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吹塑塑料制容器的领域,塑料特别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更特别是从较小的坯料或预成型件吹塑而成,所述坯料或预成型件通过注入压力气体而在模具内经受膨胀直到与模具内提供的中空型腔的形状贴合。本专利技术的主题是用于通过吹塑制造容器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1、在模具内的容器吹塑领域中,需要控制所述模具的温度。事实上,为了允许其变形,预成型件被加热,它们将其热卡路里的一部分传递到吹塑模具。如果不从模具中排出这些卡路里,后者将随着每个吹塑循环继续加热,直到达到阻止生产的温度,特别是因为严重的生产缺陷,例如变形。然后需要在模具内提供冷却液体的循环,通常提供交换器以再次释放由液体吸收的来自模具的热量。
2、模具内的冷却回路一般至少开在模具的底部中。
3、通常,预成型件呈圆柱形管的形式,在一端具有带颈部的开口部分,并且在另一端具有通常具有半球形状的封闭件。因此,这个半球形部分被拉伸以帮助形成瓶子的底部,在这个位置压靠模具底部呈现的型腔。在吹塑步骤之前,通过注射制造预成型件,并且在这个半球形的外端,它通常显示注射点的轨迹。
4、专利文献us7025584公开了经典冷却原理的实施,即在模具底部中布置流动回路。更具体地,该专利针对花瓣状底部提出了回路,该花瓣状底部因此具有由中空凹部隔开的隆起的底部,该回路更紧密地遵循凹部的表面,这要归功于在轴向方向上伸长的中空区段,并且在这些中空纵向区段的中间处巧妙地分隔布置。
5、文献cn202037856示出了呈发散螺旋形式的蛇形。冷却液体从所述
6、最后,cn203381178公开了一种通过设置彼此间隔开的肋形式的壁而获得的冷却管。
7、考虑到预成型件的中心区域的厚度和拉伸,以及其在随后获得的容器的机械阻力中的重要性,该区域的模具中的冷却是特别重要的。
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改善模具底部的冷却,更具体地,改善所获得的容器的底部的冷却,改善所获得的容器的机械强度,并可能提高生产率。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模制装置以及相应的方法,其更好地分配容器基部的冷却。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冷却在围绕模具的中心轴线的环处开始,以收敛的方式朝向所述中心继续,然后,在中心部分的冷却之后,继续到所述环之外的部分,优选地以发散的方式,也就是说朝向模具的周边。
2、这样做时,通过避免将由靠近型腔并朝向中心轴线的初始循环引起冷却液体的加热,确保冷却是最大化的,因为通过液体在该环区域处在型腔下开始循环而获得。因此,液体通过在距中心轴线一定距离处、在中心轴线和外缘之间、沿着完整或几乎完整的环循环而开始其冷却作用,然后逐渐接近中心轴线,然后,在第二时间中,作用在所述环和外缘之间的部分中。因此,冷却功率从围绕中心轴线的环向中心减小,然后从该环直到周缘,沿着相应形状的通道路径减小。
3、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出在模具的底部中,通过适当的通道组织液体首先从中间区域朝向模具的中心,然后在中间区域和模具的外缘之间的循环。因此,最强烈的冷却发生在中间区域中,围绕并远离模具的中心,预成型件的顶部通常到达该中间区域,即其注射点。
4、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主题是一种用于由预成型件模制容器的模制装置,模制装置包括基座并具有中心轴线,基座具有底部,底部总体上以中心轴线为中心并且在底部中布置型腔,预成型件能压靠在型腔上,以便形成容器的基部,底部具有外缘并包括通道,通道整体横向于中心轴线地延伸在中心轴线和外缘之间,以便使控制模制装置温度的流体在通道中循环。
5、通道10在离中心轴线足够短的距离处总体横向于中心轴线5延伸,以具有显著的热效应。在容器底部明显不平坦的情况下,通道10可以至少部分地遵循型腔7的轮廓,并且因此具有沿着中心轴线5彼此略微偏移的部分。总的来说,通道10在底部6内在垂直于中心轴线5的两个平面之间延伸,这允许在通道循环的流体实现其热调节功能。通常,离型腔7最远的平面离大约五毫米,而离型腔7最近的平面离大约两毫米。
6、根据本专利技术,通道10具有第一部分11,第一部分一方面具有偏离中心轴线5用以接收流体的第一入口区12、以及远离中心轴线5的弧形部,弧形部跟随及第一入口区,第一部分另一方面使流体接近中心轴线5,优选在弧形部之后接近中心轴线,使得冷却效果在围绕中心轴线5的环处比在中心轴线5本身处更大。第一入口区12形成冷却剂在发生冷却的区域中的到达,并且位于离中心轴线5不到大约四厘米的位置,优选地不到三厘米。流体从其作用开始循环的弧形部在通道10的使流体更靠近中心轴线5的部分之前延伸超过至少四分之三圈或甚至整个圈。该弧形部可以是圆弧形或具有不同轮廓,因此,确保了在围绕中心轴线5的环或这种环的代表至少半圈、优选至少四分之三圈的量级的有效角度范围的至少一部分处的第一冷却。只有在围绕中心轴线5并与中心轴线5相距一定距离地在该最初的部分中循环并且因此在围绕中心轴线5并与中心轴线5相距一定距离的周围上施加第一冷却效果之后,通道10才将流体引向中心轴线5。
7、因此,第一部分11,在该处冷却流体的冷却作用开始,第一部分11在最初部分之后朝向中心轴线5会聚,该最初部分环绕整个或至少四分之三圈,与中心轴线5相距一段距离。
8、根据可能的附加特征,通道10具有第二部分13,第二部分位于第一部分11和外缘9之间,在第一部分11的下游,使得流体首先流入第一部分11,然后流入第二部分13,这使得可以提供超出界定第一部分11的环的基部的冷却。如稍后将进一步描述的,第二部分13在流体的流动方向上位于第一部分11之后。因此,第二部分13在环和底部6的外缘9之间延伸,第一部分11位于环内,也就是说,底部的外表面基本上为圆柱形。
9、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3可以在垂直于中心轴线5的同一平面内,或者例如如果瓶子的底部不平坦,则可以稍微偏移。
10、根据另一个可能的附加特征,基座4包括分配器14,分配器在中心轴线5处抵靠底部6布置并且在分配器内设置有用于流体的通路15,通路15具有用于接收离开第一部分11的流体的进入口16、和用于将所述流体供应到第二部分13的输出口17,特别是在第二部分13的第二入口区19处,这使得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将冷却液体从第一部分11的下游端带到第二部分13的上游端,更远离中心轴线5。分配器因此被容纳在为此目的设置在底部6和/或盖20中的槽中。更确切地说,呈凹槽形式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底部6处在它们之间形成壁。盖与这些壁的一部分接触,这些壁的另一部分在这些面中的一个面处与分配器接触,其另一个面被收纳在盖中。
11、如稍后将描述的,远离中心轴线5移动到超过通道10提供第一冷却的环的这种循环,可以在比通道10的第一部分11所处的平面更远离型腔的平面中进行。
12、因此,进入口16尤其位于中心轴线5处,面向形成第一部分11的出口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由预成型件(3)模制容器(2)的模制装置(1),模制装置(1)包括基座(4)并具有中心轴线(5),基座(4)具有底部(6),底部总体上以中心轴线(5)为中心并且在底部中布置型腔(7),预成型件(3)能压靠在型腔上,以便形成容器(2)的基部(8),底部(6)具有外缘(9)并包括通道(10),通道整体横向于中心轴线(5)地延伸在中心轴线和外缘(9)之间,以便使控制模制装置(1)温度的流体在通道中循环,
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模制装置,其特征在于,通道(10)具有第二部分(13),第二部分位于第一部分(11)和外缘(9)之间,在第一部分(11)的下游,使得流体首先流入第一部分(11),然后流入第二部分(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基座(4)包括分配器(14),分配器在中心轴线(5)处抵靠底部(6)布置并且在分配器内设置有用于流体的通路(15),通路(15)具有用于接收离开第一部分(11)的流体的进入口(16)、和用于将所述流体供应到第二部分(13)的输出口(1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分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部分(13)一方面具有第二入口区(19),第二部分在第二入口区处接收流体,第二部分另一方面使流体远离中心轴线(5)朝向外缘(9)流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基座(4)包括盖(20),在盖中设置有路径(22),用以通过从入口点(21)至少部分地在中心轴线(5)的方向上移动流体来将流体带向通道(10),通道(10)例如采用在基座(4)中开凿的凹槽的形状,盖(20)封闭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模制装置(1)还包括侧壳体,侧壳体沿着中心轴线(5)延伸,预成型件(3)能够压靠在侧壳体上,以便在吹塑期间形成容器(2)的侧面。
8.通过吹塑预成型件(3)制造塑料容器(2)的方法,其中,将预成型件(3)放置在具有中心轴线(5)并包括具有底部(6)的基座(4)的模制装置(1)中,然后将加压气体注入预成型件(3)中以使得其贴合模制装置(1)的内部轮廓,直到形成容器(2),所述方法还包括借助于流体控制模制装置(1)的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预成型件(3)具有顶点(24),并且被放置在模制装置(1)中,使得其顶点(24)在拉伸吹塑之后大致处于中心轴线(5)处。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流体在基座(4)中循环的第一阶段之后,流体接近中心轴线(5)循环。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流体在基座(4)中的循环包括在第一阶段之后的一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之后的该阶段期间,流体从环之外远离中心轴线(5)循环。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由预成型件(3)模制容器(2)的模制装置(1),模制装置(1)包括基座(4)并具有中心轴线(5),基座(4)具有底部(6),底部总体上以中心轴线(5)为中心并且在底部中布置型腔(7),预成型件(3)能压靠在型腔上,以便形成容器(2)的基部(8),底部(6)具有外缘(9)并包括通道(10),通道整体横向于中心轴线(5)地延伸在中心轴线和外缘(9)之间,以便使控制模制装置(1)温度的流体在通道中循环,
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模制装置,其特征在于,通道(10)具有第二部分(13),第二部分位于第一部分(11)和外缘(9)之间,在第一部分(11)的下游,使得流体首先流入第一部分(11),然后流入第二部分(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基座(4)包括分配器(14),分配器在中心轴线(5)处抵靠底部(6)布置并且在分配器内设置有用于流体的通路(15),通路(15)具有用于接收离开第一部分(11)的流体的进入口(16)、和用于将所述流体供应到第二部分(13)的输出口(1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分配器(14)具有轴向孔(18),轴向孔至少部分地沿中心轴线(5)延伸并偏离中心轴线,轴向孔(18)通到第一入口区(12)处,以便将流体引入第一部分中。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部分(13)一方面具有第二入口区(19),第二部分在第二入口区处接收流体,第二部分另一方面使流体远离中心...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