导光束的副导光束接口、用于接收所述主导光束的主导光束接口。
11、进一步改进在于,副导光束中经过聚焦透镜聚焦输出的聚焦点一位于所述副导光束接口内,主导光束中经过聚焦透镜聚焦输出的聚焦点二位于所述主导光束接口内。
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3、本技术中光源模组通过使用分光棱镜将整合后的平行可见光反射成两半,其中一组可见光经全反射镜反射后再通过聚焦透镜后输出为副导光束,另一组可见光经半透半反射镜折射与荧光源发出的平行荧光重合,再使用聚焦透镜后输出为主导光束;使得本申请实现了使冷光源可以两路输出,提供一套光学装置即满足双镜联合手术的需求,降低了此类手术的医疗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内窥镜荧光摄像系统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及设于外壳体(1)内的光源模组(2),所述光源模组(2)包括安装板(21)、及光路同向且平行的白光源(22)和荧光源(23)、及设于白光源(22)和荧光源(23)光路上的整合透镜(25)、及设于白光源(22)光路上的分光棱镜(26)、及设于分光棱镜(26)反射光路上的全反射镜(27)和半透半反射镜(28)、及设于全反射镜(27)和半透半反射镜(28)反射光路上的聚焦透镜(2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内窥镜荧光摄像系统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导光束和所述主导光束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内窥镜荧光摄像系统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内且位于所述白光源(22)和所述荧光源(23)后端均设有散热器(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内窥镜荧光摄像系统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内设有与所述光源模组(2)电连接的电控模块(3),外壳体(1)上设有与电控模块(3)电连接的主控屏(6)。
5.根据权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内窥镜荧光摄像系统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副导光束中经过聚焦透镜(29)聚焦输出的聚焦点一(30)位于所述副导光束接口(4)内,主导光束中经过聚焦透镜(29)聚焦输出的聚焦点二(31)位于所述主导光束接口(5)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内窥镜荧光摄像系统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及设于外壳体(1)内的光源模组(2),所述光源模组(2)包括安装板(21)、及光路同向且平行的白光源(22)和荧光源(23)、及设于白光源(22)和荧光源(23)光路上的整合透镜(25)、及设于白光源(22)光路上的分光棱镜(26)、及设于分光棱镜(26)反射光路上的全反射镜(27)和半透半反射镜(28)、及设于全反射镜(27)和半透半反射镜(28)反射光路上的聚焦透镜(2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内窥镜荧光摄像系统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导光束和所述主导光束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内窥镜荧光摄像系统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内且位于所述白光源(22)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昌荣,卢华领,许张超,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七色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