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窄车体转向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798346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8 19:49
本技术涉及一种较窄车体转向控制装置,其结构包括设置于车体上的方向盘装置、转向轮安装架以及传动控制机构;方向盘装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摆杆;转向轮安装架位于车体的前部,在转向轮安装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竖向的转向套,在转向套内穿接有转向杆,在一侧的转向杆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摆杆,两侧的转向杆的下端用于连接转向轮;传动控制机构包括设置于车体上且位于方向盘装置后方的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中部铰接在车体上使其能够在水平面上摆动,第一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杆与第一摆杆连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连杆与第二摆杆连接;两个转向轮之间通过拉杆连接。本技术的结构能够适用于很窄的车体,满足较窄车体转向控制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转向控制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较窄车体转向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1、对于甘蔗等作物,需要在其生长过程中进行去叶、除草等处理,但是由于植株种植的行间距较小,一般小于100公分,传统的机械设备无法进入,相应的工作只能由人工进行,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2、在设计专用于在植株间的垄沟内行走作业的机械设备时,其车体的整体宽度应小于植株的行间距,这样车体的宽度将会很窄,同时,车体需要设置行走装置,以及控制转向的转向控制系统,以实现机械设备必要的行走和转向功能。传统的转向控制系统需要在转向轴的转向器两侧设置长度较长的横向传动拉杆,整个转向控制装置的整体宽度较大。而当车体宽度较窄时,车体横向宽度上空间有限,安装在方向盘转向器两侧的横向传动拉杆没有充分的移动空间,导致转向轮的摆动范围较小,无法满足车体对转向的需求,导致传统的转向系统无法应用于宽度较窄的车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较窄车体转向控制装置,以解决现有传统转向系统无法应用于宽度较窄车体上的问题。

2、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较窄车体转向控制装置,包括设置于车体上的方向盘装置、转向轮安装架以及传动控制机构;

3、所述方向盘装置的一侧设置有由方向盘装置驱动上下摆动的第一摆杆;

4、所述转向轮安装架位于车体的前部,在所述转向轮安装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竖向的转向套,在所述转向套内穿接有转向杆,在一侧的所述转向杆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摆杆,两侧的所述转向杆的下端用于连接转向轮;

5、所述传动控制机构包括设置于车体上且位于所述方向盘装置后方的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铰接在车体上使其能够在水平面上摆动,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一摆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连杆与所述第二摆杆连接;

6、两个转向轮之间通过拉杆连接。

7、作为本技术较窄车体转向控制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向轮安装架包括上下并排设置的两个横向杆,所述横向杆的中部与所述车体铰接,所述横向杆的端部与所述转向套铰接。

8、作为本技术较窄车体转向控制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或两端为球头万向节。

9、作为本技术较窄车体转向控制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方向盘装置包括转向轴、位于转向轴一端的方向盘以及位于转向轴另一端的转向器,所述转向器的输出轴为左右水平方向设置,在所述转向器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摆杆连接。

10、作为本技术较窄车体转向控制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向器为涡轮蜗杆转向器。

11、作为本技术较窄车体转向控制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车体两侧的侧壁上开设有长条孔,所述第一连杆穿过所述长条孔。

12、本技术是一种专用于较窄车体的转向控制装置,方向盘的扭转力通过转向器向一侧输出,然后通过第一摆杆转化为拉力,并通过第二拉杆将拉力向后输送至呈杠杆结构的第一连杆,通过第一连杆的杠杆结构将拉力传输至车体的另一侧,通过第三拉杆将拉力传输至第二摆杆,第二摆杆将拉力转换为扭转力作用于转向杆,从而使该侧的转向轮转向,两个转向轮之间通过拉杆连接,从而实现两个转向轮的同步转向。

13、同时,转向轮安装架的两个横向杆与转向套铰接,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当地面左右两侧出现起伏不一致的情况时,两个转向轮能够相应的上下移动以适应路面,但在转向轮上下移动的同时仍能够保持为竖直状态,从而避免因为路面的起伏导致车体的倾斜。

14、本技术采用沿车体长度方向的连杆取代原有沿车体宽度方向设置的连杆,利用空间相对富余的车体长度方向,将方向盘转向器一侧输出的力通过多个连杆传递至另一侧,实现对转向轮的控制,本技术能够实现较窄车体的转向轮的控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较窄车体转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车体上的方向盘装置、转向轮安装架以及传动控制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较窄车体转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轮安装架包括上下并排设置的两个横向杆,所述横向杆的中部与所述车体铰接,所述横向杆的端部与所述转向套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较窄车体转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或两端为球头万向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较窄车体转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向盘装置包括转向轴、位于转向轴一端的方向盘以及位于转向轴另一端的转向器,所述转向器的输出轴为左右水平方向设置,在所述转向器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摆杆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较窄车体转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器为涡轮蜗杆转向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较窄车体转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体两侧的侧壁上开设有长条孔,所述第一连杆穿过所述长条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较窄车体转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车体上的方向盘装置、转向轮安装架以及传动控制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较窄车体转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轮安装架包括上下并排设置的两个横向杆,所述横向杆的中部与所述车体铰接,所述横向杆的端部与所述转向套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较窄车体转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或两端为球头万向节。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梦召贾梦阳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启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